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咬合板治疗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测定,探讨咬合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时脑血流的变化。方法:使用德国DML系列multidopX1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脑血流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与平均峰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行使咀嚼运动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明显增加。未戴咬合板和戴咬合板的TMD患者咀嚼运动后,脑血流速无明显改变。结论:咀嚼运动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咬合板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影响不大。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 脑血流 脑功能
  • 简介:摘要本工程为池州市最大的采用全钢套管法咬合桩施工的案例,采用咬合桩加预应力锚杆的方式,能有效地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和进度等优点。

  • 标签: 全钢套管,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
  • 简介:摘要临海填石区基坑项目普遍存在地下水位高且与海水连通、有块径大小不等的挤淤填石、渗透系数大等不利地质条件。临海填石区这些地质特点需要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止水措施,防止基坑侧壁漏水及海水倒灌。考虑到冲孔施工工艺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将咬合桩与冲孔桩结合,采用冲孔咬合的形式,成功解决了常规止水无法在临海填石层中施工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上唇咬合试验在预测国人困难气道插管程度的可行性。方法i对全身麻醉病人,麻醉前分别进行上唇咬合试验评分(ULBT)和改良Mallampati口咽评分(MMT),麻醉插管时Comack评分标准评价插管困难程度。分别计算麻醉前两种试验各自预测气管插管困难程度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ULBT的特异性和精确性高,但敏感性低,阳性预测值更高,阴性预测值类似。结论:ULBT的准确性高于MMT,ULBT也可作为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常用方法。

  • 标签: 上唇咬合试验 预测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固定过渡性义齿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牙体预备后制作固定过渡性义齿,待症状改善、咬合稳定后,进行固定义齿永久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咀嚼功能。结果永久修复后患者感觉舒适,咀嚼效率增加,牙本质过敏症改善。随访1年,未出现再度磨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将固定过渡性义齿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重建咬合,在美观和功能上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义齿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 84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观察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修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咬合功能。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 92.86% 高于对照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治疗后,两组咬合功能均改善,观察组最大咬合面积( 218.64 ± 36.38 ) mm 2 、最大咬合力( 25.42 ± 8.35 ) kg 均高于对照组( 176.72 ± 28.56 ) mm 2 、( 17.61 ± 7.13 ) kg ,咬合力不对称指数( 15.27 ± 8.23 )低于对照组( 23.68 ± 1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牙齿排列整齐、后牙咬合良好、前牙覆颌与覆盖良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有助于矫正患者牙齿,提升咬合功能,改善牙齿美观,效果高于单纯修复治疗。

  • 标签: [ ]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咬合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都较高的、包括下颌骨和颢下颌关节(TMJ)的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咬合、青年尸体头颅为标本,用CT断层和手工断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下颌骨及TMJ硬、软组织模型,并给髁突赋予实验测得的正交各向异性参数;以光弹实验测得的咬合力向量进行加载,以二维平衡力系计算结合约束的方法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髁突、关节盘、关节软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真实再现了同一个体的盘-突关系。结论:本研究可有效地提高下颌骨及TMJ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及力学相似性,为一系列咬合对TMJ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咬合关系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本工程为池州市最大的采用全钢套管法咬合桩施工的案例,采用咬合桩加预应力锚杆的方式,能有效地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和进度等优点。

  • 标签: 全钢套管 咬合桩 超缓凝混凝土
  • 简介:背景: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并发症生物力学的首要原因,包括种植体和(或)修复体折裂和(或)松动。它可破坏种植体和骨的结合.导致种植体周骨丧失甚至种植失败。目的:本文目的在于识别和评估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种植牙咬合力过载。也探讨了如何处理咬合力过载.防止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最新研究的电子文献.检测咬合力过载和种植体周骨丧失的关系。英文版的临床病例研究需至少10颗种植体。结果:检索出7篇文献。发现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的促进因素。结论:防止咬合力过载需要综合检查,确定治疗计划,精确的手术和修复操作,常规维护。如果发生了咬合力过载.进行种植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处理.防止/治疗种植体周骨丧失需包括手术和修复体调整.如咬合治疗、修补或更换有缺陷的修复部件,手术处理骨凹陷。

  • 标签: 生物力学 骨重建 种植并发症 种植修复 种植 过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应用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9月收治的54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治疗组实施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美观满意、咀嚼有力、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基牙继发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可显著提高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改善牙外观和牙功能,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 标签: 牙列缺损 牙齿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2016年10月到2017年2月期间),将其依据咬合重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观察组(采取固定义齿进行修复),各50例,对比2组患者咀嚼效率情况、主观感觉及效果。结果修复前,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观察组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咀嚼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主观感觉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掌握患者适应症的情况下,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固定义齿进行修复,具有较多优势,且降低了基牙继发龋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及咀嚼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性研究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进行体检者50例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夜磨牙、偏侧咀嚼等口腔问题问卷调查,分析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探讨干预对策。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阳性者有30例,其中夜磨牙16例,紧咬牙13例,牙齿缺失12例,偏侧咀嚼者18例,咬合干扰21例,深覆牙合10例。结论: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及时修复矫正要和异常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咬合异常 颞下颌关节紊乱 相关性 干预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牙周炎正畸治疗选择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9月-2022年5月的时间内收集病例,88例均为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通过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4)和试验组(n=44)两组,对照组仅仅进行单纯的正畸治疗,而试验组则需要与咬合调整治疗联合,两组的比较项为牙周组织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出血指数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周炎正畸联合咬合调整治疗方式有利于对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水平进行改善,提高临床效果及预后,适合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性推广。

  • 标签: 牙周炎 正畸 牙周状况 咬合调整综合性治疗
  • 简介:[摘 要]采用水磨钻咬合取芯施工地形地势限制的、邻近高压线无法进行爆破施工的、坚硬砾岩层的桥梁桩基,解决了受场地受限,大型钻机无法施工,人工采用风镐挖孔遇到岩层凿不动的情况,避免了桥梁桩基成孔临近高压线严禁炸药爆破作业的技术难题。

  • 标签: []水磨钻 坚硬砾岩 成孔 防坠器
  • 简介:摘要:北京至雄安新区高速公路是雄安新区规划“四纵三横”区域高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中心城区连接雄安新区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线路起点北起五环路高家堡村,京良路与五环立交 北侧1.6 公里处,向西跨越永定河后进入房山区,在五环路、六 环路之间设置主线收费站,跨越六环路后向南延伸到达终点市界,路线全长约 27 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 100 公里/小时,主线桥梁平均桥面宽度约为 44 米,匝道桥梁平均桥面宽度约 13 米。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一工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丰台区南苑街道及房山区长阳镇三区交界地段。

  • 标签:     京雄高速 深基坑咬合桩 结构漏水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功能训练联合咬合诱导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儿童牙列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取30例OSA儿童牙列不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仅接受肌功能训练,而观察组接受肌功能训练联合咬合诱导器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牙列排列、咬合关系及睡眠质量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肌功能训练联合咬合诱导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OSA儿童的牙列不齐问题,同时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肌功能训练 咬合诱导器 OSA儿童牙列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板 手法复位 表面肌电图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对全口牙重度磨耗、有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牙缺失、TMJDS的患者升高咬合、多次少量调合、不能破坏B点、終止点的治疗,改变髁突在关节盘的位置,恢复正常髁突与关节盘的关系。TMJDS的症状得到治愈和缓解。

  • 标签: 全口牙重度磨耗 牙缺失 TMJDS 升高咬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对患牙转归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4月我院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依照咬合时间测定值大小分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口SRP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记录其全口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咬合受力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出血指数显著下降,牙周袋深度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28天之后和0天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咬合时间与0天比较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进行单独咬合调整治疗无法显著改善牙周炎,通过SR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咬合创伤牙位咬合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 牙周基础治疗 患牙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咬合重建修复的效果。方法结合6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用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行过渡性修复,3个月后,制作永久性修复体,最终完成咬合重建。结果随访3~12个月6例患者咀嚼效能恢复良好,关节无任何不适。结论复合树脂预增高咬合咬合重建修复效果显著,患者接受度高。

  • 标签: 牙列重度磨损,咬合重建,复合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