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9月—2006年10月,选择华北地区4个观测站开展了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可见光辐射VIS、总辐射Q等)和气象参数等的综合测量,得到了PAR、VIS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AR/Q、VIS/Q、PAR/VIS相对稳定,有明显的日、逐日和季节变化,并受到水汽、散射因子和云等因素的影响。2004—2006年禹城、栾城、香河和兴隆地区VIS/Q、PAR/Q和PAR/VIS的平均值分别为0.39,1.95mol·MJ^-1和4.97mol·MJ^-1;0.39,1.94mol·MJ^-1和4.95mol·MJ^-1;0.43,2.16mol·MJ^-1和4.97mol·MJ^-1;0.42,2.03mo.lMJ-1和4.89mol·MJ^-1。建立了计算华北地区实际天气PAR、VIS小时累计值的经验公式及PAR与VIS转换关系式,计算值与观测值符合得较好。考虑水汽和散射因子时,PAR、VIS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3.0%、12.4%。由于某些站点可能缺少直接辐射或散射辐射数据,因此在仅考虑水汽因子时,PAR、VIS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3.2%、12.8%,故对于PAR、VIS的传输和计算来说,水汽因子的作用最为重要;散射因子的作用虽弱于水汽因子,但也不应忽视。

  • 标签: 太阳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可见光辐射 水汽 散射因子 计算方法
  • 简介: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是我国境内的两大地质构造单元,长期以来在有无统一的基底及其地壳形成演化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对区域矿产类型及其分布的原因亦无系统的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区域岩石圈、尤其是区域上地幔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还缺乏了解。因此。对其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将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 标签: 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 上地幔 地壳 元素丰度 矿产分布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进一步推动全区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经军区政治部首长批准,由《华北民兵》杂志同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山西省报业集团、山西省晋城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举办了

  • 标签: 全区国防 华北大地 国防潮
  • 简介:华北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多年生旱生半灌木。在荒漠草原区建植华北驼绒藜灌木防护带,能够有效改善草牧场微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草牧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与稳定性。文章简述了华北驼绒藜"四行一带"防护带建植模式,并对其防护效益做了综合分析。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灌木防护带 建植模式 防护效益
  • 简介:华北乡村定期在各处村落或集镇举行的庙会活动,是个体之间以及人神之间相互交流机制中的一种。本文专门在属于这个区域的地方考察了由这种社会意义的个体交流逐渐转变为集体性的文化认同以及这期间相互激荡的过程和影响要素。其中包括作为借人神上下交流而有的村落之间进行象征性交换的“香油钱”这一媒介;还有摄影师和剃头匠之间所显露出来的事实与呈现之间的文化翻译过程,这种翻译过程借助了一些核心的影响要件,包括真和假的信仰、民众对公民的界定、对龙牌的不同表白以及灵验的观念。所有这些,都体现出这样的交流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以及地方性的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交流的界定,而它的含义也一定是在民间信仰这一概念之上的。

  • 标签: 交流 认同 华北村落庙会 灵验 文化的翻译
  • 简介:华北平原孢粉沉积相研究表明,洪积扇和三角洲平原区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沉积浓度多在3000粒/g以上。冲积平原区沉积下来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多在1000粒/g以下。冲积物的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的指标。不同的沉积相存在着不同的孢粉组合。主流相一般沉积的花粉粒很少或不含花粉,花粉植物类型也较少。漫滩、心滩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植物类型也较丰富。边滩沉积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也低。自然堤和泛滥相以含有较多的松、卷柏孢子和当地花粉植物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沉积相的指标。

  • 标签: 华北平原 孢粉沉 积相 冲积物
  • 简介:华北人民政府虽然是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在华北解放区的区域性实践,但是,由于它建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新的中央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因此华北人民政府的政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全局意义。其政府机构设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实行,经济、文化、法制、监察方面的探索都为新中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 标签: 华北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制 执政经验
  • 简介:熊亚平,陕西丹凤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熊亚平博士长期致力于华北区域史和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2005年在《近代史研究》上发表的《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合作)一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关于石家庄城市史研究的最有分量的论文。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一书,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专著。

  • 标签: 历史文化 华北区 近代史 专家 乡村建设 社会变迁
  • 简介:摘要:鱼类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反映水体营养水平的长期变化。本文选取冀中典型流域对鱼类物种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进行鱼类水体指示物种筛选。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出鱼类53种,筛选出18种物种作为水生态健康等级的指示生物。

  • 标签: 典型流域 大型水生植物 调查分析 多样性
  • 简介:摘要:鱼类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反映水体营养水平的长期变化。本文选取冀中典型流域对鱼类物种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进行鱼类水体指示物种筛选。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出鱼类53种,筛选出18种物种作为水生态健康等级的指示生物。

  • 标签: 典型流域 大型水生植物 调查分析 多样性
  • 简介:陕甘宁边区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陕甘宁边区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都没有在物质关系上接续到新中国建立后,影响立法和最高司法机关。马锡五审判方式难以被界定为诉讼调解。对当代司法制度传承具有实在影响力的是华北人民政府时期和其前驱晋察冀边区的司法。由彭真作为这一连接谱系主线的中国司法制度传承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影响了当代司法体制改革。

  • 标签: 断裂 诉讼调解 华北 晋察冀 彭真
  • 简介: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集的风、温度、水汽等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干旱以及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的气候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指出在亚非季风区上空存在一个年代际的季风环流异常遥相关波列,正是由于此波列的作用,使得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以后所发生的干旱与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联。并且分析了这两地区的干旱与之相关联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指出由于1965年之后北、南半球气温变化差异的减少导致了亚非季风系统发生了年代际减弱和南撤,从而使得华北和北非萨赫勒地区发生了持续干旱现象。

  • 标签: 干旱 亚非季风带 南半球 北半球 气温差
  • 简介:采用土培桶栽控水方法,研究了乌兰察布生态型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EcotypeWu)和科尔沁生态型华北驼绒藜(C.arborescensEcotypeKerqin)对水分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测定了叶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两个生态型华北驼绒藜在水分胁迫中后期表现出显著差异,科尔沁生态型华北驼绒藜对水分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生态型 抗旱性 生理生态
  • 简介:华北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是经济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介绍了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华北落叶松优良林分全面疏伐改建母树林的技术。

  • 标签: 华北落叶松 优良林分 母树林
  • 简介:目的对华北地区门诊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用药现状进行分析,为促进老年和中青年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华北地区15家三甲医院,通过门诊访谈、调查问卷、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回顾病历等方式,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门诊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老年和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来控制血糖,两组无论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双胍类均为最常用的药物(老年组45.7%、中青年组53.0%);在药物最大剂量、超剂量应用方面磺脲类药物所占比例均最大(老年组73.5%、中青年组81.2%);在联合用药方面:双胍类+磺脲类组合均是最常见组合(老年组22.8%、中青年组42.6%);在发生低血糖事件中服用磺脲类药物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比例最高(老年组55.6%、中青年组64.3%)。结论华北地区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和单药治疗所占比例过大,开始用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时间偏晚,部分药物应用剂量偏大,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用药方式 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他人对京畿清代旗人庄头家族后裔的实地调查资料,讨论人类学宗族模式的地区差异性问题,兼及二手文献研究中对不同资料的比对和解读.清朝初年,京畿曾经发生过圈地高潮,旗地和庄园制一度成为主要土地形态并长期延续,致使地方基层社会运作方式和传统的家族形态彻底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华北社会的学者未能洞察“八旗土地制度”在直隶长期存在这段重要的历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致在与华南的比较研究中出现误判.

  • 标签: 旗地 旗人庄头 华北 华南 家族
  • 简介:本刊讯近日,在东北电监局、东北地区电网企业和风电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首次东北富余风电送华北交易成功。本次挂牌了5亿干瓦时风电电量需求,东北地区风电企业踊跃申报,共有293家风电场参与交易,占东北地区风电场数量的95%。最终以5亿千瓦时电量全部成交。

  • 标签: 东北地区 风电场 交易 华北 千瓦 电网企业
  • 简介:东北、华北1999年度工会院校理论教学研讨会7月11日—1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来自黑、辽、吉、内蒙、京、津、晋、冀、八省市工会院校的2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分组发言和大会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次会议论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热点问题与职工关心的焦点问题结合紧密,理论联系实际,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工会院校 理论教学 研讨会综述 厂务公开 工会工作 依法治会
  • 简介:2013年1月华北平原出现了罕见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并引发连续多天大范围重霾现象。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日值数据和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的模拟结果,对1月10~15日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关键气溶胶物种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灰霾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本次污染过程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中南部和山东省大部。这些地区细颗粒物(即PM2.5)日均质量浓度超过120μgm-3,且基本被灰霾覆盖,日均能见度在5~8km之间。其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可达250~300μgm-3,部分市区可超过300μgm-3,而日均能见度则可下降至3km以下,形成重度灰霾。此外,对气象场的分析显示,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水平风速较多年平均值偏小约20%,且有明显逆温层覆盖,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的相对湿度则较多年平均值偏高达10%~40%。这样的气象条件不仅造成污染物易于堆积,而且有利于吸湿性粒子消光效应的快速增长,使能见度明显下降,是引发灰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北京地区引发灰霾的主要气溶胶物种为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这3种无机盐对近地面的消光贡献比率达到50%以上。其中硝酸盐的消光贡献比率最高,可达总体效应的1/4,表明在这次污染过程中除相关工业源排放外,交通源排放也是北京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 标签: 灰霾 能见度 华北平原 气象场 CMAQ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