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与前列汽化电切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前列汽化电切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列增生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术方式对患有前列增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TUEVP)和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HoLE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10例BPH患者分为HoLEP组和TUEVP组,每组各5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症状(IPSS)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HoLEP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TUEVP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E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及Qmax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显著下降(P<0.05),Qmax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及Qmax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oLEP术治疗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 前列腺汽化电切 前列腺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HOLEP)与前列汽化电切(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的临床效果,为治疗BPH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14.10月-2015.9月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HOLEP组与TURP组,每组均为19例。观察HOLEP组与TURP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QMAX(最大尿流量率)以及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HO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显著低于TURP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HOLEP方法以及TURP方法后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量率等方面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钬激光剜除与前列汽化电切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等方面HOLEP的治疗方法优势更为显著。

  • 标签: HOLEP TURP BPH 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尼莫地平辅助拉坦前列治疗的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时段,抽取5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28例。参照组接受拉坦前列治疗,实验组接受尼莫地平辅助拉坦前列治疗。检验视盘筛板血流情况、临床效果、临床各指标变化水平。结果:计算治疗前视盘筛板血流情况、临床各指标变化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将实验组治疗患者的数据作比较,参照组视盘筛板血流情况较低、临床各指标变化水平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效果为96.43%(27/28),参照组临床效果为67.86%(19/28),比较卡方值=7.7913,p值=0.0052。结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尼莫地平辅助拉坦前列治疗,使临床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水平,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尼莫地平 拉坦前列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拉坦前列、曲伏前列及贝美前列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141只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给药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均为26例,其中Ⅰ组给予拉坦前列滴眼液(47只眼);Ⅱ组给予曲伏前列滴眼液(47只眼);Ⅲ组给予贝美前列滴眼液(47只眼),三组均每日不同时间点滴眼1次,疗程为4周,测量比较三组用药前后的24h内、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以及用药前后4周内眼压。结果三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24h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后4周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坦前列、曲伏前列及贝美前列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显著,且三种滴眼液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素类滴眼液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类药结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伴发高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都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选择拉坦前列辅助治疗,治疗组选择拉坦前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8%,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都明显提高,而眼压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与眼压也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眼结膜充血、前房炎症反应、角膜水肿、一过性视觉模糊等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调查6个月,治疗组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1.3%和5.0%,而对照组分别为7.5%和13.8%,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类药结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促进眼压的降低,改善视力水平,安全性好,降低复发,从而有利于近远期疗效的提高。

  • 标签: 拉坦前列腺素 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雷珠单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均采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前列按摩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和EPS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的有效组合安全可靠。

  • 标签: 前列安通片 前列腺按摩 Ⅲ型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与前列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前列增生27例、前列癌1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总结MRI表现。结果前列增生组前列增大变形,球形15例,椭圆形12例。均见中央叶增大,周围叶受压变薄。T2WI、压脂中央叶4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17例斑点状、结节状高信号。DWI等低信号22例、稍高信号5例。合并膀胱壁增厚19例。前列癌组前列形态不规则,边缘凹凸不平。T2WI、压脂周边区增大并见低信号结节,DWI结节为高信号。合并精囊侵犯9例,膀胱侵犯7例,周围血管束不对称7例,盆腔内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MRI对前列增生、前列癌病变征象及周围结构显示良好,应用价值重大。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并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检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老年患者标本 450 份, 对所有患者实施病原菌、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结果: 450 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 345 份,其中检测出 495 次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 278 次,革兰阳性菌 217 次。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革兰阳性菌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高血压、高血脂症、体重指数不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年龄是前列液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年龄大、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有泌尿系结石,是影响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独立因素( P < 0.05 )。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杆菌,且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偏高,需针对 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独立因素,对老年患者展开合理检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钬激光前列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的患者 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2)和观察组( n=32),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前列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临床中采用钬激光前列剜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值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作者: 孙凌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六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安徽六安 237005)  【摘  要】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40例。管理组患者予以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2.7±10.4)ml,膀胱冲洗时间为(12.4±3.1)h,住院时间为(4.6±1.5)天,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 %,对照组为17.5 %,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和前列剜除术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接收的66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前列体积和血清总前列特异抗原、总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前列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以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开展治疗的实际效果,以及临床护理配合策略。方法:选取了140例前列增生患者,将其各自分为49例Z组与91例X组,对Z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URP)进行治疗,对X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TEVAP)开展治疗,并行针对性前列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统计术后结果。结果:Z组患者疗效率为75.51%(37/49),X组患者疗效率为92.31%(84/91),在疗效率对比中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P值大小为(P=0.034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而在并发症反应状况中,Z组患者并发症反应率为16.33%(8/49),X组患者并发症反应率为5.49%(5/91),对比并发症反应率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9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结论:对于前列增生患者来讲,TEVAP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同时还要加强护理配合质量,才能够保障手术治疗结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患者 治疗策略 护理配合 汽化电切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6例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TUR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