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部分地区接受一线方案并发生耐药的HIV-1感染者更换线方案后抗病毒治疗(ART)效果及耐药突变。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接受一线方案发生耐药的HIV-1感染者随访2年,采用χ2检验分析观察终点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病毒载量(VL)变化及耐药突变情况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更换线方案且依从性较好的HIV-1感染者ART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HIV-1感染者737例,在持续保持较好依从性的情况下,及时更换线方案HIV-1感染者持续CD4计数>200个/μl和持续病毒抑制的比例较高(P<0.05),其中基线不同耐药程度HIV-1感染者持续CD4计数>200个/μl和持续VL<200拷贝数/ml(持续病毒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线方案后,部分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更换线方案且依从性较好的HIV-1感染者中,未持续病毒抑制的影响因素包括母婴传播是异性性传播感染的3.01(95%CI:1.29~7.00)倍、未及时更换线方案是及时更换线方案的2.55(95%CI:1.41~4.62)倍、CRF85_BC亚型是CRF01_AE亚型的3.32(95%CI:1.49~7.42)倍。结论一线方案耐药差异不影响更换线方案后的四川省HIV-1感染者ART效果;及时更换线方案并保持良好依从性,有助于提高HIV-1感染者免疫水平和持续保持较低VL水平。母婴传播、未及时更换线方案和感染CRF85_BC亚型是HIV-1感染者更换线方案后影响ART成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二线方案 耐药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共90例ITP患儿纳入研究。单剂组利妥昔单抗用量为375 mg/m2(最大剂量600 mg),只用1次;四剂组利妥昔单抗用量为100 mg/(次·周)[体重≥30 kg者200 mg/(次·周)],连续4周,每周1次。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析组间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90例患儿中男41例、女49例,用药年龄6.8(4.1,10.0)岁,其中单剂组27例,四剂组63例,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完全有效率和部分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11/27)比33%(21/63)、26%(7/27)比19%(12/63)、15%(4/27)比14%(9/63),χ2=0.45、0.54、0.00,均P>0.05]。单剂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四剂组[1(1,1)比3(2,6)周,Z=-3.24,P=0.001]。单剂组比四剂组在持续有效率、1年时总有效率、1年时完全有效率、1年时部分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9/27)比30%(19/63)、30%(8/27)比24%(15/63)、19%(5/27)比14%(9/63)、11%(3/27)比10%(6/63),χ2=0.09、0.34、0.04、0.00,均P>0.05]。两组在疗效持续时间、半年内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复发时间、不良反应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剂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用药量显著低于四剂组[1(1,1)比4(4,4)次、5(4,7)比8(5,8)d、400(250,500)比400(400,800)mg,Z=-8.67、-3.03、-4.05,均P<0.05]。结论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儿童ITP的效果及安全性没有差异,但单剂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更为经济和方便,更适合用于儿童ITP的线治疗。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儿童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替曲塞对比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晚期直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对照组(30例),与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产生耐药性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随访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的为35%,差异显著(P<0.05)。随访调查后观察。结论晚期结肠癌使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产生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1。

  • 标签: 晚期结直肠癌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 临床疗效
  • 简介:Spermatoceleisspermfilledcysticnodulesinsidetheepididymis,causedbysubsequentobstructioninepididymisduetoinfection,poorconstitution,vasectomy,ordysfunctionofepididymisabsorption.Thisisacommondiseaseinandrologics,majorlyaffectingmiddleandoldagedmalepatientsof35-65years.Wehavetreated56casesofepididymalcystwithacupointembeddingplusmedication,andthereportisnowgivenasfollows.

  • 标签: 针药并用 埋线 附睾 精液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位患者。男性,70岁,患糖尿病16年,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检查血肌酐约为170umol/L,自行口服格列吡嗪(属磺脲类药物)后出现顽固性低血糖而入院。入院后,立即采取静脉点滴葡萄糖等一系列治疗,但由于他低血糖时间过长,最终遗憾地因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磺脲类药物 顽固性低血糖 糖尿病肾病 临床工作 格列吡嗪 静脉点滴
  • 简介:海尔是中国第一家达到千亿规模的家电企业,但在国内市场它正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消费疲软和竞争对手的强力追赶,同时海尔自身正在进行一场难度巨大的转型。目前的海尔正处于波谷,内生式增长非常困难,只能寻求外延式增长。

  • 标签: 海尔 第二曲线 家电企业 经济增长 国内市场 竞争对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线以上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6例MSI-H型m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试验组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ORR为60.71%(17/28),DCR为75.00%(21/28),高于对照组的28.57%(8/28)、46.63%(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6;χ2=4.79,P=0.029)。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5个月和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03);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1个月和1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07)。对照组和试验组血液学反应(17.86% vs. 14.29%,χ2=0.13,P=0.716)、心血管损伤(10.71% vs. 14.29%,χ2=0.16,P=0.686)、肝肾功能损伤(25.00% vs. 21.43%,χ2=0.10,P=0.752)、胃肠道反应(28.57% vs. 35.71%,χ2=0.33,P=0.567)、皮肤黏膜损伤(7.14% vs. 10.71%,χ2=0.35,P=0.553)、神经系统疾病(3.57% vs. 14.29%,χ2=2.25,P=0.134)、内分泌反应(3.57% vs. 10.71%,χ2=1.29,P=0.256)、脱发(14.29% vs. 17.86%,χ2=0.13,P=0.716)、疲劳(25.00% vs. 28.57%,χ2=0.27,P=0.6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提高MSI-H型mCRC患者近期和中远期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治疗效果 特瑞普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30例。甲组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安罗替尼治疗,丙组患者则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甲、乙两组相比,丙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乙两组相比,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线治疗,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又可靠,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信迪利单抗 盐酸安罗替尼 二线治疗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噻唑烷酮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有降低血糖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代谢作用的化合物,本文对其近年来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分布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证据的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循证医学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重点介绍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5类抗血小板药物中的4个代表性药物,包括其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联合用药等。

  • 标签: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阿那格雷 噻氯匹定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尖瓣狭窄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尖瓣狭窄的基本X线征象是左房、右室增大,伴有肺淤血及不同程度的肺循环高压。心脏外形多呈“尖瓣”型,仅少数病例呈“尖瓣一普大”型,或正常的中间型(多见于轻度狭窄)。

  • 标签:
  • 简介:随着、三线城市的地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众多跨国资本正逐步将资金向诸如武汉、成都等中国的、三线城市转移。与以前资本集中在东部一线城市不同,、三线城市尤其是西部城市成为海外资本新的投资热点。

  • 标签: 海外资本 中国 房地产市场 投资效益 房价 宏观调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在一个随机Ⅲ期临床试验中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线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多西他赛75mg/m2,d1;卡培他滨1000mg/m2,bid,d1~14)或对照组(多西他赛75mg/m2,d1)。化疗每3周重复,不超过6个周期。每2周期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客观疗效,安全性评价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NCI3.0)。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结果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共入组5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可比性良好。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化疗周期数分别为2.5和3.0(P=0.553)。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12.0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8.9个月和5.8个月(P=0.158),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1.8个月(P=0.021),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61.54%和66.67%(P=0.706)。非鳞癌患者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更高(76.47%比14.29%,P=0.0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有3例发生轻度手足综合征。结论初步分析显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较多西他赛单药有相似的安全性,更长的PFS,OS有延长趋势,值得继续增加样本进一步研究,或寻找预测疗效的临床特征或生物标志指导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二线化疗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苯骈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使用的苯骈氮[艹卓]类药物的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平均药物利用指数接近1.00.结论:我院苯骈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类药物 药物利用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