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8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阻,酌行Holter监测。24hHolter连续监测显示,Ⅲ度房阻,心室率40bpm,频发RonT室早诱发反复尖端扭转性室速(见图)。发作时患者有头晕等症状。讨论扭转型室速(Tdp)是介于室速与室颤之间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病来势凶险,多表现为晕厥及抽搐。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单纯性附件扭转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的24例单纯性附件扭转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患者,所选患者实施经腹部、经阴道或者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卵巢外附件区域血管蒂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观察血管蒂是弯曲还是螺旋状存在,是否形成靶心样的中等或者增强回声团块,其间无血流信号是要对附件扭转发生产生高度注意。结果本文中的24例单纯性附件扭转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手术治疗后证实,其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单纯性附件扭转共1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单纯性附件扭转准确率为75.0%。。其他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误诊(3例被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患者被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其余2例患者被误诊为阑尾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单纯性附件扭转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单纯性附件扭转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 B超诊断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1月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之后回顾性分析 8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彩色多普勒 B超检查,观察并探究 B超诊断的方法以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 8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发现 76例患者检出有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症状,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后有 78例患者检出卵巢囊肿蒂扭转症状,诊断的正确率为 95%。结论: B超对于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快捷,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卵巢囊肿蒂扭转 B超 临床效果
  • 简介:妊娠期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过度分泌,促使黄体过度发育,有形成黄体囊肿的倾向,直径大于3cm的称为黄体囊肿,一般情况下黄体囊肿可自行退化,个别病例可出现黄体囊肿破裂或囊肿蒂扭转,而引起急腹症。若不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可能会因时间延误而导致卵巢感染、坏死,诱发流产,危及母亲生命,引发严重后果[1]。1资料和方法11.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王某,女,26岁,主因孕2月,剧烈腹痛3h于2011年1月20日入院。

  • 标签: 手术 早孕 卵巢黄体囊肿 蒂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B超诊断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之后回顾性分析8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观察并探究B超诊断的方法以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8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发现76例患者检出有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症状,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后有78例患者检出卵巢囊肿蒂扭转症状,诊断的正确率为95%。结论B超对于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快捷,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卵巢囊肿蒂扭转 B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扭转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1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急性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情况、患睾超声表现、术中所见、治疗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急性睾丸扭转,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随着扭转持续时间的延长,患睾的损伤越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的损伤程度和手术结果较一致。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及早、准确的诊断急性睾丸扭转,其图像特征还有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睾丸存活的评估,是基层医院用于急性阴囊疼痛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睾丸扭转 损伤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扭转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超声诊断12例,3例分别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2例、异位妊娠破裂1例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有一定的特征性,寻找及识别扭转的血管蒂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卵巢肿瘤 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资料,观察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类型的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腹部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符合率为98.61%,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符合率为100%,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符合率为90.28%,显著高于腹部超声的68.06%。经阴道超声的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图像特征更为明显。结论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较高,其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符合率更高、图像特征更为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卵巢囊肿蒂扭转 超声诊断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急性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S组)、完全扭转组(C组)和不完全扭转组(U组)并建立相应模型。各组术前、术后均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SWE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记录睾丸被膜区域、睾丸实质、精索扭转段及扭转下段的弹性模量平均(Emean)值及超声造影参数,实验结束取术侧睾丸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前各组相应部位E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各时段相应部位E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术后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升高比C组明显、迅速,术后4~6 h可出现黄色或红色"硬环征",U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C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以及U组与C组之间术后1 h、1.5 h、2 h、2.5 h、3 h、3.5 h的E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和C组术后睾丸实质Emean值升高约5 kPa,SWE图像始终呈蓝色。C组术后精索扭转段Emean值升高比U组明显,术后5~6 h可出现大片红色信号,C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U组术后各时段Emean值差异以及C组与U组之间除术后即刻、2 h、3 h外各时段的E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和C组术后精索扭转下段Emean值缓慢升高(P<0.05),SWE图像由蓝色变成蓝绿色、绿色。U组CEUS睾丸血流灌注为"慢进慢退",病理示睾丸生精细胞肿胀紊乱,间质水肿,被膜区微血管明显扩张、充血淤血并见大量红细胞漏出。C组CEUS睾丸内未见造影剂充填,病理示睾丸生精细胞肿胀紊乱,间质及被膜区微血管轻度扩张、充血淤血,可见部分红细胞漏出。结论急性睾丸扭转后SWE图像变化与精索扭转时间、程度相关,以患侧睾丸被膜区域、精索扭转段改变最显著;SWE可获得病灶精准的硬度值,对睾丸扭转的判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睾丸扭转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对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手术治疗 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8例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护理效果良好,腹部切口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加强对胎儿的监护,以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中晚期 妊娠 卵巢囊肿蒂扭转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16层螺旋CT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经16层螺旋CT扫描拟诊为小肠扭转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其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有1例全小肠扭转出现肠壁水肿增厚;13例空肠扭转中,其中顺时针扭转为9例,逆时针扭转为4例;5例回肠扭转;肠扭转中出现腹腔渗血有4例。经CT确诊的19名患者中,有16例同时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占84%,5例疑似病例中,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发现,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并存的有4例,占80%;19例CT直接确诊的患者中,肠管积气积液及周围肠管气液平各有16例和14例,分别占84%和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小肠扭转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莫西沙星诱导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10年有关莫西沙星致TDP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当患者具有在使用莫西沙星时导致QT间期异常延长的因素时使用莫西沙星易发生TDP。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莫西沙星诱导TDP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莫西沙星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不良反应 (AD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时睾丸周围结构的超声表现。方法分析23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周围结构超声表现。结果21例患者睾丸周围出现团状强回声。结论睾丸周围团状强回声对诊断睾丸扭转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精索扭转 超声检查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临床要点,及时诊断并给以正确疗法。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已确诊为Tdp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心律失常得以终止,其中10例患者予以硫酸镁治疗,6例患者予以异丙肾上腺素,4例患者予以临时心室起搏器以提高心室率,1例患者死亡。结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引起住院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迅速做出诊断并给予补镁补钾、安置临时心室起搏器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心率失常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乙状结肠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16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MPR)诊断的12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结合其临床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主要表现有扭转的肠袢扩张积液积气,呈马蹄形或囊袋状形12例;肠管及系膜漩涡征9例;交叉征7例;鸟喙征12例;腹水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MPR能快速显示乙状结肠扭转的部位、程度、形态特征、有无血运障碍等,是诊断乙状结肠扭转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乙状结肠扭转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个月至17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肿痛13例,腹痛1例,腹痛伴呕吐1例。症状持续时间(至手术时)平均为45.9(5~170)h。查体:患侧阴囊空虚,腹股沟肿胀伴触痛。病变位于左侧12例,右侧3例。腹股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股沟管区睾丸增大,回声不均,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怀疑睾丸扭转。临床诊断为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全麻下行腹股沟管睾丸探查术。术中见睾丸呈扭转状态、暗黑色,扭转度数平均为600°(180°~1 080°)。暴露睾丸,复位扭转后观察睾丸活力。5例复位后睾丸颜色立即恢复,切开睾丸白膜有鲜血流出,行睾丸固定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2例术中发现睾丸无活力但家长要求保留睾丸,行睾丸固定术。8例因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固定术组和睾丸切除术组平均症状持续时间(至手术时)分别为24.3(5~73)h和64.8(7~170)h;平均扭转度数分别为514°和675°。结果本组15例,手术时间平均56.7(40~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1~2)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27(8~47)个月。睾丸固定术组7例中,3例术后平均7.3个月出现睾丸萎缩,余4例睾丸正常。睾丸切除术组8例对侧睾丸正常,未发生扭转。结论儿童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腹股沟管探查术可帮助诊断及治疗,根据睾丸情况可采用睾丸固定术或睾丸切除术。本病早期确诊困难,易导致睾丸丢失或术后萎缩。

  • 标签: 隐睾 睾丸扭转 腹股沟管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60例,都给予腹部超声诊断,观察超声特征与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经腹部检查均能发现盆腔内一侧有一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彩超发现肿块周边及内部均未见血流信号;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扭转蒂部57例,表现为混杂回声团,检出率为95.0%。结论腹部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很好的检出效果,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超声 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