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生对于细菌引发的感染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药品,但是滥用抗生也会产生抗药性和副作用。对此,我国规定抗生药物必须有处方才可购买,避免了滥用抗生的情况。然而依旧有部分人利用其他渠道自行购买抗生,并不向专业医生咨询,这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

  • 标签: 抗生素 正确用法
  • 简介:[摘要]研究苏木在组织HE染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常规HE染色中,

  • 标签: 苏木素 染色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ET)和血管紧张Ⅱ(AngⅡ)含量与CHF程度的关系.方法:46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和AngⅡ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血浆ET、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升高,二者的含量也逐步增加(P<0.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和血管紧张Ⅱ含量明显增加,且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浆内皮素(ET)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局部肾-血管紧张系统(RAS)是否存在昼夜节律,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4例,其血清肌酐(SCr)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正常。根据收缩压的昼夜节律类型,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7例、非杓型组35例和反杓型组32例,分别测量各组4个时间段(8:00-14:00、14:00-20:00、20:00-2:00、2:00-次日8:00)尿肾(U-REN)和尿血管紧张原(U-AGT)的含量。结果(1)U-REN的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且反杓型组较非杓型组升高更为明显(均为P<0.05);(2)U-AGT的含量在14:00-20:00、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均高于杓型组(均为P<0.05),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反杓型组高于非杓型组(均为P<0.05);(3)U-REN和U-AGT在杓型组各个时间段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U-REN和U-AGT含量在20:00-2:00和2:00-次日8:00明显高于8:00-14:00和14:00-20:00(均为P<0.05),反杓型组更为显著(均为P<0.05)。结论U-AGT和U-REN在非杓型和反杓型EH患者中呈现昼低夜高,而在杓型EH患者中昼夜变化不明显。测量日间和夜间尿液中U-AGT和U-REN的含量可能将有助于判断肾脏局部RAS的激活程度,并进一步了解血压节律受损程度。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尿肾素 尿血管紧张素原
  • 简介:摘要病理性瘢痕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以过度纤维化和胶原沉积为特征,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潜在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且其临床疗效不佳、复发率高,故其防治一直是临床上致力解决的难题。肾-血管紧张系统(RAS)是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内分泌级联,其组成成分均在皮肤各细胞中表达,皮肤局部RAS可以独立于血浆RAS发挥作用。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皮肤局部RAS激活,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Ⅱ(ATⅡ)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受体1(ATR1)和血管紧张受体2(ATR2)两个特异性受体对受伤创面发挥相反的作用影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本文首次全面综述了皮肤局部RAS系统的经典通路、肥大细胞诱导的糜酶旁路及瘢痕疙瘩相关淋巴组织诱导的溶酶体蛋白酶旁路环路在创伤修复及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 标签: 病理性瘢痕 皮肤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脂联、血脂代谢及胰岛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52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妊娠女性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同期来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对象进行脂联及胰岛抵抗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水平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TC、TG、LDL-C以及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脂联水平低于对照组,IRI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脂联与TG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其他指标未见线性相关(P>0.05),对照组脂联与血脂水平未见线性相关(P>0.05)。研究组、对照组脂联与IR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脂联降低可能与血脂代谢以及胰岛抵抗异常有关,可能参与了低脂联促发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子痫前期 脂联素 血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瘦(leptin)及肾脏瘦受体(Ob-R)表达变化。方法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在8周末测量大鼠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和24h尿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的血清瘦、胰岛,计算胰岛抵抗指数。免疫组化检测Ob-R在肾脏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胰岛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24h尿蛋白排泄量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瘦明显升高,同时糖尿病组肾脏Ob—R的表达水平下降,二者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清瘦可能对肾脏0b-R表达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瘦素 血糖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分娩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缩宫和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单用缩宫,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 简介:血管紧张系统(RAS)已被证明参与了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而再生障碍性贫血(AA)被认为是与骨髓造血细胞受损和造血微环境缺陷有关的疾病.为了探讨AA的发病机制,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2例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肾活性及AngⅠ、AngⅡ浓度,并以16例外周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AA组骨髓Ang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AA组的骨髓AngⅡ浓度与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骨髓AngⅡ浓度较同组的外周血高(P<0.01),两组的肾活性及AngⅠ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患者骨髓AngⅡ浓度降低,AA发病可能与其有关.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AngⅠ AngⅡ 骨髓造血细胞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母血与胎膜中激活A(ActivinAACTA)与抑制A(InhibinAINHA)与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ce,PROM)的关系,研究PROM发病机制,为临床预测与诊断胎膜早破提供检测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无产兆正常足月妊娠孕妇与无产兆足月妊娠PROM孕妇肘静脉血和胎膜中ACTA与INHA的含量。结果血清、胎膜中ACTA含量,PROM组比非PROM组明显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胎膜中ACTA含量,绒毛膜羊膜炎组比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明显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胎膜中INHA含量,PROM组与非PROM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胎膜中INHA含量,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绒毛膜羊膜炎组血清中ACTA含量与胎膜中ACTA含量呈正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抑制素A 激活素A 绒毛膜羊膜炎
  • 简介:目的探究补骨脂、异补骨脂的急性毒性及两者(1∶1)混合使用后的相互作用。方法补骨脂(1125、843、633、475mg/kg)、异补骨脂(475、404、343、292mg/kg)以及两者1∶1的混合物(633、538、457、389、330mg/kg)1次性ig给予小鼠,连续观察并记录14d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用SPSS计算补骨脂、异补骨脂素以及两者混合使用后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给药组小鼠均出现僵直、腹部贴地、活动力减弱,甚至抽搐、口眼周有分泌物,心率减慢直至死亡的现象,与助溶剂组比较,体质量呈降低趋势;补骨脂LD50为638.69mg/kg,95%可信限为526.91-785.78mg/kg;异补骨脂LD50为351.72mg/kg,95%可信限为248.17-394.57mg/kg;两者1∶1混合给药的LD50为454.66mg/kg,95%可信限为422.58-489.59;两者合用的LD50在补骨脂和异补骨脂相加等效线上。结论补骨脂和异补骨脂大剂量给予小鼠时,引起药物急性毒性反应,1∶1混合给药具有相加作用。

  • 标签: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急性毒性 相加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样蛋白6(ANGPTL6)及瘦水平,探讨ANGPTL6、瘦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F=13.53,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呈正相关(r=0.23、0.30、0.17、0.21、0.23、0.29,P均<0.05);瘦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F=6.09,P<0.05),瘦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r=0.31、0.23、0.25、0.29、0.21、0.25、0.2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76.24,P<0.001)、HbA1c(β=-28.36,P<0.001)、HOMA-IR(β=-145.13,P<0.001)、ANGTPL6 (β=66.15,P<0.001)、瘦(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N患者ANGPTL6、瘦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 瘦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在立位、卧位时的血浆肾活性(PRA)、血管紧张II(AngII)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分级的患者立位、卧位时的P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立位、卧位时的AngII、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级患者的PRA、AngII、ALD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升高,PRA水平逐渐降低,AngII、ALD水平逐渐升高。结论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PRA、AngII及ALD水平可有效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分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 关系
  • 简介:胰岛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在体内物质代谢、细胞有丝分裂、甚至胰腺外分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胰岛在体内发挥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一系列的信号传导与放大而实现的。体内体外实验已经证实胰岛可以显著增加胆囊收缩(CCK)等促胰酶分泌因子的作用,本文就胰岛信号传导及胰岛在胰腺外分泌中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信号传导 胰腺外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