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液输注不仅可以补充血容量,还可以治疗因红细胞减少或者其携氧能力降低导致的急性缺氧症,同时还能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营养物质,所以输血在贫血、急性大失血或其他血液病等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血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液输注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

  • 标签: 去白细胞全血 储存时间 质量 血液输注 输血反应 补充血容量
  • 简介:目的:通过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观察其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疗效,探讨其与各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Tl571400mg?800mg/d,对住院29例患者连续口服1—12个月。结果: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分别口服1—4个月,均为完全缓解.3例加速期分别口服1—2个月,其中2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17例急变期分别口服2—12个月。其中4例达到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未缓解。结论: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愦巨期、加速期、急变期都有明显疗效。但加速期、急变期与慢性期相比疗效差,毒副作用多。

  • 标签: STl571 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 临床资料 甲磺酸伊马替尼
  • 简介:目的:鉴定华佗再造丸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PC12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损伤和缺糖缺氧再灌注(OGR)损伤模型测定,从中得到的72种单体成分中具有细胞保护活性和促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结果:可提高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可提高OGR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异甘草素、3-咖啡酰奎尼酸和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单体化合物有人参皂苷Rg2、胆酸钠等8种化合物。可提高氧化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芍药苷等6种化合物。可提高OGR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人参皂苷Rg1等6种化合物。结论:除槲皮素对不同细胞不同损伤模型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为广谱细胞保护剂外,其余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或模型选择性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化合物未见有细胞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华佗再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药理学依据。

  • 标签: 华佗再造丸 单体成分 PC12细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案,干细胞研究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实现肝病细胞治疗的新突破。本文对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包括选择何种来源的干细胞,怎么样有效获得存活率好的干细胞,用什么途径将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组织器官及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硬化 干细胞 失代偿期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免疫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等5项免疫指标变化,其中22例患者应用参麦、黄芪等治疗,同时给予免疫治疗,其余18例仅给予参麦、黄芪等治疗,并对免疫指标变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胸腺肽α1(日迭仙)治疗的病人治疗前后2次免疫指标检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接受免疫治疗者前后2次免疫指标检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为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提供有效的依据。胸腺肽α1治疗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

  • 标签: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胸腺肽α1(日达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生素A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代谢为生物活性更高的视黄醛和视黄酸。细胞色素P450酶是重要的药物Ⅰ相代谢酶,在人体内有广泛的分布。它不仅参与了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在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也有重要的作用。CYP450酶在维生素A的代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体内参与维生素A代谢的CYP450酶主要是CYP1,CYP2C,CYP2E,CYP3A和CYP26家族。同时其代谢物视黄酸可以与核受体(维生素A酸受体,视黄醇类X受体)相结合,诱导CYP450酶的表达和活性。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维生素A代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阐述了CYP1、CYP2C、CYP2E、CYP3A和CYP26家族在维生素A代谢中的作用以及视黄酸诱导CYP450酶的分子机制。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视黄醇 视黄醛 视黄酸 维生素A
  • 简介:1例62岁结肠癌男性患者,接受伊立替康80mg静脉滴注d1、d8化疗.化疗后反复腹泻11d,化疗第13天腹泻加重伴发热,急诊入院.查血常规示WBC0.34×109·L-1,NEUT5.94%,L85.34%,RBC3.84×1012·L-1,Hb114.0g·L-1,PLT33×109·L-1.BUN13.71mmol·L-1,Scr291μmol·L-1.给予头孢匹罗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免疫调节,止泻、护肾、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出现感染性休克,给予抗休克等治疗.第3天出现深度昏迷,血压难以维持.最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 标签: 伊立替康 腹泻 粒细胞缺乏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女,14岁,因腹痛腹胀一周于2000年12月26日住院。患者月经规律,12岁初潮,间隔30天,每次4至6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查体:体温36.5度,脉搏9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60mmHg,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无性早熟。皮肤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 标签: 双侧卵巢 幼年型 颗粒细胞癌 肿瘤 腹痛
  • 简介:目的探讨简易部分换血疗法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设观察组35例,按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治疗方案给予部分换血,同时设对照组35例,不予换血,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绝大部分患儿经一次换血即可治愈(97.2%),无1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例(发病率28.6%),其中死亡1例。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对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一经确诊立即给予部分换血治疗,效果良好,可成功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部分换血 治疗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围产儿 血糖
  • 简介:补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天然防御、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补体在诸多病理生理情况下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尤其是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在一系列疾病和病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构成血液天然屏障的血管内皮细胞则不可避免地成为补体激活的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因此,

  • 标签: 补体旁路 内皮细胞活化 旁路激活 干预 血管内皮细胞 过度激活
  • 简介:患者女,14岁,因腹痛腹胀1周于2000年12月:16日住院。患者月经规律,12岁初潮,间隔3D天,每次4-6天,经量中等,无痛经。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93次份,呼吸18次份,血压12/60mmHg,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无性早熟。皮肤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液波震颤阳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肛诊官颈子宫正常,盆腔

  • 标签: 双侧卵巢 幼年型 颗粒细胞癌 病例资料 恶性肿瘤 病理分型
  • 简介:CD4+T细胞两个亚群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的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

  • 标签: 免疫调节 TH1细胞因子 亚群 血吸虫病 TH2细胞因子 IFN-R
  • 简介:1例出生19d女性新生儿因临床败血症给予美罗培南26mg静脉滴注,1次/8h.用药前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为1.0×109/L.用药第3天,患儿NEUT为1.0×10^9/L;第4天,为加强抗感染治疗将美罗培南剂量加至52mg,1次/8h;第8天,患儿NEUT为0.9×109/L;第16天,患儿NEUT降至0.3×10^9/L.第20天,患儿感染被控制,停用美罗培南.停药后3d复查,患儿NEUT为3.3×10^9/L.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减少 婴儿 新生 美罗培南
  • 简介:目的分析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尖锐湿疣继发鳞状细胞癌变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龟头或外阴尖锐湿疣久治不愈,HPV基因亚型检测4例为高危型16/18型,病理组织切片显示,Ki-67强阳性表达,P53蛋白高表达。结论有慢性迁延病史的尖锐湿疣患者,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鳞状细胞癌变。

  • 标签: 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鳞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