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死亡率的原因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渗透式健康教育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维持透析患者常见死亡影响因素及年死亡率,从2013年开始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分析接受渗透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年死亡率的影响。结果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年死亡率分别为17.00%﹑13.79%及8.33%,经医学统计学检验,渗透式健康教育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因素复杂,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透析患者死亡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渗透式健康教育 死亡率 死亡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mii,Aba)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按常规方法对ICU住院病人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VITEK·TWO全自动细菌鉴定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分离出96株Aba,所引起的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占80%(77/96);其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94%、丁胺卡那90%、亚胺培南8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0%、左氧氟沙星75%、美罗培南68%、氨苄西林/舒巴坦67%、妥布霉素66%、头孢吡肟63%、头孢他啶58%、环丙沙星57%、庆大霉素52%、哌拉西林51%外。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50.0%以下。结论:在ICU中Aba引起感染的部位主要是肺部,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大多数呈现出多重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其VAP的发病率及其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2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属于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VAP64例,发生率为60.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前洗胃、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制酸剂应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镇静剂应用时间、格拉斯哥评分(GCS)、APACHEII评分(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前洗胃、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是其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械通气后VAP的发生率高,相关危险因素多,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兴奋剂辅助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效果.方法:6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彻底洗胃、导泻、静脉应用解磷定及阿托品等常规处理;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早期给予尼可刹米及山梗菜碱治疗.结果:呼吸兴奋剂治疗组恢复清醒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呼吸兴奋剂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 呼吸兴奋剂 抢救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洗胃 导泻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atheter-felatedsepsis,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0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2/45),真菌(8/45),革兰阴性杆菌(5/45)。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的致病真菌(7/8),革兰阴性杆菌常为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的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组38例,死亡90例,两组病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疾病以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首发衰竭器官以心肺为最多。结论:为降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急救护理,预见性观察、监测重要器官,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栓塞综合症(VOD)的防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科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的12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3例VOD,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完全缓解.结论:早期有效预防治疗,安全有效的护理配合,是Allo-HSCT后VOD防治的关键.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静脉 栓塞综合症 回顾性分析 VOD 预防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医疗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群及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VAP临床资料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ICU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52.2%;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结论:加强VAP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VAP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加强医疗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有200例,其中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46例。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度观察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结果结论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主要是葛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极强。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对患者的综合管理,预防和治疗并重,从而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特点 病原学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江区2009年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19—59岁男性为主,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患者较密集;疾病谱排序的前3位病种为外科类疾病(车祸伤、普外、骨科),次3位病种为内科类疾病(神经、呼吸、心血管)。结论:一天内在8-22时及夏季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 标签: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n=48)仅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开始治疗至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自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1.8±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9±2.8)h,P<0.01;自治疗至肢体运动的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2.1±1.4)h明显短于对照组(7.8±3.8)h,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醒脑静 纳洛酮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Visick分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所需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避免患者术后的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临床效果 术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均有进步,实验组治疗后24h、48h、120h的PaO2、PaCO2、SaO2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的FEV1、PEF、FEV1/FVC的结果依次为(2.11±0.29)L、(5.69±0.54)L/s、(64.4±11.2)%,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的13个中心的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的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栓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的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栓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栓药物与高剂量溶栓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 标签: CIS患者 不同药物 不同剂量 不同给药途径 溶栓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6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的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及常规组6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的检出率为72.5%,其显著的高于MMSE的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的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尼膜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解痉、平喘、化痰、氧疗、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血气分析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