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护理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管理好口腔的健康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来预防疾病和抵抗病菌。口腔的健康护理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顺畅,能够保证心脏肺等器官的正常运作,为创造一个健康的机体环境奠定基础。所以,口腔的护理问题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如何进行健康的口腔护理是很多人值得深思的,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口腔护理 方法探究
  • 简介:摘要:从老年慢性病病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测量工具、口腔健康问题对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4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口腔护理提供参考,改善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促进慢性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口腔健康老年人慢性病评估口腔护理影响因素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在孕妇口腔健康状况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3.04-2023.10间的6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各30例,观察孕妇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 结果 孕妇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程度(≥15年)、不知道刷牙规则、不使用漱口水、孕前1年无就诊。研究组PD、AL、PLT、B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孕妇口腔健康状况中,可改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                                                                                            

  • 标签: 护理干预 孕妇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策略在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为其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黏膜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为对象,共计70例,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知识评分,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口腔疾病 口腔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针对预防白血病儿童化疗后口腔黏膜炎进行研究,并分析采用两中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来自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划分法详细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甲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和乙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辅以康复新液护理),将两组患者化疗后采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后的满意度情况和口腔黏膜分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分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乙组数据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黏膜炎 儿童白血病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绒毛膜是指绒毛组织中有多量的恶性滋养细胞,其内含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它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据统计,绒毛膜的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妊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50%。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排卵性月经、腹痛和盆腔包块等。晚期可发生肝、肺、骨、脑等转移。

  • 标签: 绒毛膜癌 药物化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上的痛患者,提供给他们规范化痛护理干预服务的方法,分析给他们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当中痛患者8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痛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完成护理干预工作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痛患者来说,运用规范化痛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还能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心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消化道早前病变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1-2022.1年接诊的消化道早前病变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人分组,一组病人接受常规消化内镜检查配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共计30例作为对照组,一组病人接受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共计3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疾病诊治效果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以及病变形态影像质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关于消化道早前病变选择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进行诊治,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保证疾病诊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消化内镜技术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痛护理干预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其应用在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样本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性爆发痛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性爆发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痛护理干预运用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配合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癌痛护理 服药依从性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关怀护理用于宫颈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对于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样本为入院展开宫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筛选时间于2021.10-2022.10,共收录68例样本,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组别拟定参照组、观察组,各34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痛关怀护理,就患者痛评分、负性情绪展开比对。结果:分析组间痛评分、负性情绪值相似,(P>0.05);护理后,组间值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痛评分(3.11±1.05)分、焦虑(33.56±3.18)分、抑郁(34.23±3.12)分相较参照组同项有更佳值(P<0.05)。结论:痛关怀护理应用在宫颈新辅助化疗患者中有着明显效果,可积极改善其负性情绪,确保治疗顺利展开,可借鉴。

  • 标签: 癌痛关怀护理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口腔黏膜炎是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然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对目前有关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放射疗法 口腔黏膜炎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护理 音乐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评估“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长沙市口腔医院星沙门诊部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四手”操作组和独立操作组,对其修复治疗时间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四手”操作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比独立操作组短,“四手”操作组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独立操作组(P&lt;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缩短了临床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应该在口腔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烤瓷冠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牙周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口腔牙周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段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共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各有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以及口腔疼痛程度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牙周病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促进疾病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

  • 标签: 口腔牙周病 心理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多发病,其病理改变为口腔局部黏膜溃疡性损害,好发于舌尖、舌腹、颊黏膜,一旦形成溃疡后可继发感染,造成溃疡局部组织炎症和坏死,使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痛苦。爱维治是以新生6月内的小牛血清为原料制作的小分子肽、核苷酸和寡糖类物质,能促进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加快溃疡面愈合。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 标签: 口腔溃疡 爱维治 观察
  • 简介:近年来,早产儿出生率显著升高。2012年,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占新生儿总数的11.1%,我国的早产儿数量仅少于印度,居全世界第2位。合理的喂养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很多胎龄<34周的早产儿,出生后不能够有效地吸吮或吞咽,或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经口喂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而且导致新生儿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开支。有报道称,从管饲喂养到完全奶瓶喂养的过渡需要10~14d,过渡时间的延长与住院时间的增加有关。住院期间,早产儿的经口喂养困难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其儿童期早期继续存在,表现为厌恶经口喂养和长期的喂养困难。国外许多文献报道了通过口腔运动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近年我国也有相关研究报道。口腔运动干预是指在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前或经口喂养过渡阶段,采取口腔内外按摩刺激、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sucking,NNS)结合喂养时口腔支持等方法,对口咽部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笔者着重就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方法的实施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口腔运动干预 喂养 儿科护理
  • 简介:口腔盘状红斑狼疮(DLE)为狼疮病中最轻的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局部有灼热感、干燥、脱屑和反复糜烂,进食时有刺激痛,唇部病损常超出唇红缘而累及皮肤。由于唇红部的匕皮很薄,血管神经末梢丰富。因此,一旦发生糜烂时不仅肿胀疼痛,而且容易出血,形成厚厚的血痂,加上继发细菌感染,症状极为严重。国内报道约5%DLE可以演变成系统性(全身性)红斑狼疮,恶变率0.35%-0.50%。我院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控制了病情,预防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盘状红斑狼疮 护理 口腔 继发细菌感染 患者实施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