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氧动力学参数评价无创经食道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改善程度,评价液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对术后恢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年龄65~85岁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补液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各20例,抽取麻醉前(T0)、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h(T2)、手术结束时(T3)的动静脉血气,计算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_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和氧摄取率(OER),并记录术中总液体量,胶体量,麻黄素的用量,拔管时间,恢复室时间和术后24hMMSE评分。结果:①2组患者T0时Pcv-aCO_2〉6mmHg(1mmHg=0.133kPa),ScvO_2〈65%,OER〉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2组Pcv-aCO_2和OER显著降低,ScvO_2显著增高(P〈0.05),G组较C组变化幅度稍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C组较T1时Pcv-aCO_2和OER显著升高,ScvO_2显著下降(P〈0.05),G组虽然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Pcv-aCO_2和OER均低于C组,ScvO_2稍高于C组,仅Pcv-aCO_2有组间差异。T3时,2组均与T2时变化不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2组输入液体总量无差异,但G组胶体用量明显增加,麻黄素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术后拔管时间,恢复室时间较短于C组,但不明显。术后MMSE评分降低≥3分者为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患者,G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髋手术前都有明显的容量不足和组织低灌注,无创经食道超声指导的GDFT能改善组织灌注,增加机体对创伤和出血的缓冲能力,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和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但以Pcv-aCO_2为主的氧代谢指标监测仍发现组织灌注不足,导向指标应有更严格的阈值。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无创经食道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老年患者 全髋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方法抽取2015年8月到2017年4月40例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治疗组(n=2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治疗组患者予以整体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5.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予以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与整体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率。

  • 标签: 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 消化道穿孔 感染性休克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晚期患者接受问题引导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对疼痛程度及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展开研究,均为乳腺癌晚期患者,分成对照组(n=28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28例,问题引导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比较疼痛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晚期患者展开问题引导教育联合目标导向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知、改善癌痛管理障碍及认知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晚期 问题引导教育 疼痛程度 目标导向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时间目标的排痰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时间目标的排痰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5min步行距离,检测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量表/CAT量表评分),并采用呼吸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对预后进行评定。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AT评分等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间目标的排痰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时间目标 排痰护理 肺癌 肺功能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于手术以后应用渐进式目标护理对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筛选80例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渐进式目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结果为P>0.05,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递进式目标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目标管理结合自主训练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月收入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4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目标管理结合自主训练教学法,另选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入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4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带教,比较两组技能操作成绩。结果 观察组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过程中,予以目标管理结合自主训练教学法,可进一步提高实习生操作成绩。

  • 标签: 目标管理 自主训练教学法 医学 本科实习生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在乳腺癌病人中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积极意义。方法 抽选2020年4月-2022年1月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的是观察组,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癌病人 目标性心理护理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主要是病情较重、出现了昏迷或者合并有截瘫等类型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该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部位主要为下肢,属于一类静脉血液回流性障碍病症,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便可能导致血栓综合征、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对于ICU重症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近年临床在ICU重症患者管理中逐步引入了目标管理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目标管理理论护理 降低 ICU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肝胆外科实习护生66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实习护生。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的带练教学,观察组实习护生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然后对比两组实习护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分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管理质量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带练方式后,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的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的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为肝胆外科实习护生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科研技能,促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学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目标教学法 肝胆外科 实习护生 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我院ICU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案,干预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天内的谵妄发生率及浅镇静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2天内的浅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相对安全,其能有效的使械通气重症患者达到早期理想的浅镇静目标

  • 标签: 浅镇静 目标导向性 镇静镇痛方案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学习法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60名于2021年3月-2021年8月在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纳入研究,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护理带教期间应用目标教学与护生实习阶段性结合对于带教工作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选取60名进入普外科参与护理 带教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应用目标教学与护生实习阶段性结合,对比带教效果。结果:经带教,医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护理态度等指标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带教 目标教学法 理论成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工作中,开展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对提升体检管理质量及体检质控关键指标合格率的价值探究。方法:于2020年10月院内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将2020.3——2021.3定义为实施前组,将2021.4——2022.4定义为实施后组,于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160份体检数据,评价其体检质控评分;统计并比较实施前后160份体检数据的体检质控关键指标合格率。结果: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实施后,体检质控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期前,P<0.05。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实施后,“一企一档”建档率和受检者满意度相较于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工作中,开展目标管理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对提升体检管理质量及体检质控关键指标合格率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 目标管理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 体检管理质量 体检质控关键指标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标管理理论护理配合气压治疗预防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2021.06-2022.05)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气压治疗及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0,气压治疗及常规护理+目标管理理论护理)。观察两组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干预前后的下肢周径及DVT发生风险(Padua评分)。结果:研究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DVT发生率(0、6.67%)均低于对照组(20.0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下肢周径及Padua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周径短于对照组,Padu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理论护理配合气压治疗可降低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DVT发生风险,预防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下肢DVT的发生,减轻下肢肿胀。

  • 标签: 目标管理理论护理 气压治疗 预防 ICU 长期卧床 老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对颅内压、脑氧供需平衡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结果t4(脑硬膜切开后)、t5(手术结束后),研究组脑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较低。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脑氧供需平衡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脑氧摄取率,降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60名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分别应用常规教学法(对照组)与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研究组),对比带教工作效果。结果:研究组带教后的护理综合素养评分更高;研究组带教配合度更高;研究组带教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可以进一步促进带教工作的细化,其对于护理实习生专业素养的优化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实习生带教 目标教学 阶梯式考核法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标性护理运用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64例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2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目标性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护理治疗后同对照组各指标相比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均改善较为显著,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血糖水平控制良好(P<0.05)。结论:及时对肺癌合并糖尿病行肺切除术患者开展目标性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糖尿病 肺切除术 目标性护理 有效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与刺激性咳嗽等。本文探析将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样本为2020年-2021年在本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过胸片或胸部CT检查给予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目标策略组,每组平均50例。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数据分析,实施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患者病发率仅为4%,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详见表2),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方式不但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说明该护理措施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目标管理理论下针对性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遵医行为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科室的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目标管理理论下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肺功能更高(P<0.05)。结论:目标管理理论下针对性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