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与对照组20.0%(5/25)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后疗效十分显著,既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促使其快速康复,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手术技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在我院的80例进行手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对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蜀中诗剑、术后患者的MBI和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手术阶段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切皮时间低于对照组的切皮时间尤为显著,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MBI评估为(28.69±10.25)分,对照组患者的术后MBI评估为(27.96±9.20)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例如嗜睡、血压降低、全身乏力等进行观察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对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路径,可有效地简单患者术中的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改善预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路径护理 脑卒中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后行瘢痕整形手术的患者30例,将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率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提出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关节挛缩并发症8例,占26.67%,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4.3d。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烧伤后瘢痕整形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的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使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烧伤瘢痕 整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36例行椎间盘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手术室心理护理,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SDS与SA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手术室护理对关节置换手术感染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规范手术室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引入规范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规范手术室护理 常规护理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在眼科专科手术室应用的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配合水平。方法手术室建立了五个专科护理小组,由专科组长利用每个手术间的计算机,负责在桌面建立手术手术配合常规文件夹,在医院网络技术人员协助下将各专科手术间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传入文件夹,为手术室各专科护士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资料。各专科组长负责本专科组护士的培训,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结果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手术配合能力和仪器熟练使用技能;提高了医、护满意度;能够为医院节省开支,产生经济效益。结论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在提高手术配合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的逐年增加,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内容和进行培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眼科专科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的配合能力,高质量的完成眼科手术配合任务。

  • 标签: 电子手术配合常规 眼科手术室 专科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15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组别均为75例成员,对照组患者的成员采取一般的方案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接受亲情护理,待其护理取得一定的进展后,再对其恢复效果进行比较以及观察。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94.67%)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7%),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其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不良情绪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亲情护理 手术室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30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采用JOA评分和Odom评级进行评定。结果JOA术后评分明显提高,Odom评级,优良率达97.77%。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 标签: 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面部年轻化综合美容手术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40例行面部年轻化综合美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术前及术后给予所有入选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面部年轻化综合美容手术手术期行护理干预后,手术进行顺利,易于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给予面部年轻化综合美容手术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效果显著。

  • 标签: 面部年轻化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疝气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式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改善患者心理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8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患者资料,以手术方式为参照,分成剖胸组与胸腔镜组,评估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动脉血气指标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胸腔镜组住院与手术时长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较治疗前而言,两组术后hPaCO2指标均降低,其余指标均有所上升(P<0.05),且胸腔镜组改善程度较优(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中施以胸腔镜手术,小创伤、操作简单,肺功能稳定性较好,且康复速度较快,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行。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传统剖胸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急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78例肿瘤患者,制定PICC护理门诊需求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肿瘤患者对PICC正面评价高于负面评价(P<0.05)。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疾病的不同,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也有所不同,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不同,患者对PICC护理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PICC护理门诊,让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丰富的护理人员坐诊,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发挥自我潜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让PIC应用更加广泛。

  • 标签: 门诊需求 肿瘤 PICC护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多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政策。方法通过统计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103例患者,分析并探讨其中例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39%(21例),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有呼吸道,其次是胃肠道、皮肤及尿路等。感染种类主要为细菌,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真菌占11株(52.38%),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占7株(33.33%),革兰氏阳氏菌感染占3株(14.29%)。结论经放射治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应当做好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细菌和真菌感染,是预防和治疗经放射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院内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患有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对于该类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其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对全国多名医护人员调查数据的认真整理,总结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容易出现的护患关系、知情同意权问题、治疗时患者疼痛护理问题、患者产生自杀倾向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调查得知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护患关系的不融洽、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问题、病情治疗效果不满意和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自杀倾向。结论解决办法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身体与精神上的护理,针对病人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予病人恰当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对自己病患的担忧,使其能更好的得到救治,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病人 护理问题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具体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肿瘤患者180例,就这180例患者经过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80例患者全部采用DR平片检查,有90例患者进行了CT扫描,90例患者进行了MRI检查。结果180例患者中有171例的DR片显示出现骨质的改变,160例患者的DR片清晰的显示了病灶的边界,155例患者的DR片清晰显示了骨膜反应,100例患者的DR片清晰的显示了病灶内出现大小不一的钙化。90例进行CT扫描的患者都清晰的看到了骨质的变化,病灶的边界,病灶大小不一的钙化。90例做了MRI检查的患者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肿块以及相应的病灶边界。结论针对骨肿瘤检查,应该优先选择DR诊断方法,采用CT检查能够将肿瘤的具体范围以及微细的结构反应出来,而MRI则能够将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反应出来,在反应骨髓水肿情况上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可以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用于骨肿瘤的诊断过程。

  • 标签: DR CT MRI 骨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后创口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结果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5.71%(4/70);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结论对于头颈肿瘤术后患者,应加强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并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可降低创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创口感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肿瘤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又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皆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时加强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科治疗的肠癌术后1~5年生存期患者10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测试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试组采用常规心理疗法结合团体心理护理方法。结果SA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显著;SD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有显著性,干预有效。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并能够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