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康妇炎胶囊在药物流产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自愿行药物流产的400例妊娠早期妇女,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00例(益母草胶囊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对照组200例(单用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术后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以及6个月内盆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8.19±2.51)d、并发症发生率(3%)以及盆腔感染发生率(1.5%)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益母草胶囊联合康妇炎胶囊能够显著降低药物流产术后疼痛和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益母草胶囊 康妇炎胶囊 药物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治疗药物流产后血瘀型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药物流产后的病人100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7.4±7.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基础病、孕产次、停经天数、孕囊大小、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采取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流,观察组给予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治疗,周期为2周。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观察中医气虚血瘀症候的改善情况,比较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治疗药物流产后血瘀型恶露不绝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能够明显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最终减少清宫率。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显著改善中医症候。使流产后病人恶露减少,缓解疼痛。结论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对药物流

  • 标签: 药物流产 生化汤合桃红四物加味 恶露不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颗粒在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016年的160例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有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加服益母草颗粒,肌内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加服益母草颗粒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颗粒在药物流产后不全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简便高效,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 标签: 口服 米索前列醇 益母草颗粒 药物流产 不全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宫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50例患者采取临床静脉注射缩宫素联合复宫汤加减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50例患者通过单独静脉注射缩宫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50例患者的宫内残留消失时间及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分别为为(6.58)d、(7.8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3)d及(15.02)d,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98.0%),对照组(7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讨论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运用复宫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缩短宫内残留消失时间及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复宫汤 药物流产 异常子宫出血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心理干预对急诊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90例交通事故创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诊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改善焦虑及抑郁情况,意义重大。

  • 标签: 急诊 交通事故 创伤 早期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鱼台县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RT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家长和学校应督促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积极防护控制小学RTI的发生。

  • 标签: 学生 损伤 危险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临床法医学鉴定对于180例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头部外伤的鉴定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本区域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的180例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头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一般资料、损伤类型、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伤残程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现较为常见的道路交通道路道路交通事故头部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主要并发症包含有脑积水、瘫痪以及癫痫等等,伤残等级以六级及以上最为普遍,结合保险理赔时限等实际因素,因此在对伤者进行鉴定时,一般将鉴定时机控制在6个月—12个月内最佳。结论只有做好鉴定时限以及鉴定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工作,才能够对道路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头部外伤患者起到良好的法医学鉴定结果。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头部外伤 临床法医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