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9年10月28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1月2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决定修正,2005年4月21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

  • 标签: 安徽 《文物保护法》 中国 考古发掘模式 馆藏文物 民间收藏文物
  • 简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08年9月17日-1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第六次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国文物保护 协会学术年会 召开中国
  • 简介:什么是文物,一言以蔽之,文物就是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大都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作为文博工作者和民间收藏爱好者。有责任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充分利用。因为是遗存,不能再生产了,坏一件便少一件,所以文物藏品的保护显得特别重要。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的剥蚀,人为的损伤,文物变质、破损、丢失,是常有的事。同时在藏品日常管理中,拿取、

  • 标签: 文物藏品 藏品保护 历史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遗产 民间收藏 日常管理
  • 简介: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工作,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坚持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广大文博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科学意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坚持科技创新,力争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运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去,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陕西文物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物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展了文物保护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合作实施

  • 标签: 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 文物保护 文物管理 《文物保护法》 文物科技
  • 简介:目前,文物保护法正在修改审议之中,大多数问题取得了基本共识,但一些问题仍存在分歧和模糊看法。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特别是其他国家在立法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

  • 标签: 文物保护法 国家 修改 审议 立法 分歧
  • 简介:ParaloidB72(PB72)是现今世界文物保护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聚合物材料,但人们发现它的耐老化性能并不理想,需对其光稳定性能进行研究。为此,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ATR—FTIR)和漫反射光谱技术跟踪监测了PB72光老化过程。同时测量了材料在光老化过程中的质量、涂膜硬度、可逆性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PB72在光老化过程中,色度方面表现出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因为在光老化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发色基团;但在光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尤其是其羰基峰和酯基峰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涂膜变硬、重量损失及可逆性降低现象。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说明,PB72的耐光老化性能并不十分理想,其光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Paraloid B72 光稳定性 文物保护
  • 简介:砖瓦文物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占有及其重要位置。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用砖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用瓦作为建筑屋顶的覆盖材料;瓦当是在筒瓦的顶头,是保护屋檐部椽头免受风雨侵蚀的建筑构件。这一点从考古发掘中的各类建筑遗址出土的砖瓦文物中得证实。到了汉代砖瓦不仅用于修筑房屋城墙等建筑,而且用于修造墓室,人们用它那雕刻华丽的图案来装饰墓墙,体现了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鼎盛繁荣,表现了汉代人具有包容万象的气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而且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汲取精华,从而成为气象万千,璀璨过目的砖瓦文明,这种开放气象表现在各个领域。如四川的画像砖、瓦当、石刻等艺术品,呈现出一种空前开放态势。而收藏于博物馆和文管所内的大量的砖瓦文物是研究我国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建筑等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这些砖瓦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

  • 标签: 馆藏文物 砖瓦 保护 传统文化继承 建筑构件 覆盖材料
  • 简介: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从“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政治高度,将先进文化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此,内蒙古的文物工作者要有深刻的认识。并且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南,努力为

  • 标签: 执政之基 “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 重要思想 力量之源 前进方向
  • 简介:2017年8月11日-12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所(CNRICVBC)共同主办的"文物保护修复中的激光清洗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国内首次以"文物激光清洗技术"为主题的会议,来自38家中外文博单位、高校、企业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博物馆 文物保护 清洗技术 保护修复 激光
  • 简介: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2月19日在京召开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敬宜、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克玉。

  • 标签: 全国人大常委会 教科文卫委员会 国家文物局 《文物保护法》 座谈会 法制宣传
  • 简介:2008年10月.广西上思县思阳镇广元村发现明(清)代古墓,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进行了现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两口四面以白石灰为主、粗砂和粘土为辅(可能混合糯米浆)夯实而成的保护层外椁(以下简称“土椁”),内有木质一棺一椁的三合土棺椁。密封和保存程度如此完好的此类构造的棺椁.在广西来说尚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亦非常罕见。

  • 标签: 出土文物 考古清理 文物保护 上思县 广西 现场
  • 简介: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物古迹极为丰富,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尚有待批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待批的第四批成都市级文物傈护单位19处。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成都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宗教
  • 简介:皮质文物属于吸湿性较强的一种物品,当保存环境中温湿度大大超过皮质晶的安全相对温湿度临界线时,就特别容易生霉。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霉腐。如果反复的霉蚀劣化,不仅会致使皮质失去光泽,强度、弹性下降,而且逐渐使皮质皱裂、老化,甚至腐烂。……

  • 标签: 皮质文物 文物保护 腐蚀机理 霉菌检测 皮质特征 杀霉菌剂
  • 简介:我们的祖先对于金属的认识和应用是相当早的。据传说,曾与黄帝大战过的蚩尤是第一个冶炼金属并且用来以制造兵器的人;黄帝也曾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对铜有了一定认识。古文相传夏禹铸“九鼎”,虽未得到可靠的实物证据,但夏代已有铜器是没有问题时。

  • 标签: 铁质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保存条件 腐蚀性 潮湿度
  • 简介:当前,盗掘古墓,走私文物,破坏文化古迹等现象仍比较严重,如何做到“打防并举”,保护好祖国文物,已是摆惜的是,许多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盗掘和破坏。1999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物案件42起,涉案人员152人,打掉犯罪团伙18个,处理107人,收缴文物500余件。

  • 标签: 中国 文物保护 政府职能 文物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