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窥镜ERCP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窥镜ERCP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究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及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内窥镜ERCP治疗,治疗期间发生乳头及胆管损伤的患者有2例,一周之后痊愈患者22例,显效患者25例,有效患者2例,无效患者1例。结论运用内窥镜ERCP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后,及时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快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窥镜ERCP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肝、胆、胰腺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为微创或有创技术,仍可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急性胆管炎等,其中以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最为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RCP的广泛应用。为了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目前最为常见的预防措施为药物预防和内镜下胰胆管引流预防。

  • 标签: ERCP 并发症 ENBD
  • 简介: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下简称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1]。本法于1968年由mccunne氏首先报导,后由大井等人使本法日趋完善。现如今已经成为临床肝胆胰方面疾病颇具疗效的诊治手段,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较,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疗效肯定、可重复等一系列的优点。虽然病人易于接受,但是二者都属于微创或者有创性的检查,伴随年龄增大,老年病人各脏器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机体代偿的能力以及免疫功能的逐渐下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病人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以及术后康复的疗效[2]。所以,高度重视老年病人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病人ERCP成功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可以很大地程度上降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例如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等等。此文在大量阅览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老年胆石症病人ERCP术前及术后护理分析做一个综述。

  • 标签: 老年,ERCP,胆石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EPCP的诊断及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1列患者行ERCP的诊断及治疗,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心理护理,加强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本组31老年患者顺利完成诊断及治疗,有1列患者感觉轻度恶心,1例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余均未出现明显的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改变。结论加强老年患者行ERCP的诊断及治疗的护理,是成功进行诊断及治疗的前提条件。

  • 标签: 老年患者 ERCP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黄山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380例ERCP术后引起急性胰腺炎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380例ERCP病人中出现术后急性胰腺炎27例,其中22例为轻型急性胰腺炎,5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积极的诊断治疗,27例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成功。结论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病人危险因素、术后早期诊断,是预防及治疗PEP的关键。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的医源性损伤(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针对科室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例由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得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造成医源性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及EST带来了医源性损伤,本文6例及时诊治,全部治愈。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造成的十二指肠或者胆总管医源性损伤危害较大,如不及时发现尽快治疗会引起很严重后果。

  • 标签: 十二指肠 胆总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医源性损伤
  • 简介: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虽然B超、CT、MRCP等诊断手段提供了较多的影像学依据,但仍存在无法提供病理依据的缺陷。ERCP一方面能取得影像学诊断,更有机会取得病理诊断,另一方面对壶腹周围病变还兼具治疗作用。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ERCP诊治胆总管壶腹部病变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壶腹周围疾病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 简介:摘要通过1例病例分析人类胰腺发育中腹胰导管和背胰导管的融合机制,合理解释主胰管多变的形态,有利于提高ERCP胰管操作的成功率。

  • 标签: ERCP EUS 胰腺发育 胰管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ERCP治疗患者为例,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时间区间内,于我院临床接受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做平均分组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更少(P<0.05);同时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ERCP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各环节规范性与安全性,拉近护患关系,价值显著。

  • 标签: ERCP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ERCP(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取于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60例胆管结石患者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常规+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经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胆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和认可,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具备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胆管结石 ERCP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科228例ERCP联合EST患者,总结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探讨防止策略。结果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者5例,通过针对性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防治ERCP联合EST术后急性胰腺炎。

  • 标签: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告知程序在ERCP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ERCP检查患者87例,经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n=44)、观察组(n=43)后,实施对比性研究。ERCP检查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护理告知程序。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ERCP检查前准备时间及术后负面情绪评分(GAD-7、PHQ-9)较对照组下降,且ERCP知识评分、护理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ERCP检查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告知程序在ERCP检查中的应用,可在经完善患者检查相关知识认知后,提升护理配合度、检查安全性,维持检查全程心理情绪稳定,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告知程序 ERCP检查 应用价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实行ERCP术后护理有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往年,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过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实的相关病人共有50例。在这50例患者当中,随机抽取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的25例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在护理的过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8.00%,另一组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36.00%,观察租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要高,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距显著,P

  • 标签: 肝硬化 胆管结石 ERCP术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ERCP术前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70例行ERCP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ERCP 术前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优质护理作用。方法:2020.03-2021.03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取样73例,抽签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38,优质护理),对比并发症率,满意度、NRS 评分,观察术后恢复进度。结果:对照组22.86%并发症率,高于5.26%的试验组,护理后,试验组满意度(90.39±4.84)分,疼痛度(2.15±0.87)分,前者比对照组(85.17±4.68)分高,后者比对照组(3.85±1.26)分低,术后(20.08±3.28)h首次下床,住院(6.01±1.23)d,用时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优质护理具有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度,促进病情康复的应用价值,患者满意度相对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效果 胆管结石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胆管良性狭窄主要为因受到非肿瘤因素影响从而引起胆管纤维组织增生、胆管腔局限性狭小以及瘢痕痉挛等,形成胆管炎疾病或者是胆汁排出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肝功能衰竭,而临床治疗方面难度较大,同时预后较差。所以,为了确保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对于胆管良性狭窄疾病患者开展有效诊治方式至关重要。本文章首先分析胆管良性狭窄诱发因素,随后探讨ERCP对于胆管良性狭窄诊治重要性。

  • 标签: 胆管良性狭窄 ERCP 诊治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