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李娅楠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  661000

摘要:目的:以ERCP治疗患者为例,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时间区间内,于我院临床接受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做平均分组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更少(P<0.05);同时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ERCP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各环节规范性与安全性,拉近护患关系,价值显著。

关键词:ERCP;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价值

ERCP(内镜下胆胰管造影术)临床常用于诊断、治疗胰胆管疾病,如:胆囊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或堵塞以及胰腺炎等,属于临床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风险,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为保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通常会采用积极、有效地护理应对措施,提升ERCP治疗安全。故此,本文将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研究样本:我院抽选的60例ERCP术治疗患者。入选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且符合ERCP术治疗适应症,且患者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正常,在知情同意书主动签字。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器质性病变、资料不全的患者数据。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资料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n=30)

17/13

42~64

57.25±1.72

对照组(n=30)

18/12

44~66

58.30±2.75

2/T

0.150

0.241

0.021

P

P>0.05

P>0.05

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组内患者开展临床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入院治疗前详细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并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常规开展术前检查与术前指导,将治疗目的告知患者及家属,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准备功能;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其中包括:(1)术前评估患者护理风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以及专家询问,制定属于患者的个性化ERCP风险评估量表。所有护理人员护理前均需接受相应的风险护理培训,确保对护理风险、问题以及纠纷处理方式有所料及并掌握;(2)制定ERCP风险管理制度、护理规范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为临床ERCP护理风险管理开展打下坚实基础;(3)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将风险管理相关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划调整;此外,加强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定时巡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主管护理感受,使患者感受到温暖;积极做好风险监控,及时、准确地了解护理情况,提升临床风险事件的预见性,从而强化护理服务意识,消除不良隐患;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评估其术后出现异常症状或是否出现原有症状加重,遵医嘱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同时,动态评估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做好出院前指导与术后随访工作,加快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事件展开比较,其中包括: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脂以及迟发性出血等;

(2)护理满意度: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量表展开,由患者进行填写,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判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方式,结果依次用±标准差、百分比表示,P<0.05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急性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脂

迟发性出血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0

1

2

1

4(13.33)

对照组

30

3

4

2

9(30.00)

2

-

3.156

2.658

3.014

4.658

P

-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30

19

10

1

29(96.67)

对照组

30

8

13

9

21(70.00)

2

-

4.025

2.685

6.214

7.958

P

-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伴随着临床ERCP的广泛应用,临床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再加上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对于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显著提升[2]。据了解,临床ERCP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大,其中以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脂以及迟发性出血较为常见,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因素较多,如:术中多次插管、造影剂推注以及EST切口电凝止血等。因此,临床为提升ERCP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临床需积极开展护理管理干预,降低风险

[3]。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进步与应用,在ERCP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识别风险事件,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显著更少,同时患者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出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针对临床ERCP患者积极开展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各项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价值显著,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娟. 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39,151.

[2] 徐云凤. 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1):17,22.

[3] 胡春霞,蒿玉敬,曹桂莉,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