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固定及术后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纯钛金属板和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半年后,有99例(99.0%)患者已恢复正常,1例(1.0%)患者能够正常活动,但仍会有酸胀不适之感。100例患者对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均持满意态度,满意率达100.0%。结论临床上进行踝关节骨折治疗时,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其治疗水平,获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愈合效果。方法对22例胫骨骨折施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愈合效果。结果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20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式简单、损伤小、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31例采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以及术后上肢臂、肩、手功能调查量表(Disabilitiesofthearm,shoulderandhand,DASH)评分,随访终末期采用指总关节活动度(Totalactionmovement,TAM)评分。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4月,手术时间为18-40分钟,平均29.1分钟,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4.5mL。术后3月、术后6月及终末期DASH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期,其中26例解剖复位,5例骨折对线良好,TAM评分优22例,良7例,差2例。随访期间未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Orthofix-微型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Orthofix-微型器 第一掌骨基底部 骨折
  • 简介:儿童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在儿童肘关节骨折中排前三位,儿童桡骨颈骨折属于肘关节内骨骺骨折,为不稳定型骨折,为防止影响到肘关节及前臂的屈伸旋转功能,复位的求必须达到解剖复位,闭合复位在稳定性和精确性方面不好掌控,所以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氏针交叉穿针固定在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后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与维持的的作用,使骨折复位后再错位和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针对这类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现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小儿桡骨颈骨折1例进行报道如下:

  • 标签: 克氏针 交叉固定 小儿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间接复位及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6例。结果随访36例,时间10~21月,平均14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4~6月,无延迟愈合、感染及断板。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采取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在儿童以及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中青年中也时有发生1.多数是由摔伤、高处坠落伤以及交通事故意外损伤引发.骨折后如不能及时给予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当,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畸形、感染以及迟缓愈合等,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骨折治疗方式应运而生,逐渐替代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在临床上对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主要论述骨折的病理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微侵袭钢板内固定治疗进展,为骨折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关键词微侵袭;钢板;内固定;下肢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给予传统钢板固定治疗和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x2=3.965,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x2=4.126,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能避免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对髌骨骨折所产生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髌骨骨折100例患者,采用带孔克氏针以及钢丝“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结果依照相关骨折复位,术后愈合,功能康复以及是否疼痛反复等相关制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后良好占80例,较好占15例,尚可占5例。结论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简单,且效果较好,在大多数患者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带孔克氏针 髌骨骨折 治疗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顺利愈合,X片检查显示,对线良好。根据随访7~18个月的时间,平均11个月的时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有26例优,有10良,有2例差,总优良率94.7%。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方便的微创手术,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8例后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8.69±1.35)周和(10.19±2.3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0.72±2.24)周和(12.71±3.4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平均20.2±0.9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 标签: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后踝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C型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前路或者后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Matta评价和Majeed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atta和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提高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 外固定架 C型骨盆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前固定(laparoscopicsacrocolpopexy,LSC)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2~11月因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同时行LSC治疗POP19例。切除子宫后、沿右侧结肠沟打开后腹膜,将已裁好网片平铺于腹膜后,将网片一端缝合在整个阴道残端,另一端固定于骶岬的前纵韧带上,使网片平整无张力,关闭后腹膜。结果手术时间(116.7±32.8)min,中出血量(73.3±47.5)ml,住院时间(5.0±1.9)d。19例随访8~19个月,平均11个月,客观治愈率为100%,主观满意度100%。结论LSC创伤小,能够恢复和保持阴道长度,术后并发症少,防止阴道残端脱垂疗效肯定。

  • 标签: 腹腔镜阴道骶前固定术 阴道残端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观察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创科住院部所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共计8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A组、B组,每组患者各计40例。A组患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治疗,B组患者以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B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A组75.50%(31/40),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优于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髌骨下极骨折 临床效果
  • 作者: 丁春发1汪浩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6期
  • 机构:丁春发1汪浩21.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00;2.吉林省委党校后勤处门诊部1300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钢板置入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与方法。方法:将钢板经切口微创内固定胫骨、干骨后端(30例),术后不需外固定,在不久重活动情况下早期膝踝关节适当功能锻炼,结果:经6—18月随访,3例开放伤;1例因皮缘坏死转位;1例因张力大,延期愈合,其余28例均为甲级愈合,全部病例无内固定断无畸形愈合,优良率为93.3%。结论: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胫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好,方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