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洗涤红细胞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常德市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洗涤红细胞发放数据,分析2013-2017年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2013年增长1751.5U,增长比例达142%。某三甲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从2013年的1043U增长到2017年的2587.5U,增长了1544.5U,增长比例达148%。结论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增长迅速,以某三甲医院增长最明显,采供血机构可深入调查,确保临床合理有效输血。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临床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7月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患者450例,收集其中段尿液标本,采用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三种方法检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结果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阳性率为18.89%,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28.0%,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28.67%,胶体金隐血检测法阳性率最高,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法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中通常采用UF一一500i尿液流式分析仪、Uritest-500A尿液分析仪、URI-11A尿液分析试纸条则用于确证实验。三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无法相互代替,均存在一定的优点与局限。

  • 标签: 尿液红细胞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寻可替代甘油并简化复温后洗涤过程的较理想的红细胞低温保护剂,为低温保存红细胞临床应用提供便利。依据血红蛋白溶液浓度与其在波长为412nm处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建立红细胞回收率评估方法,研究比较了使用5种低温保护剂实现人类红细胞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35.5%(w/v)甘油的保存效果最佳,其回收率为97.84%;其次为25%(w/v)右旋糖酐40,其回收率为85.08%;再次之为1M海藻糖(加载并孵育17.5h),其回收率为55.35%;回收率最低的两组为1M海藻糖(未经孵育)和10%(w/v)的二甲亚砜,对应的回收率均不足35%。初步推断:右旋糖酐40是一种可望替代甘油的红细胞低温保护剂。

  • 标签: 红细胞 低温保存 海藻糖 右旋糖苷 血红蛋白 吸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推测红细胞悬液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36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中心血站、南宁市中心血站和桂林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分别在保存0天、7天、14天、21天时对红细胞悬液的钠(Na+)、钾(K+)、氯(CL-)、酸碱度(p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Na与PH值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各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而Cl在各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保存 生化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的检测,结合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分析鉴别血尿来源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将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显微镜下对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230例血尿标本中119例红细胞平均体积为(71±3)fl,分布宽度为(6±3.5)%;同时镜检红细胞形态均为畸形,大小不等,多样形占94%以上,这119例标本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血尿;另外111例测的红细胞平均体积(94.7±7.03)fl,分布宽度为(15.9±4.55)%,镜检红细胞形态正常者占96.6%,其临床诊断为非肾小球血尿。结论利用血细胞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协助临床诊断诊治,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 标签: 血细胞计数血尿红细胞指数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起病缓慢,症状轻,多数偶然查血或出现并发症时被发现,我院共收治6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8?73岁,平均52岁.主要症状体征:2例因胸闷,胸骨后痛,查EKG示下壁心肌梗死,1例因头昏、头晕、头胀痛,查血压高以冠心病心梗及高血压病收入心内科,1例因晨起时出现偏瘫,口角歪斜,头部CT示脑梗塞,1例因反复发作右侧头痛,以脑梗塞及偏头痛收入神经内科,1例因反复发作上腹痛伴返酸3年,黑便3d,查大便潜血阳性,胃镜示胃溃疡,以胃溃疡伴出血收入消化科.除患消化性溃疡病人外入院后体检所有病人皮肤粘膜呈紫红色,以突出部位显.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骨髓增生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中心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入的1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经经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红细胞输注是临床输血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挽救生命和液体复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重度贫血、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创伤的患者,在医疗应急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现在的保存方法延长了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提高了保存质量,但随着红细胞外储存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引起其生理、生化以及形态学相应的改变,导致输血产生不良后果。如何提高红细胞保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储存红细胞保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 储存损伤 红细胞保存
  • 简介:目的:观察去白悬浮红细胞在制备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制备过程对去白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影响。方法:22份全血当日采集后分别于6和24h内制备成去白悬浮红细胞2U,检测制备前后的各项指标:K+、FHb、pH、Hct。结果: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前K+、FHb、pH、Hot的均值较制备后K+、FHb、pH、Hct的均值低(P〈O.01),且制备前后6hK+、FHb、PH、Hct的均值较24h制备的去白悬浮红细胞K+、FHb、PH、Hct的均值低(P(0.01)。结论:制备前后和制备时间对去白悬浮红细胞质量有影响(P〈O.01)。

  • 标签: 去白 红细胞悬液制备
  • 简介:血液分析仪直方图是血细胞通过仪器计数通道时,经仪器微处理器处理后给出的曲线,其中包含了与仪器工作状态及患者标本有关的信息.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 直方图 诊断
  • 简介:红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动作为一种外界刺激会引起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关于运动与红细胞膜特性的研究开展得较少,且主要局限于某一特定负荷下、运动某一时刻红细胞膜理化特性的改变上,很少涉及不同强度运动后的改变,关于运动训练对红细胞膜影响的研究则廖廖无几。国外的研究也大多只是从宏观上来观察运动与红细胞膜功能状态变化的关系,对于其可能的微观机理的探讨则很少,特别是关于不同负荷训练对于红细胞膜特性影响及训练后再进行定量负荷运动的影响的综合性研究还未见报道。

  • 标签: 运动 红细胞膜 结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水中含红细胞病例60例,提高对血性腹水病人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血性腹水病例,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0例病例中,男45例、女15例,各种恶性肿瘤占70%,非恶性肿瘤占3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性腹水居多,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血性腹水 恶性肿瘤 诊断
  • 简介:自从Siegal提出"红细胞免疫功能"概念以来,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EIF)已为广大输血工作者关注并逐渐深入了解.冰冻RBC输用前的质量标准常侧重于红细胞溶血率、回收率、输注体内存活率、上清甘油残余量,而对其EIF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甚少.

  • 标签: RBC 红细胞免疫功能 冰冻红细胞 -80℃ 输注 体内
  • 简介:甘油化红细胞深低温(-80℃)冰冻保存,是目前能够长期保存红细胞的最好方法,但冰冻红细胞在甘油化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可导致溶血,影响红细胞回收率。因此,红细胞甘油化过程要求加入甘油的速度宜慢,约15~20min加完。笔者通过实验研究,优选出一种对红细胞损伤少、简便快速的冰冻红细胞甘油化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冰冻红细胞 甘油化 低温保护剂
  • 简介:摘要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onatalpolyeythemia),为胎儿缺氧等致宫内红细胞生成增多或红细胞经胎盘灌注过多,致继发性细胞输注,导致新生儿在出生2周内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异常增加所致的疾病。目的讨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对无临床症状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少数病例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降低Hct以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正常血黏滞度和预防症状发生及日后的神经损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