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病患者应用改良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痔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予以外剥內扎治疗,研究组予以改良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参照组总有效率86.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53.3%(P<0.05)。结论改良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治疗痔病的效果与外剥內扎效果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痔动脉结扎术 痔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评估肝纤维化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将40只雄性SD大鼠(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4周(4W)、假手术6W、胆总管结扎(BDL)4W、BDL6W组。实验动物分别行假手术及胆总管结扎后4周及6周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获取肝脏及股骨标本并行肝脏组织马松(Masson)染色分析肝纤维化、股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分析骨质疏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Bonferroni’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除血清透明质酸酶外[(1 368.48±1 093.82) U/L比(108.785±17.69) U/L,t=3.277,P<0.05],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血清Ⅳ型胶原蛋白在BDL4W和假手术4W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7.73±98.69) U/L比(212.13±58.51) U/L,(81.03±21.82) U/L比(41.1±21.19) U/L,(19.81±0.42) μg/L比(19.35±0.34) μg/L,t=1.586、1.007、0.938,P值均>0.05);而BDL6W组各血清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6W组(t=5.845、3.442、4.928、3.754,P值均<0.05)。肝脏Masson染色结果显示BDL4W大鼠出现肝纤维化改变,BDL6W大鼠更为明显。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BDL6W大鼠Micro CT结果显示具有明显骨质疏松改变。结论大鼠胆总管结扎可构建肝脏纤维化及相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标签: 肝纤维化骨质疏松 模型,动物 胆总管结扎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行疝囊高位结扎的658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腔镜组(n=476)与传统组(n=182),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3年复发率、对侧异时性疝发生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及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腔镜组无对侧异时性疝发生,传统组对侧异时性疝发生率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42%与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并能有效防止对侧异时性疝的发生。

  • 标签: 腹股沟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检查 经脐 单孔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组(显微组,13例)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组(腹膜组,1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中术后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精子数量、密度、活力、活率、睾丸动脉识别、精液质量改善、静脉曲张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腹膜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数量、活力、活率均显著高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动脉识别率、精液质量改善率100.0%(13/13)、69.2%(9/13)均显著高于腹膜组50.0%(5/10)、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15.4%(2/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1/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2/13)显著高于腹膜组60.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较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显著。

  • 标签: 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小切口集束型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的治疗效果。手术简要过程:手术切口长约2cm,逐步切开各层并找见扩张的精索内静脉,同时找到与其伴行的精索动脉,用弯钳将精索自腹膜上分离出并牵出切口,确认精索血管内无输精管后,游离钳夹切断并集束型结扎精索血管,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关闭切口。结果60例手术均效果显著。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手术时间25min;切口长度1.5~2.0cm,平均1.8cm;时无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7d。术后5例出现鞘膜积液。随访3~12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5%。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等优点。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外科学 结扎术 腹膜后间隙/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盆腔手术后经腹行输卵管结扎难易程度,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失败率以及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l2月共84例有盆腔手术后经腹行输卵管绝育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结扎部位及心理干预对输卵管结扎的影响。结果84例盆腔手术后经腹行输卵管结扎78例。心理干预能降低受者的焦虑程度(P<0.01)及疼痛程度(P<0.01)。结论根据术前检查正确评估盆腔粘连程度,选择手术方式。输卵管结扎要全程做好心理干预,严把术前检查、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三关。

  • 标签: 盆腔手术后 输卵管结扎术 失败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5%,低于参照组的18.9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并将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结果观察组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治疗后的瘢痕面积(1.20±0.21)cm2、创口愈合时间(26.15±1.25)d、疼痛持续时间(3.15±1.27)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高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小儿微型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是诊断、治疗兼具的一种先进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内环高位结扎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无瘢痕、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尤其是双侧腹股沟疝的较佳选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微型腹腔镜 斜疝高位结扎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已成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治疗方式,在提高医生操作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中护理及手术配合的水平亦显得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年98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病高位结扎中护理与配合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中护理与配合水平。

  • 标签: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70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对乳糜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治疗,研究组采用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出血量(15.28±2.76)ml、术后住院时间(3.72±0.16)d分别少于对照组的(37.43±10.92)ml、(8.14±2.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8%)与对照组(4.9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05)。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速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因此,其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预后质量。

  • 标签: 高位结扎术 硬化剂 大隐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括约肌型肛瘘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患者均31例,对照组均行传统开放瘘管切割挂线,观察组均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与对照组患者的80.6%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括约肌型肛瘘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治疗,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经括约肌型肛瘘 改良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治疗括约肌肛瘘的效果。方法:入选60例括约肌肛瘘患者主要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传统切开挂线)与研究组30例(改良肌间瘘管结扎)。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治疗括约肌肛瘘可防范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门功能。

  • 标签: 括约肌肛瘘 传统切开挂线术 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FT)与切开挂线法治疗单纯肛瘘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21.1-2023.1本院收治的70例单纯肛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LIFT)与对照组(切开挂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 d、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 d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法 单纯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在精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4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24例。参照组行常规式治疗,实验组加用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比较两组的术后精液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精液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在精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

  • 标签: 显微技术 精索静脉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精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8年8月~2014年6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输卵管结扎患者126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对照组给予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经治疗发现,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的患者有效率(100%)与对照组(82%)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住院时间、中出血量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与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治疗后发现,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对患者的伤口小,出血少,症状恢复较快,且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 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Lynch缝合、Bakri球囊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于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2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结果Bakri球囊填塞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B-Lynch缝合组及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手术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项手术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中,Bakri球囊填塞的效果较为显著,应作为治疗产后出血手术的首要选择;当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较为严重时,应采用Bakri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显著的提高止血成功率,从而减少因出血严重导致的子宫切除的风险。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Bakri球囊填塞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