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家庭护理康复应用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性瘫痪患儿57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2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家庭护理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GMFM)及生活自理能力(ADL)及相应的评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进行前,两组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无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的GMFM及AD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在GMFM(64.61±15.73)及ADL(49.12±6.71)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果(79.31%)。结论家庭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脑性瘫痪患儿恢复粗大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儿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临床实践照中,进行深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护理 脑性瘫痪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脑性瘫痪采取家庭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取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家庭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的GMFM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独立行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开展家庭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使康复效果得到提升,应该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蜡疗在针对脑瘫患儿治疗方面,有着见效快、安全、舒适等益处,重要的是它采用了外敷法等特点,受到了患者的好评。通过护理观察总结出蜡疗能有效扩大患儿的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从而提高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蜡疗 护理 患儿
  • 简介:摘要: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养殖时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一般情况下,泌乳量高且膘情好的奶牛更容易患该疾病,若是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带导致奶牛由于瘫痪而死亡,给养殖工作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养殖工作进行时要重视该疾病,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基于此,文章对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诊治防治等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奶牛产后瘫痪 病因 临床症状 鉴别诊断 防治
  • 简介:曾几何时大名鼎鼎的恶性病毒——ARP病毒疯狂的肆虐着网络,和AV终结者大多针对个人搞破坏不同的是,ARP病毒不仅仅危害个人电脑,还能导致整个局域网的网络瘫痪,危害相当大,让众多学校、企业网管很是头痛,而能让ARP病毒如此猖狂的幕后黑手便是ARP欺骗。

  • 标签: ARP病毒 局域网 ARP欺骗 伪网关 应对之策
  • 简介: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5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 标签: 初恋情人 真情 大爱 瘫痪 男人 生活
  • 简介: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后的生活护理常采取“替代护理”的方式,即患者处于被动状态,洗漱、更衣、进食、转移、入厕等生活护理全靠照护者(有家属或陪护公司人员组成)帮助完成,病愈出院后一切恢复到原来的生活方式,照护工作随之结束。但康复护理的对象主要是病、伤、残者。

  • 标签: 瘫痪患者 康复知识教育 住院康复期 照护 生活护理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到2022年9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医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平衡阴阳针刺法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8日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Barthel指数均接近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肌力评分、痉挛评分、临床痉挛指数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0%)高于对照组(66.67%),统计学对比有差异( =4.812,P=0.028<0.05)。结论:平衡阴阳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更加显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和痉挛程度,降低患者痉挛肌肉的肌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平衡阴阳针刺法 普通针刺法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脑性瘫痪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作出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接受并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1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提供的是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提供的则是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高于参照组(P< 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闹醒瘫痪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早期康复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主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组复杂的综合征。目前国外是以理疗为主的康复训练来治疗。我们为寻求脑瘫治疗的规范化方案,对1992年9月~1995年10月间收治的3岁以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规范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规范治疗 脑性瘫痪 规范化研究 脑瘫患儿 婴幼儿 运动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急诊治疗。方法对121例低血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院内跟踪。结果原发性低血钾95例,继发性26例,其中甲亢20例,醛固酮增多症6例。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多在夜间睡眠时或清晨清醒后发作。常表现为四肢驰缓性肌无力,以双下肢为重,重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痹,119例经口服和静脉补钾,联合硫酸镁,安体舒通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死于呼吸肌麻痹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尽早诊治是关健。对于存在明显发病原因,强调早期补盐,去除诱发因素。补钾,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药物抗休克和呼吸机辅助治疗是抢救成功的主要方法,并应加强病因治疗。

  • 标签: 低血钾 病因 治疗体会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类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下颌运动障碍情况。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收治的不同类型脑瘫患儿43例为观察组,其中混合型及不随意运动型18例,痉挛型25例。同期选择佳木斯市某幼儿园就读正常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下颌运动功能测评调查表》观察、测评和记录儿童的下颌运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测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混合型及不随意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下颌运动测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痉挛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下颌前伸运动、下颌左右连续运动测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下颌运动测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型及不随意型组与痉挛型组相比,除下颌前伸运动测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下颌运动测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痉挛型组得分均高于混合型及不随意型组。结论下颌运动障碍是脑瘫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构音器官运动障碍,不同类型的患儿其下颌运动障碍的形式及严重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脑性瘫痪 下颌运动障碍 构音器官运动障碍 儿童
  • 简介:2012年1月,最新的数据显示,铁路系统目前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每天已经达到200万张,网络售票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人。2011年1月1日至8日,铁道部推出的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日均点击次数超过10亿次。

  • 标签: 网站 铁路客户服务中心 瘫痪 数据显示 铁路系统 注册用户
  • 简介:摘要对85例脑瘫患儿采取Vojta、Bobath和推拿按摩,配合静脉应用丽珠赛乐等西药及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综合疗法。结果康复总有效率达91.78%,其中-6个月组疗效最好(有效率96.34%),-36个月组疗效较差(有效率87.10%),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对脑瘫患儿应及早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

  • 标签: 脑性瘫痪 推拿 按摩 综合措施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和肥胖在脑性瘫痪中很常见,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大脑发育不良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临床中常使用体格检查、人体测量、骨密度测量、身体成分分析、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营养评估,以明确脑性瘫痪患儿的营养状况及能量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切实改善患儿营养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对脑性瘫痪患儿的营养问题及其干预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脑性瘫痪 儿童 营养 评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脑外伤瘫痪病人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外伤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盲选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康复治疗。评估脑外伤瘫痪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为96.67%,与对照组(76.67%)对比,数据有显著得差异性(P<0.05)。结论在给予脑外伤瘫痪患者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针灸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瘫痪 针灸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组采用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瘫痪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明显增大,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分别是(21.22±5.14)、(23.62±5.11),对照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指标大小分别是(13.49±4.48)、(16.61±4.00),两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操作后,对于改善患者的瘫痪肢体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针灸理疗 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 瘫痪肢体 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