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16年2400多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根据百分位法确定极端降水,对中国夏季持续(持续2d及以上)和非持续性(持续1d)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以江淮流域为代表,中国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多,但华北、西南及西部部分地区趋于减少;除内蒙古中部、四川等地以外,中国大部极端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呈增多趋势。进一步对华北、江淮、华南、西南4个代表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华北、西南地区的持续和非持续性极端降水量都呈减少趋势,持续性极端降水量的减少更突出,极端降水更多以非持续性形式出现;江淮、华南一带,两类极端降水量都呈增多趋势,持续性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更明显,极端降水更多以持续性形式出现。

  • 标签: 中国 持续性极端降水 非持续性极端降水 趋势 极端降水持续性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因素,尽可能及早消除可干预因素。并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定中风后抑郁,用CES-D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选择了脑卒中引起偏瘫的特殊人群384名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偏瘫病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观察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病前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对178名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NHP),了解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随机分组,89名为心理治疗组,89名为常规治疗组。结果384例中风患者中178例有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6.34%,其发生与年龄、病程、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发现心理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年龄大、病情重、病程长、性格内向、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与家人不和的中风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尽早有效治疗,减轻病情,动员社会及家人关心中风患者可减少抑郁的发生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抑郁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后果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等。结果通过护理患者的症状减轻,有良好的迹象,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痊愈15例(占50.00%),有效8例(占26.67%),部分有效6例(占20.00%),无效1例(占3.33%),护理有效率为96.67%。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脂异常的患病人群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也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加强对血脂的管理,防治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围绝经期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Genistein 对哮喘小鼠 BALF 中 IL-4 、 IL-5的影响。方法: 32只 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 哮喘模型组( A 组)、 Genistein 干预组 (B 组 ) 和 对照组( C 组 ) 。采用卵蛋白(OVA)、氢氧化铝联合雾化吸人的方法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 。 B 组并于激发前腹腔 Genistein 。检测 BALF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不适症状理论为基础,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经历探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所收治的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运用自创的透析症状量表对患者开展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瘙痒、疲乏、易醒、皮肤干燥等10个症状。而合并冠心病、高血压、高钾血症、肾性骨病等疾病也影响着患者症状的困扰程度、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历中最常见症状约10种,因人口学资料不同、疾病特征各异,患者间的症状困扰程度、发生频率以及严重程度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经历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症状经历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这种痛苦,最终选择了死亡。但至今也未曾发现有效防治抑郁症的手段。众多研究显示,绿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焦虑和抑制肥胖等作用。然研究显示,炎症、氧化、不安和肥胖等都是抑郁症发生和恶化的危险因素。绿茶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可以通过人体血脑屏障(BBB),促进生产和释放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镇静效果,可以缓解急性压力。因此服用绿茶有可能降低或者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绿茶 茶氨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简介: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美多巴冲击试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测量两组被试者的翻腕、抬腿、10m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前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824,P=0.002;r=0.779,P=0.005;r=0.673,P=0.023)。结论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迟缓 运动功能定量评估 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病房内患者咯血症状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病房内出现咯血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和研究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共治愈19例(41.30%),显效14例(30.43%),有效10例(21.73%),总有效率为93.4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88%,研究组显著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房内咯血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活动性出血,减轻患者的咯血症状,护理干预措施下患者出现窒息等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进行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咯血症状 临床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资料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为合并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白质病变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性别和房颤和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的出现无相关。结论老年患者的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白质病变以及高脂血症属于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出现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多加注意。

  • 标签: 无症状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NMS)进行探究。方法选取72例住院帕金森病患者,统计NMS发生情况与NMS分数的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NMS发生率为97.22%;不宁腿综合征、记忆困难或遗忘、恶心或呕吐、抑郁、疲劳、便秘、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5.28%、62.50%、55.56%、52.78%、43.06%、38.89%、36.12%、34.72%;NMS分数与年龄、性别、病程、Hoehn-Yahr(H-Y)分级正相关(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负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帕金森患者中NMS发生率很高,年龄、性别、病程、H-Y分级、MMSE评分是影响NMS评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不宁腿综合征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较无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的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老年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2013年7月,杭州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开展汽车共享的试点城市,开始了车纷享工程。本文对杭州车分享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的车分享订单进行了分析,发现会员在周末每天的订单数量略高于工作日每天的订单数量。同时,通过对会员取还车时间的分析发现,会员用车模式主要为1-2个小时的短时间用车,且用车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1200—1500,及17点左右取车第二天早上还车两种模式。

  • 标签: 汽车共享 订单 使用时间
  • 简介:非自然时间性是英国后现代戏剧中一种比较新颖而奇特的叙事现象。这种叙事常常打破传统上总是向前运动的常规,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反传统、反规约的叙述方式,如倒退时间性、永久时间循环、不同时间区域的融合以及故事时间共存等。分析这些非自然时间性能够有效地解释英国后现代戏剧中不可能故事世界,揭示剧作家后现代创作艺术。

  • 标签: 英国后现代戏剧 不自然时间叙事 不可能故事世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对比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8例病患(共98只眼),同时基于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包含术前组、术后一周组与术后1个月组,各组均为98例病患不同时期的调查资料,以上调查资料主要不同手术时间98例病患的泪膜破裂周期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泪膜破裂周期对比方面,其中术后1个月组的泪膜破裂周期要显著少于术后一周组与术前组,三组数据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关系,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膜破裂周期会因为白内障手术而受到影响,而且普遍病患在手术后泪膜破裂周期出现显著减少,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泪膜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了手术室在时间上的影响因素,利用时间为主轴,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改善了各个科室的协同工作关系,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也规范医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使手术室工作能够科学、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效率 时间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主变有载开关是应用在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件,有载调压开关的外部连接着油箱,有载调压开关的油与主变器身的油是隔离开的。电压等级较高的有载开关,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个在线滤油机,以便过滤在调压切换过程中,电弧使变压器油分解出的游离碳等杂质。在正常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主变有载开关取油样时间进行监测,在有载油箱的油量减少后,要对有载油箱进行油量的补充。缩短主变有载开关取油样时间对于变电站的相关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设备安全有效的运作。

  • 标签: 主变有载开关 取油样 时间
  • 简介:摘要在人口加速老龄、高龄化化,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趋势中,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维系。社区养老模式孕育而生并逐渐形成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未来的养老服务需求上升是大势所趋,仅依靠政府及个人来提供养老服务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而购买养老服务成本又不是每个家庭能够承担的。因此,通过养老时间储蓄银行,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养老服务中,缓解老年人在养老院时因远离家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同时,将他们的服务时间进行储存,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他们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 标签: 养老模式 时间银行 新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