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作为统治民族中的满洲贵族始终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矛盾,随着满汉民族融合的进展,满汉民族矛盾以一种日益淡化的趋势进入了晚清,但由于汉族势力的迅速崛起又使满汉矛盾呈现激化的趋势,满汉势力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 标签: 晚清 满族 汉族 民族融合 民族矛盾
  • 简介: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对理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且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为准绳,罗泽南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辨学进一步强化了程朱理学对陆王心学的强势地位。与囿于道德论的正统理学家不同的是,罗泽南还十分注重讲求经世之道,使理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

  • 标签: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经世之学 理学复兴
  • 简介:晚清时期无业游民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政府改变了传统制度下单纯的、临时性的救济政策,采取了复合型的、长远性的教养兼施的救助行为,解决了一部分无业游民的再就业问题,并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培养了一批手工艺人才,推动了城乡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保存和传播。

  • 标签: 晚清 无业游民 政府救助
  • 简介:明清以降,大量的福建人越洋前往东南亚及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谋生。他们在海外或以苦力开荒垦殖,或事货殖,常常数年一返,并以海外营生所得接济尚在家乡的父母妻儿。出洋营生的侨胞家中通常有老父母亟待赡养或妻儿嗷嗷待哺,因此,常常托返还的同乡或者相识之归侨,捎带银钱及信件返乡回家。

  • 标签: 侨批业 侨批局 朝鲜半岛 盘局 解付 汇款人
  • 简介:荀学在晚清一度被知识分子重视,褒、贬者皆有之.学术论争包含着政治背景,它反映出经学领域学子们置身于一个特殊时代的心理走势.

  • 标签: 荀子 孟子 晚清 经学 知识分子 心理
  • 简介: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不新出现毁学现象,1910年毁学活动更是发展到顶峰阶段。乡民毁学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一是新政的横征暴敛使乡民视学堂“如横暴之关卡”;二是学堂的现代性得不到乡民的普遍认同;三是社会转型期乡民惊慌的心理惯性;四是乡民缺少文化归属感。虽然清未乡民的毁学并非是普遍性事件,只是“民变”一部分,但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可低估。清未乡民毁学既有乡民对苛捐重税的反抗,具有维护基本生存权的正义性;同时也有乡民对新政举措的不满,具有反现代化的守旧与落后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持并侧应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运动。

  • 标签: 晚清 新政时期 乡民毁学现象 毁学活动 正义性 反现代化
  • 简介:公元1872年,在中国史上为清朝同治十一年。对于清廷而言,本年有两件大事值得记录:一件是喜事,皇帝载淳在10月15日迎娶了于前一天已册立为皇后的阿鲁特氏,她是蒙古正蓝旗人,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另一件则是丧事,3月12日,曾国藩去世,近代史上最为坚忍泼辣的军政集团——湘军系统,终究没有一位代表人物能够进入朝廷中枢。这两件事有着十足的指标意义。就喜事来说,慈禧的儿子以慈安的亲戚为妻,象征着两位曾并肩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团结融洽,当然也意味着整个满洲贵族统治阶层的和衷与共.

  • 标签: 洋务运动 金融 晚清 代表人物 满洲贵族 皇太后
  • 简介: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聘请和使用洋人,兴办洋务事业,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举措对中国早期现代化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外聘洋人出现重大失误,终未能实现“能用洋人而不被洋人所用”的目的。

  • 标签: 洋务运动 聘用洋人 失误
  • 简介:法典一词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很少出现。《孔子家语·五刑》:“礼度既陈,五教毕修,而民犹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以申固之。”此文献中所说的“法典”,是各种法令典章的简称,是以刑法禁令为主的法令典章的汇编,与晚清时期受西方法律思想影响的近代法典概念在性质和形式方面都很不相同。在《法经》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形成的律典,具有贯穿律文的总则,是组织严密的系统性的立法文件,与近代意义的法典较为接近。但律和典在古代法律文献中极少组成一个词连用。

  • 标签: 晚清时期 法典 概念 法律文献 论著 西方法律思想
  • 简介:清代官窑粉彩的拍场概况早在十几年前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就已受到市场的关注,如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532.47万美元成交;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是在2000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423.98万美元成交。而2010年,伦敦秋季拍卖会上的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使清代粉彩进入亿元时代,成交价高达55413.24万元,为目前清代粉彩最高价。

  • 标签: 粉彩瓷器 市场动态 官窑 秋季拍卖会 香港佳士得 晚清
  • 简介:本文主要报告有关书写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该书是一项名为"翻译与政治:晚清翻译活动研究"的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该计划是由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所赞助,为期2年.范围方面,这里所指的"晚清",大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下限延伸至"五四"运动前夕,所涉及的包括文学与非文学之翻译活动,但不包括外国传教士的翻译.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翻译的动机、模式以至影响,都跟中国人自己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很不同;二是这是一个很复杂而庞大的课题,应该单独处理.当然,一些协助中国人进行翻译的洋传教士,例如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的傅兰雅、同文馆的丁韪良等,因为是属于中国人的翻译范围内,所以也包括在研究计划里.

  • 标签: 翻译活动 翻译史 所指 同文馆 书写 范围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太平天国前后有关演员、剧场和观众等史料的考察与探究,认为太平天国对晚清戏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就战区而言,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剧场(戏台)损毁、观众流失、伶人死亡和战后清廷采取的极端政策对南方战区的剧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对非战区来说,伶人与观众的大量涌入对上海等地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南方戏曲中心由苏州向上海的转移;;三、从战后的情况来看,太平天国内部的伶人与演剧也对后世舞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晚清 太平天国战争 促进作用 戏曲发展 观众 战区
  • 简介:对《孙氏家乘》中记载的晚清960例男女出生月份调查得知,第四季度出生的婴儿人数最多,其次是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出生人数最少,下半年出生婴儿数明显多于上半年,男婴以一月份为出生高峰,女婴则是九月份为出生高峰。调研掌握婴儿出生规律,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重视婴幼儿的出生护理。

  • 标签: 晚清 丹阳 家谱 出生月份 二胎政策
  • 简介:我们经常说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如果按照近20多年来经济史学家提供的数据,近代中国其实一直是个经济大国。《大国的兴衰》引用经济史学者贝罗克的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枪去。但中国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都不被看作大国,直到1950年以后才重新被视为大国。

  • 标签: 世界 GDP 近代中国 晚清 经济大国 1950年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热潮是甲午战争后清末留学救亡实践的产物。中国公学作为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是在清末留日学生的倡导与推动下,在中国近代史上建成的第一所先有学生而后有学校的大学。考察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公学,可以充分认识清末留学救亡思潮及留日学生和中国公学创建的关系。中国公学的成立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 标签: 留日学生 取缔规则 中国公学
  • 简介:今文经学对于的代文学的影响在戊戍变法前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春秋》公羊学为主体的今文“微言”既是康有为、梁启超鼓吹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也是他们开展文学革命运动的精神动因和思想资源。主张输入西方的“意境”和“语句”,造“新声”以“新民”,同时坚持依经立义,借经术以文饰政论的文学言说方式,这种文学革命话语的生成及其表现形态与康、梁等人托古改制,援采西学以改造儒学的经学——政治学阐释和运作明显地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

  • 标签: 康有为 梁启超 今文经学 文学革命 晚清时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发端并形成于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思潮,是传统的中国戏剧为挣脱古典戏剧思想,变革古典戏剧形态而转向近代戏剧即建立近代戏剧观念或近代戏剧意识的标帜。这是一个激变的时代,同时也是布满了错综的矛盾和复杂斗争的时代。在中国戏剧的演变史上,境遇像晚清民初那般复杂的情况,并不是多见的,而因戏剧变迁所引起的广泛的社会影响,亦鲜有其例。

  • 标签: 戏剧改良 晚清民初 演变史 思潮 近代戏剧 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