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正>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外伤中最常见,我院自1985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86例,现就其诊断与抢救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86例,男145例,女41例;年龄4~76岁,平均28.7岁,其中15~50岁171例,占91.9%。伤后30分钟~15天就诊,平均3小时。住院2小时~178天,单纯脾破裂者平均住院11天,有合

  • 标签: 脾破裂 外伤性 颅脑外伤 出血性休克 广东省深圳市 胸部外伤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后早期人体血清低氧应激肽效应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受伤后12—48小时以内血清,并于-40℃保存待检。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清低氧应激肽含量,皮质醇含量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颅脑外伤后早期有低氧应激肽表达,皮质醇含量增高。结论颅脑外伤后早期低氧应激肽表达可能与皮质醇含量增高有关。

  • 标签: 创伤/损伤 低氧应激肽 皮质醇
  • 简介:近年来,由于法律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在各类纠纷案中,各地公检法机构及其法医门诊接待要求对其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的伤者愈来愈多。损伤程度鉴定的基础是损伤诊断,若诊断有误或不清,将直接影响损伤程度的准确鉴定。头部系人体生命中枢所在处,常是凶杀、

  • 标签: 颅脑外伤 生命中枢 损伤诊断 法律知识 颅骨骨折 人字缝
  • 简介:近年由于车辆事故的增多,肝外伤也在增加,外伤性肝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占5%~20%。因肝外伤的术中处理紧急又比较困难。加之术后的出血、胆漏及切缘肝组织的坏死造成术后膈下感染的机率极高。我院1990—1999年收治外伤性肝破裂46例,其中发生膈下感染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外伤术后 膈下感染
  • 简介:摘要开放性心脏外伤是临床中极为凶险的疾病,死亡率高。本文总结9例心脏外伤病例,提出在心脏外伤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果断的手术治疗,为救治心脏外伤的最重要环节。依据病人受伤部位,循环指标的改变,一俟怀疑心脏外伤,即应果断实施手术,不可因为繁杂检查而延误手术抢救时机。如病情允许进行检查,进行简便、有效、迅速有明确目的的检查,且在检查中随时做好胸部手术准备。心脏外伤的救治在术中、术后的动态心电监测,连续的心肌酶谱检查及动态连续的超声及X线检查为最常用、最有效的监护措施,可为心脏外伤的救治提供可靠的动态数据,为临床用药和预测愈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心肌的保护是心脏外伤手术后需要首先重视的问题,应在实验室检查的数据、心电监测及动态超声、X线检查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注意保护全身其它各主要脏器功能,慎用强心药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及术式选择.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13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4例,均为Ⅰ、Ⅱ级脾破裂而无其它脏器损伤者;手术治疗9例,其中脾破裂单纯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1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6例;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治疗则尽量行保脾手术,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术式保脾,但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

  • 标签: 脾破裂 诊断 脾破裂 外科学
  • 简介:1990~2000年收治的重度烧伤417例中合并脑外伤硬膜血肿2例。例1.男,27岁。从12m高水泥窑顶坠落,致全身重度热粉尘烧伤(深浅Ⅱ度76%),右颞部皮肤裂伤,深达颅骨外板。按重度烧伤给予相应的处理。入院后46h,自诉头部剧痛,呕吐,烦躁不安,颈强直,并有一过性昏迷。CT检查诊断为右侧硬膜外血肿。于相应部位锥孔,注入尿激酶后引出血液液体52ml,并置管引

  • 标签: 重度烧伤 脑外伤 硬膜血肿 合并症 CT检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性脑梗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要点,旨在提高PTI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外伤 脑梗塞 凝血异常
  • 简介:为了解意外伤害对学生健康和愈后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问卷形式对186名因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机动车、非机动车造成意外伤害占48.92%,交通安全是主要因素;意外伤害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均34893元。建议通过宣传、教育、法律约束等措施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意外伤害 经济损失 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并了解其心理变化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2年收治的610例意外伤害病人,并根据年龄分析其病因和心理变化.结果610例病人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伤害比例最高,占44.09%.经积极抢救,98.3%患儿顺利恢复健康;住院病人中,发生心理改变的病人占37%,需出院后继续调节.结论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关键,同时应该注意调整好住院期间患儿的心理变化.

  • 标签: 事故
  • 简介:踝关节扭伤是大学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笔者所在校医院伤科在几年临床中自拟“外伤Ⅰ号方”,方由当归、川芎、川断、红花、伸筋草、白芷、羌活等中药组成汤剂,具有祛风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阻络所致的各类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等病症,临床结果提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效率为96.67%。

  • 标签: 外伤Ⅰ号方 药物治疗 急性踝关节扭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DTICH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血肿类型、部位、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恢复良好52例,中残16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8倒。结论压力填塞效应变化、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凝血功能异常、首次影像学检查时间为DTICH高危因素,早诊早治可以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外伤性 迟发性 颅内血肿
  • 简介:根据1998年3月1日实施的《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但建工企业在实施此保险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投保手续欠完备,对职工的意愿尊重不够,保险金索赔权主体错位等,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在法律关系方面,保险利益,自愿原则,风险转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关因素。完善相关法规,促进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建筑施工企业 职工 意外伤害保险 法律法规
  • 简介:前房积血、虹膜根部断离、晶体脱位、房角后退、球内异物等眼前节的损伤可以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因此,细致周密的检查对于保护眼外伤患者视力极为重要.由于外伤后常伴有屈光间质不清、低眼压等,仅凭临床常规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是通过高频超声(50~100MHz)对眼前节5mm深度组织结构进行扫描,获得任何子午切面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同时对眼前节的许多结构作出定量分析的一种非侵人性的检查方法.即使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亦可以对角膜、巩膜、前房角、虹膜睫状体、周边脉络膜以及前部玻璃体进行详细的检查,且UBM可以发现CT及超声难以发现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微小异物,因此利用UBM对外伤眼检查极为重要.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机械性眼外伤 组织结构变化 屈光间质混浊 虹膜根部断离 视力下降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24TCCF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9例经股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瘘口,5例经股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GDC)栓塞.结果18例患者一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1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5例GDC栓塞患者中3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部分填塞,术后经Meta试验后痊愈.结论TCCF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股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技术,瘘口小的亦可用GDC栓塞.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股动脉入路 GDC栓塞 TCCF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外科手术并得到有效随访2年以上的外伤性癫痫病人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所有病人均行术前MRI检查,在偶极子定位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仅有先兆31例,极少发作(≤3次/年)3例,手术效果满意率81.0%;发作明显改善(减少≥75%)5例,无明显改善(减少<75%)3例,手术效果不满意率19.5%.术后平均随访25.5月.结论对难治性外伤性癫痫行偶极子定位下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癫痫 创伤后 神经外科手术 偶极子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