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上肢手术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观察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是否比其他方式更好。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气管插管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B组)。术中监测麻醉后、手术开始时、手术5、10min及手术结束时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记录患儿在麻醉苏醒室期间疼痛评分及首次应用镇痛药物的时间。结果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气管插管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剂量、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咽痛发生率各结果B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全身麻醉 喉罩全麻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小儿手术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气管插管在老年患者麻醉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组(P组,n=30)和气管导管组(T组,n=30),分别以两组患者的麻醉期间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组患者的T2、T3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T组患者更为稳定,P<0.05或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患者,P<0.01。结论麻醉方法可有效的维持老年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且操作简便,无并发症,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是老年患者麻醉期间气道管理的首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麻醉 喉罩 气管插管
  • 简介:目的观察甲亢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通气行全身麻醉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与置入组(L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用喉镜明视插入法,按顺行盲探置入口底。全部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插管(或)前(T0)、气管插管(或入)后即刻(T1)、1min(T2)、3min(T3)、5min(T4)各时间点监测SBP、MAP、HR值。术后24h随访记录患者咽痛、声嘶的发生率。结果L组在置入前后各时点SBP、MAP、HR无显著性变化(P〉0.05),T组在插管后各时点与T0相比SBP、MAP、HR均明显升高(P〈0.05)。T组T1、T2、T3各时点SBP、MAP、HR均高于L组(P〈0.05)。术后24h咽痛、声嘶副作用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副作用用少,比气管插管更适合于甲亢患者甲状腺手术的全麻要求。

  • 标签: 麻醉 全身 喉面罩 插管法 气管内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方法50例小儿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10岁,ASAⅠ-Ⅱ级,于七氟醚麻醉诱导后插入,观察插入前、插入后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插入前及插入后患儿心率(heart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七氟醚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便于气道管理,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 小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的临床情况。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欧普乐吸入七氟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泊酚,对两组患儿麻醉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较比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较比对照组35.09%,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有效的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短小手术 喉罩 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和气管插管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32例老年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16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 16例,采用麻醉。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行麻醉前并无较大差异 (P>0.05),在麻醉前后 ,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有较大变化 (P0.05)。结论 通过为老年手术患者提供麻醉,可确保其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生命体征波动更小,其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

  • 标签: 喉罩置入 气管插管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采取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基于围手术期,对照组40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40例采取麻醉,进一步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诱导前,两组HR、MAP、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拔除气管导管或后即刻,观察组上述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儿采取麻醉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围手术期指标的改善,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喉罩麻醉 小儿全身麻醉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共有胆囊手术患者86例,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麻醉分析,对照组开展气管插管麻醉,指标评估包括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数据。结果:结果表明,麻醉的实验组麻醉有效率更高,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进行胆囊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的方式更符合临床患者的实际需求,有效预防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加快患者身体恢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胆囊手术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全身麻醉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时心率变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喉罩麻醉 小儿全身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气管插管型通气道(ILMA)为气管插管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而且有望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目的在于:(1)进一步观察气管插管型通气道(ILMA)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型通气道(ILMA)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较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ILMA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ILMA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明显延长。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血压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心率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两组在各对应时问点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血压和心率的最大值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ES相比较,ILMA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 标签: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通气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行气管插管通气麻醉,实验组行通气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T2(插管或置入后10s)MAP、HR与T1(插管或置入前10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T2(插管或置入后10s)MAP、HR与T1(插管或置入前10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5(拔除气管导管或后10s)MAP、HR与T4(拔除气管导管或前10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T5(拔除气管导管或后10s)MAP、HR与T4(拔除气管导管或前10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插管或置入后10s)MAP、H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5(拔除气管导管或后10s)MAP、H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应用通气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其安全性更高,并且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喉罩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腰麻)结合Pmseal通气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42例,均采用腰麻结合Proseal通气,记录全身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置入即刻、置人后5min、拔除前、拔除即刻及拔除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的变化。结果置入、拔除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平稳,一次性置人罩成功39例(92.9%),患者均能在腰麻结合Proseal通气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8±14.8)min,苏醒时间(10.0±3.2)vain,术毕时15例(35.7%,15/42)患者口腔内有较多分泌物,无呕吐、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麻结合Proseal通气用于下腹部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但术中注意充分吸痰。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喉罩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 简介:“水门事件”的告密者,将美国总统尼克松逼出白宫的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在安享33年的宁静生活之后,不久前向公众亮明身份:“我就是‘深’。”与此同时,一些中国举报人却辗转于各部门,为免遭恐吓、威胁和骚扰,获得一份宁静的生活而四处奔走。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或制度。一些零散的规定,尚不足以构建一个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体系。专家透露说,《证人保护法》有望在未来的35年内通过立法者的审议而成为正式法律。

  • 标签: 中国 证人保护制度 《证人保护法》 举报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通气及间歇正压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太和县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术中行保护通气)和对照组(n=40,术中行间歇性正压通气)。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吸量(FEV1)及用力呼吸峰值流速(PEF)],记录2组中心静脉压(CVP)、呼吸频率及顺应性,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FVC、FEV1及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VC、FEV1及PE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及手术结束时(T2)CVP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和T2时顺应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7例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术后16例,发生率为40.00%,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通气较间歇正压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保护功能,改善患者顺应性。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妇科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管和i-gel对脊柱结核侧卧位手术患者气道管理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S组和I组分别置入双管和i-gel。记录两组置入所需时间、尝试置入次数,仰卧位、侧卧位气道峰压、PETCO2、气道密封压及置入前、后MAP、HR和术后不良反应(牙齿或黏膜损伤、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及颈部不适)发生率。结果与S组比较,I组尝试置入次数明显增多且置入时间明显延长,气道密封压也明显升高(P<0.05)。两组仰卧位和侧卧位气道峰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和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和i-gel均可用于侧卧位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双管置入的难度较小,i-gel气道密封压更高。

  • 标签: 喉罩 脊柱结核 气道管理 血流动力学 侧卧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中采取单侧腰麻和通气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老人患者,年龄85—97岁,ASAⅡ--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通气全麻组(R组)和单侧腰麻组(S组)。R组选择静脉诱导后通气,静吸复合维持,而S组予以单侧腰麻,取患侧侧卧,穿刺部位L2-3间隙,用25G的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推注重比重混合药液3ml后,患侧侧卧位15min,调节手术床以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平卧或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记录R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置入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出即刻(T4)、拔出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组推药前(T0)、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45min(T5)的MAP、HR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结果T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R组MAP、HR均较T0有明显改变(P<0.05),使用升压药例数多(P<0.05),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侧腰麻在高龄老人下肢骨折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通气全麻。

  • 标签: 单侧腰麻 喉罩通气全麻 高龄老人 下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静脉麻醉下通气在 COPD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时段: 2018.04-2020.01,选择我院接收的 70例 COPD患者,均实施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静脉麻醉下通气)与对照组(单纯静脉麻醉)各 35例,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VAS评分及操作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静脉麻醉下通气,对 COPD患者具有降低 VAS评分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麻醉 喉罩通气 COPD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气下无肌松药吸入七氟烷复合麻醉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肌松组和非肌松组,比较术中气道压、术毕出现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结果A组气道压明显低于B组P<0•01)。B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及肌力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乳腺癌无肌松药吸入七氟烷复合麻醉较肌松药全麻恢复更迅速、安全。

  • 标签: 喉罩通气 无肌松药 七氟烷 乳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