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太和县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术中行肺保护性通气)和对照组(n=40,术中行间歇正压通气)。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吸量(FEV1)及用力呼吸峰值流速(PEF)],记录2组肺中心静脉压(CVP)、呼吸频率及顺应性,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FVC、FEV1及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VC、FEV1及PE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及手术结束时(T2)CVP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和T2时肺顺应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7例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术后16例,发生率为40.00%,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肺顺应性。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妇科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 8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40例,持续组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间歇组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插管、开奶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气和氧合情况、总有效率、并发症。结果:间歇组插管、开奶的时间短于持续组,治疗后患儿血气和氧合情况优于持续组,总有效率高于持续组,并发症少于持续组, P< 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HMD新生儿随机分为nCPAP组(n=35例)和nSIMV组(n=35例),详细记录两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支持时间和呼吸暂停等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12、24h时FiO2、PaCO2、pH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nSIMV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暂停等发生率和呼吸支持时间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iO2、PaCO2逐渐降低(P〈0.05),而pH值则逐渐升高(P〈0.05),且nSIMV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nCPAP组(P〈0.05)。结论nSIMV治疗HMD疗效明显优于nCPAP,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塞式间歇指令通气(nIMV)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无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1例入选RDS早产儿,随机分入nIMV组和nCPAP组,均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nIMV组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比率低于nCPAP组(20%vs43%,P<0.05);nIMV组CO2潴留比率低于nCPAP组(25%vs57%,P<0.05);nIMV组平均上机时间低于nCPAP组(2.83dvs5.02d,P<0.05);nIMV组低氧血症的比率低于nCPAP组(35%vs48%,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MV能更有效的对RDS新生儿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式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3例。其中,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OI、PH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对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略低。 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对患儿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对患儿的各项呼吸指标作出调节,对其呼吸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H值及氧合指数(OI)、平均上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值、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上机时间。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房间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术后肺不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手术使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小潮气量快频率 间歇正压通气 胸腔镜 房间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行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49例,行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aO2、PaCO2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h、治疗后24h的PaO2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aCO2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歇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AOP)采取枸橼酸咖啡因+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早产儿AOP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枸橼酸咖啡因+ NIPPV)和对照组(枸橼酸咖啡因),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结论:NIPPV与枸橼酸咖啡因对AOP治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早产儿呼吸暂停 血气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 不良反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简介:所谓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指通气支持系经鼻罩或口鼻罩而非气管插管获得。现有资料已肯定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价值.但其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及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仍有争议。目前认为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能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呼吸肌作功,减少气管插管,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有利的影响,且可保持正常吞咽、咳嗽、进食及语言功能,维持吸入气体的温暖及湿润而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1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运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威胁生

  • 标签: 创正压 正压通气 治疗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88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患儿44名,对照组予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予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FiO2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减少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于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当代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并综述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有关高流量氧疗及NPPV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现状、疗效及安全防护是本年度的研究热点。研究多属于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研究,支持高流量氧疗和NPPV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降低插管率,但需要特别警惕延误插管的风险。在NPPV治疗新发急性呼吸衰竭方面,验证了利用膈肌增厚分数和食道压摆动值预测治疗结局可靠性。也有学者探讨NPPV在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NPPV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动态过度肺充气的作用。此外,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和交流增强工具对NPPV方法学优化方面的探讨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回顾性分析105例SARS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情况,包括适应证、参数调节、疗效和副作用观察,以及进行NIPPV治疗期间医务人员的感染率。结果:使用NIPPV者共24例,死亡5例。使用NIPPV最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气肿,共出现4例,发生率为16.7%。治疗过程中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提示NIPPV是治疗重症SARS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合理的使用NIPPV

  • 标签: 副作用观察 临床观察 参数调节 气肿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及血样饱和度(SaO_2)水平的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PaCO_2水平均降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PaCO_2水平较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患儿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1例)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31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pH值、PaO 2 水平,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各39例。结果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等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对比两组氧暴露时间、上机时间均提示观察组显著缩短(P<0.05)。对比两组治愈率及病死率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相仿,但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有助于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患儿氧暴露时间以及上机时间,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 常规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