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困扰世界的健康难题,尤其是儿童。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其中流感和呼吸道合病毒在人类中造成最大的疾病负担。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突然出现,以及由此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表明人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起源于动物。很多不同类型的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动物,也就存在着动物源性感染的威胁和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

  • 标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呼吸道合胞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世界范围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道合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V会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关于成年人中与RSV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证据,尤其是在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合并症的人。我们综述了当前的治疗和预防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调查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铜绿假单菌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icroScanWalkAway40型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分离出122株铜绿假单菌临床分离株,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95.4%,左旋氧氟沙星48.4%,阿米卡星47.8%,头孢吡肟44.8%,哌拉西林43.7,头孢他啶41.4%,氨曲南32.8%,庆大霉素32.6%,妥布霉素32.2%和头孢曲松14.9%。结论铜绿假单菌对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保持较高敏感性。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 耐药
  • 简介:第一部分案例背景1999年的一天,袁亚非在深圳出差时,参观完沃尔玛超市后.开始思考问题:“既然走科技创新路子的条件不具备,那我为什么不能走模式创新.开一个连锁模式的IT卖场呢?”

  • 标签: 宏图三胞公司 连锁经营 营销模式 市场拓展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菌是一种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PcrV蛋白作为一种转运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控靶点,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PcrV蛋白、PcrV抗体、核酸疫苗以及重组鼠伤寒沙门菌疫苗等的研究现状,为新型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假单胞菌,铜绿 PcrV蛋白 疫苗 转运蛋白 抗体
  • 简介:组织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是一种深部真菌,可引起人体深部组织浆菌病。最近我们从1例患者骨髓涂片瑞氏染色、PAS染色、骨髓病理活检中检出组织浆菌,现予报道。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两性霉素B 治疗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是体内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另外,巨噬细胞也能像中性粒细胞一样,通过一种由颗粒蛋白和DNA构成的称作巨噬细胞外陷阱(METs)的结构来捕获病原体。本文就METs的结构、产生及其在炎症和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胞外陷阱 炎症 免疫
  • 简介:心意六合拳是我国内家拳种的象形拳法之一,观其形而取其意,揣其意而练其形,如鸡、马、熊、龙、鹞、虎、猴、燕、蛇、猫为十大形,其他则为中形或小形。猫为猫科动物之首,四肢发达,身体矫健,四爪锋利,善上树,习夜行,食肉。猫的象形动作有许多,如狸猫上树、狸猫斗鼠、狸猫候鼠、狸猫扑鼠等,

  • 标签: 阴阳 心意六合拳 象形
  • 简介:摘要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财会技能实训是校企衔接的良好教学手段,随着企业对财会人员实操能力要求的提高,财会技能教学被日渐重视,首次被列入中职财会专业技能高考,这对教师、学生、出卷者都是极大的挑战。笔者经历了浙江省第一届财会技能高考复习辅导工作,对这项工作有诸多思考。本文将针对技能高考辅导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财会技能教学的现状,谈谈关于浙江省财会专业招技能考试的几点看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模型的验证是指对模型的性能指标(区分度、校准度)进行考察的过程。根据考察过程中是否使用预测模型的开发队列数据,模型验证可分为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内部验证是检验模型开发过程的可重复性,常见形式包括随机拆分验证、交叉验证、Bootstrap重抽样以及“内部-外部”交叉验证。外部验证考察的是模型的可移植性和可泛化性,常见形式包括时段验证、空间验证以及领域验证。

  • 标签: 区分度 校准度 内部验证 外部验证 BOOTSTRAP方法
  • 作者: 赵洪国 刘锋 秦铁军 白海 侯明 俞康 胡豫 刘利 李艳 于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266000,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兰州 73005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5001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25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 710038,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国际肿瘤中心 51806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国产阿扎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疗效、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国内10家中心共纳入72例符合入排标准的较高危MDS患者接受国产阿扎苷75 mg·m-2·d-1,皮下注射,持续7 d治疗,4周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6个周期。药代动力学试验采血为次给药第1天进行。结果治疗6个周期或6个周期以前终止用药时疗效评估数据显示,总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6.9%(5/72),治疗期间最佳疗效为CR或PR的患者比例为12.5%(9/72)。治疗期间脱离红细胞和血小板输血依赖的患者分别为46.3%(19/41)和41.2%(7/17)。72例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6个周期,中位总生存(OS)期16.1(95%CI 10.9~20.6)个月,其中治疗≥6个周期患者36例(50%),中位OS期22.3(95%CI 16.1~不可评估)个月。治疗中最常见的Ⅲ~Ⅳ级血液学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5%)、白细胞减少(47%)和血小板减少(61%)。药代动力学行为和参数与原研中国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接受国产阿扎苷标准方案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靠,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原研阿扎苷一致,可作为较高危MDS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3期临床试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低体质量指数(BMI)和移植胚胎数与体外受精/卵质内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963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按BMI大小分为2组:A组为低BMI组(BMI<18.5 kg/m2,2333例),B组为正常BMI组(BMI=18.5~23.9 kg/m2,7297例);A组根据移植胚胎数又分为A1亚组:选择性移植1枚胚胎[包括1枚第3日(D3)胚胎或1枚囊胚],414例,A2亚组:移植2枚胚胎,1919例;B组均移植2枚胚胎。比较A2亚组和B组及A1亚组和A2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①A2亚组和B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如高血压、前置胎盘、糖尿病、子痫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的临床妊娠率(64.77%)、种植率(46.43%)均低于B组(68.73%,49.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多胎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早产率(24.56%)更高,活产率(55.8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773.7±631.0) g]更低,与B组[21.47%,58.65%,(2 825.2±628.1)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22,P=0.002),两组分娩孕周、行双胎减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1亚组和A2亚组的比较,A1亚组患者年龄[(29.80±4.87)岁]、临床妊娠率(55.31%)、多胎率(2.62%)、活产率(45.17%)、早产率(6.9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0.40%)均显著低于A2亚组[(30.43±5.05)岁,P=0.014;64.77%,P<0.001;4.81%,P<0.001;55.81%,P<0.001;24.56%,P<0.001;2.74%,P=0.036],种植率(55.31%)高于A2亚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1亚组总的流产率(16.59%)更高,分娩孕周[(38.35±1.51)周]更大,和A2亚组[11.02%,(37.52±2.3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1)。③A组和B组双胎出生结局比较,A组出生体质量[(2 379.7±478.6) g]更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更高(61.79%),跟B组[(2 473.7±490.1) g,5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BMI患者选择性移植1枚胚胎能显著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早产率和多胎率,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保障母婴安全,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受精,体外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和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对符合波塞冬分类标准“预期低预后人群”的促排卵体外受精/卵质内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早期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满足波塞冬标准预期低预后患者的IVF/ICSI周期资料。按年龄、AMH及AFC分为A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B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C组(AFC<5且AMH≥1.2 μg/L)、D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和E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共计纳入6745个满足波塞冬标准预期低预后患者的IVF/ICSI周期。A、B组患者选用微刺激方案及自然周期取卵比例[A组15.8%(158/1000)、6.4%(64/1000);B组28.1%(659/2342)、17.7%(414/2342)]显著高于C、D、E组[C组6.4%(54/845)、1.1%(9/845);D组5.8%(63/1077)、0.8%(9/1077);E组11.0%(163/1481)、0.9%(14/1481),P<0.001]。A、B组患者获卵数[4(2,6)枚,3(2,5)枚]显著低于D、E组[7(4,10)枚,6(3,8)枚](P均<0.001)。新鲜移植周期中,年轻患者(A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39.2%(200/510)、37.2%(272/731)]、着床率[28.4%(251/883)、26.7%(355/1332)]、活产率[24.9%(127/510)、22.3%(163/731)]显著高于高龄患者[B组:21.5%(238/1109)、14.9%(266/1787)、10.4%(115/1109);E组:23.5%(212/903)、15.4%(243/1581)、11.8%(107/903)](P均<0.001)。A、B组患者移植周期取消率[49.0%(490/1000)、52.6%(1233/234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C组34.1%(288/845)、D组32.1%(346/1077)、E组39.0%(578/1481),P<0.001],且因为无可移植胚胎、未获卵而取消移植周期的比例达3/4。结论波塞冬标准对于预期低预后的人群,有较好的预测作用。AMH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对于临床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AFC较多的患者,预示较高的获卵数。低卵巢储备的年轻患者(即波塞冬3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尚可,但因未获卵、无可移植胚胎取消周期比例较高,每取卵周期活产率仍较低。

  • 标签: 受精,体外 卵巢储备 排卵诱导 卵巢,低反应 标准,波塞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融合的新型预测模型在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和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 SBM)中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121名(61名HGG和60名SBM)患者的多参数MRI扫描图像,在常规轴位MRI图像[T1WI、T2WI、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T2_FLAIR)和T1WI增强图像(post-contrast enhancement T1WI, CE_T1WI)]上勾画了肿瘤实性强化部分的体积(tumor volume of enhancement region, VOIET)。通过合并HGG和SBM的类别信息,对不同MRI序列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融合,并定量比较了不同MRI序列及其组合的性能。结果从T1WI和T2_FLAIR序列中提取的图像特征的融合比来自其他单一序列或组合的特征具有更显著的预测性能,实现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6、86.4%、84.1%和88.7%的良好鉴别性能。结论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的融合模型通过整合肿瘤的多序列MR图像信息,可以实现对HGG和SBM的无创、高效鉴别。

  • 标签: 脑肿瘤 高级别胶质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AT(F/T)]和Gleason评分等因素与全身骨平面显像评价前列腺癌(PCa)骨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对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93例确诊PCa患者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以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骨转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a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TPSA、RAT(F/T)和Gleason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TPSA的最佳临界值。利用感兴趣区域技术于平面图像上重复勾画病灶(T)和骨骼以外的本底区域(NT),计算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T-NT)/NT,采用ROC曲线明确其诊断价值。结果因素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TPSA和RAT(F/T)均与骨转移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SA和RAT(F/T)与骨转移有关(均P<0.01)。TPSA>92.82 ng/ml时,对骨转移诊断价值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81.0%。全身骨平面图像共计320个显像剂增高或浓聚灶,其中骨转移组194个,非骨转移组126个;骨转移组(T-NT)/NT为7.11±0.29,非骨转移组为2.69±0.20,当(T-NT)/NT>3.52时,对发病灶的诊断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和80.2%。结论Gleason评分、RAT(F/T)和TPSA为明确PCa骨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TPSA>92.82 ng/ml时诊断价值最佳;当骨显像剂异常浓聚程度>3.52时,对PCa发病灶的诊断效能最佳。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