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知识是高考必考和热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等学生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内容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剖析、掌握它们的共性、特殊性及特质差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 标签: 金属 元素化合物 易错点
  • 简介:概述了具有农药活性的生物源吡咯类及相关结构的化合,介绍了由吡咯类抗生素经化学结构改造而研究开发的溴虫腈等农药品种的发现过程、结构活性关系及应用研究概况,并对近10多年来合成吡咯类杀虫活性化合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吡咯 芳基吡咯 农药 溴虫腈 研究进展
  • 简介:用流动反应器、XRD、IR和DTA等方法对杂多化合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在异丁烯部分氧化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MO12As0.6Cu0.1Ox中加进适量的K和V得到的杂多化合在异丁烯一步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组成和优化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醛总收率达67%。V和K加入到母体磷铝酸(PMO12)中增强了热稳定性,和母体相比催化剂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00℃。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氧化 异丁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醛
  • 简介:本文对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的思路及先导化合的优化方法作了简单论述.指出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有活性的化合,将仍然是先导发现甚至是创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天然产物 先导化合物 结构修饰与优化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中,52.6%(70/133)的化合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摘要:证据推理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证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元素化合具有知识繁多,反应规律性不强,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注重记忆,忽视理解迁移,导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基于证据推理进行元素化合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能够有效改善学生重记忆轻思考的学习现状,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发展。

  • 标签: 证据推理 元素化合物 化学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电离辐射是一种能量形式,会对活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暴露于电离辐射会导致DNA损伤、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癌症、器官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制定有效的策略以防止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非常重要。一种潜在的策略就是使用具有辐射防护特性的天然化合。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电力辐射存在的危害、天然化合的放射防护特性及其辐射防护机制。

  • 标签: 天然化合物 电离辐射 防护作用
  • 简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主流手段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的核磁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未知化合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论文从结构鉴定过程中有机分子可分拆解析,如何寻找相似模型化合和实例例举3个方面,探讨相似模型化合对于未知图谱结构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建议在平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注重模型化合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 标签: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 黄酮类
  • 简介:F1050是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创制的含氟二苯胺类新化合,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杀虫、杀螨和杀菌活性,尤其对螨类生物活性更高,并对螨类各个虫态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

  • 标签: 农药 合氟二苯胺 化合物 F1050 生物活性 作用方式
  • 简介:[摘要]根据元素化合知识的特点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创设新的途径,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元素化合知识。[关键词]碳和碳的氧化元素化合的教学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元素化合知识的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元素化合知识往往被学生看做“易懂难记”的内容,感到繁杂无序,知识细节众多。根据元素化合知识的特点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就以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为例谈谈我的作法,与同行探讨……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化合物教学 氧化物谈
  • 简介:铁、铝及其化合是中学元素及其化合的重要部分.由于铁的变价,铝及氧化、氢氧化既与强碱也与强酸反应,常作为考查离子方程式载体.现将铁、铝及化合在“离子方程式”中常见“类推”出错归纳.以利于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 标签: 离子方程式 化合物 类推 氧化物
  • 简介: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和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教材通过探究学习落实这一课标理念。教材的核心栏目,也是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栏目,就属“活动·探究”栏目了。事实上,探究课型符合大多课型的教学,但元素化合内容的教学最适合探究教学。“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及“探究铁及其化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众多“活动·探究”栏目中很典型的两个案例。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知识教学 探究活动 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 积极主动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教学。本文从化学研究中的金属元素和化合入手。在此阶段,高中学校实验室必须具有特定的实验条件,并以化学实验的形式引入金属元素的某些相关属性。在化学研究中,主要需要研究某些金属元素,例如Na、Mg、Al、Fe、Cu等,但是还有许多其他金属元素,例如具有各种特性的简单物质和化合,适合学生记忆和运用。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提高高中学生的实验能力。

  • 标签: 高中化学 金属 化学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螺环化合。方法观察该螺环化合对存活鼠24小时后行为变化,脑梗塞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该发明化合可以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能够明显降低其脑梗塞百分比和减轻其脑组织的水肿程度,降低其含水量。结论该发明化合对于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优异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螺环化合物 治疗
  • 简介: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Fe-48at%Al金属间化合粉末,分别按照33%、40%和50%的粉末装载量(体积分数)进行注射成形,成形坯经溶剂脱脂和热脱脂以及1200℃真空烧结,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重点研究粉末装载量对喂料混炼、注射成形温度及压力、脱脂率及烧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FeAl粉末由于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层片结构,其注射成形喂料流动性较差;在使用高粉末装载量时戍提高注射温度和压力,且溶剂脱脂率较低(7h后为94.3%),需进一步延长脱脂时间;FeAl金属间化合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均随粉末装载量增大而提高,当粉末装载量为50%,注射温度和注射压力分别为154℃和4.0MPa时,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2%,抗弯强度达587MPa。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注射成形 粉末装载量 脱脂 抗弯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