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步骤7从成熟克隆集合中选择n个亲和力最高的抗体作为记忆抗体的候选,进化过程中抗体与抗原的距离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第3幅图和第4幅图分别是进化到第10代和第20代的抗体集

  • 标签: 克隆选择 算法模式识别 选择算法
  • 简介:二相编码脉冲压缩信号例如巴克码和M序列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雷达系统中。二相编码波形设计中初始移位寄存器的选择是个关键技术,它直接决定了信号波形在满足最小峰值功率下能否具有最大脉压比。基于免疫学中的抗体克隆选择,提出了用免疫克隆算法(ICSA)来搜索M序列最优初始移位寄存器值。与标准遗传算法(SGA)和一种混合遗传算法(HGA)相比,文中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战胜了早熟现象,得到了更优的搜索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M序列 初始移位寄存器 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峰值主副比
  • 简介:随着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构建表达载体是研究各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第一步。近年来涌现的多种同源重组介导的高效克隆策略极大地方便了载体的构建。简要综述了同源重组介导的克隆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载体构建中的应用。

  • 标签: 载体构建 同源重组 连接酶非依赖型克隆 无限制酶系统
  • 简介:克隆人”:让人欢喜让人忧本期堂主:张宇(作家)主持人的话:毫无疑问,“克隆羊”的诞生及至克隆技术的出现,将是本世纪末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飞跃,亦是本世纪末一个最热门最热烈的话题。在“克隆羊”成功之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人是否会抵制复制自身的那种诱惑...

  • 标签: 克隆人 克隆技术 克隆羊 解决问题 生命科学研究 精神质量
  • 简介:鉴于泛素与植物受高温等环境胁迫下产生的一些诱导型蛋白降解有关,本研究根据擎天凤梨Ostara早期花器的全长cDNA文库,经大规模随机测序及重叠群(contigs)内EST序列的拼接,获得了擎天凤梨多聚泛素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Q890686),序列长1896bp,开放阅读框长1323bp,编码441个蛋白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9.3kD,等电点pI为6.59。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随机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拟南芥推定的多聚泛素UBQ10(gi|23397122|gb|AAN31845.1|)亲缘关系最近;经推断它是由5个单体泛素组成的多聚泛素。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反应机理以及如何采用分子调控手段增强擎天凤梨的耐低温能力。

  • 标签: 擎天凤梨 泛素 克隆 序列分析
  • 简介:克隆技术一年回顾侯国清克隆绵羊出生是1997年影响最大的一条科技新闻,国内外著名媒体和专家均将它列在该年度十大科技事件之首。克隆绵羊多莉于1996年7月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出生,去年2月22日正式公布于众,它轰动了整个世界,出现了全年经久不衰的“克隆热...

  • 标签: 动物克隆技术 伦理问题 克隆人 细胞移植 生命科学 技术信息研究
  • 简介:2003年5月27日,成都市双流县人民检察院对谋杀保姆以“克隆”死亡来血腥骗保的高琳、高舒两姊妹正式批准逮捕。

  • 标签: 高琳 高舒 犯罪事实 保险诈骗罪
  • 简介: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受到世界各界学者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具有巨大生命及发展前途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人—鼠嵌合抗体 人源化抗体
  • 简介:目的:克隆COPS3基因cDNA,构建其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表达和鉴定。方法:从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COPS3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将COPS3基因插入pET28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免疫印迹法鉴定COPS3蛋白的表达。结果:cDNA测序证明,获得了COPS3基因cDNA,其序列与Genebank中报道序列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含COPS3基因的pET28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SDS-PAGE以及免疫印迹法鉴定分析表明,COPS3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分子质量为51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结论:成功克隆和表达了COPS3cDNA。

  • 标签: COPS3 CDNA 克隆 表达 骨肉瘤
  • 简介: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技术(Monoclonalantibody,简称McAb)指在一株B淋巴细胞系中的每个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它所专有的、针对一种它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制备技术 红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 克隆技术 小鼠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棉花生产过程中,为能够使棉花生产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效开展棉花检验,这也是当前棉花生产中的必要任务。在目前的棉花检验工作开展中,为能够使检验工作得到满意效果,需要对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进行利用,而马克隆值测试方法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因而在棉花检验工作的实际开展中,相关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掌握马克隆值测试方法,并且需要合理应用改进方法进行棉花检验。

  • 标签: 棉花检验 马克隆值测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筇竹作为云南部分地区重要的经济产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钾对于筇竹的生长发育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进一步研究筇竹生长特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筇竹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克隆出钾离子通道基因,命名为AKT,对其所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二级和三级结构、跨膜域、序列比对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经过分析其表达特征发现,AKT基因全长3069bp,开放阅读框为2526bp,可以对841个残基氨基酸进行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94758.07Da,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有5个跨膜结构域。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AKT基因在筇竹中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茎、根、叶,且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后相对表达量有不同的变化。

  • 标签: 筇竹 基因克隆 表达
  • 简介:摘要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和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在中国已经上市1年余,初始对药物治疗应答的患者在后续继续治疗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失应答的情况,如何进行有效、规范的针对性处理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剂型、使用方法及免疫原性均与既往药物不尽相同,故针对其失应答的应对策略也应作出改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与UST及VDZ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探讨这两种新型生物制剂失应答的发生情况及应对策略。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失应答
  • 简介:摘要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开展数量迅速增加。得益于其3D影像、高清放大的视野及灵活的机械关节等优势,该术式降低了术中远端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切除以及膀胱创面缝合等关键操作的难度,并达到了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肿瘤学预后。本文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围手术期参数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机器人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组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 - 1539±16,2531 - 4478±16(片段Ⅴ),9008±23 - 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 标签: CRF103_01B 近全长基因组 男男性行为 流行重组型
  • 简介:摘要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政策直接种粮户影响着粮食主产区和当地粮农的种粮积极性。本文就我国粮食安全相关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 标签: 粮食安全 政策 长效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CAG重复次数为19次)和异常(CAG重复次数为82和66次)atrophin-1[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致病基因]全长基因真核表达体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比较稳定转染和瞬时转染两种细胞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建立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基于已构建的GFP-atrophin-1.019/Flp—InTREx293和GFP—atrophin-1-Q82/Flp—InTREx293两种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Tet—on诱导表达。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正常与异常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GFP—atrophin-1-Q19和GFP—atrophin-1-Q66瞬时转染293T和SH—SY5Y细胞,HE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细胞形态结构、蛋白质表达定位和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blotting检测atrophin-1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稳定转染体系中,绿色荧光信号大多位于细胞核内,异常蛋白质呈不均匀分布且有少数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胞核结构欠完整,核膜皱缩,核内结构紊乱。在瞬时转染293T细胞体系中,HE染色可见异常细胞核内形成粉紫色嗜酸性小体;大量atrophin-1融合蛋白在核内呈点状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核膜皱缩严重,核内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且核仁消失;Westernblotting检测均表达atrophin-1融合蛋白。在转染的SH-SY5Y细胞体系中,蛋白质表达定位及Westernbloning检测结果与转染293T细胞基本一致。结论包含异常扩增多聚谷氨酰胺链的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体系中可产生明显的核内聚集现象,并引起细胞形态改变,此为研究DRPLA核内包涵体的形成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的干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基因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显微镜检查
  • 简介:转录组连接基因组遗传信息与蛋白质组,也是基因功能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单分子测序技术是近年逐渐成熟的新一代测序技术,也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在转录组学研究方面较前代测序技术具有独到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在非模式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全长转录本的获得可有力地推进相应基础研究水平,而第三代测序技术为此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就目前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泛的SMRT等单分子测序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该技术在非模式植物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单分子测序 全长转录组 SMRT 非模式植物
  • 简介:为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北部出行需求,提升外环线北段通行能力,本市正在规划建设津围快速路,由现有的昆仑北路快速路直接向北延伸,并与规划中的津蓟快速路相交,形成一条新的快速内环。该快速路全长约20.4公里,计划今年年底开始建设,2014年底竣工。

  • 标签: 快速路 竣工 中心城区 通行能力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