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式,但随着手术的规范化推进,目前临床仍面临诸多焦点问题。首先,有关手术的适应证,虽然总体达成一致,但有关年龄、肿瘤大小对保手术效果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其次,如何确保切缘阴性以及修复组织缺损进而达到较好乳房外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另外,中切缘评估方法的改进、肿瘤整形技术、新辅助化疗、腋窝前哨淋巴活检、腔镜辅助技术及新型人工材料和3D打印技术在手术中的运用均为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景。本文将对上述有关早期乳腺癌的焦点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 焦点问题
  • 简介:保留乳房治疗现已成为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而且在国内也得到了医患双方的广泛认同,保留乳房治疗患者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放射治疗是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明显提高局部/区域肿瘤控制,而且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随着乳腺癌手术模式的改变、保留乳房治疗(BCT)后乳房内复发模式的确定及放射治疗技术自身的发展,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技术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本文就其中的某些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部分乳腺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早期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4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采取改良根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保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存在远行转移,2例出现局部复发;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存在远行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达优良的患者总共30例,占93.75%,而对照组均为差;观察组术后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组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乳癌手术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与美容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各大医院试用并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高发于中老年患者中,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检查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且乳腺癌患者越佳年轻化,因此在实施外科根治治疗时,采取保手术治疗。基于此,本文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底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组,每组45例。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实际情况同时施以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情况,并对比较结果作出分析。结果在手术和综合治疗后,手术组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有1例,为上肢水肿,3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其中包括2例肺部转移和1例骨转移。改良根治组患者中出现14发症例,包括上肢水肿10例和切缘皮瓣缺血4例,出现2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包括2例肺部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肝转移。术后,两组患者发生并发证的几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改良根治相比较,手术因为其创伤更小且并发症少,而且由于恢复快以及对乳房外观的美观程度影响较小,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小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Bevilacqua风险预测模型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整形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拟行整形的乳腺癌女性患者48例[年龄28~55(42±3)岁)],分为常规组和整形组各24例。常规组用切缘周围筋膜瓣移位修复,整形组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整形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9、9.37、21.74、8.80,均P<0.05);但2次手术扩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整形组有3例、常规组有1例出现皮瓣边缘皮肤缺血坏死,经换药引流后愈合。术后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优良率(91.7%)明显高于常规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术后患者随访中位数3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乳腺癌中局部缺损,可操作性强,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术 胸外侧动脉 穿支皮瓣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与改良根治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32,行改良根治治疗)和观察组(n=36,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FACT-B评分)及情绪状态(HAMA评分)的差异,同时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率与生存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B评分升高,HAM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FACT-B评分比对照组高,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与生存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生命质量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早期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手术中加入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2组患者均接受辅助放射治疗、内分泌综合治疗以及化疗。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出血量、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为1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78.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加入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检查出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缩小手术范围。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缩短手术时间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房整复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7例进行乳房整复行保留乳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67例患者的对治疗效果满意的患者64例,满意率为95.5%。67例患者中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有5例,并发率为7.5%。所有患者进行多次换药和有效的治疗后,均治疗成功。结论乳房整复操作简单,不需要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治疗效果显著,能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整复术 保乳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和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早期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4±16.78、245.22±27.15、7.61±1.76;实验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7.23±20.76、387.65±39.98、12.78±3.11。对照组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例数分别为3、5、3;实验组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例数分别为12、7、9。对照组3年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例数分别为39、1、2;实验组3年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例数分别为38、2、3。结论与改良根治对比,对于乳腺癌早期的患者,实施手术能使患者康复的更快,有利于乳房的美观,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并且较为安全。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术前均予以新辅助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改良根治,观察组予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手术的不同疗效,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研究以46例乳腺癌患者(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为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n=23),其中采用治疗的为研究组,采用改良根治的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值(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乳房美观度优良率、术后半年生存质量)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的数据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日乳腺癌患者及时采取保手术治疗,不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还可以避免切除乳房,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术后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40例行的内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式不同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整形组20例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修复局部缺损,常规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筋膜组织瓣移位修复局部缺损。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围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扩切率、皮瓣缺血坏死率、皮下脂肪液化率及乳房美学效果评价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整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常规组增加,但二次手术扩切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及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价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44)。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术后的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 乳房缺损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Bevilacqua风险预测模型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改良根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且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生活质量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和远期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2年 8月至 2014年 8月我院早期乳腺癌患者 90例,随机分为手术组( n=45)和改良根治组( n=4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转移、局部复发、 5年死亡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 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 P<0.05),中出血量显著少于改良根治组( 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改良根治组( P<0.05)。在乳房外形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为 86.7%( 39/45) ,改良根治组为64.4%( 29/45)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手术组患者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 P<0.05)。结论: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和远期效果较改良根治好。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手术效果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静脉全麻比较硬膜外麻醉在乳腺癌中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乳腺癌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舒芬太尼予以复合麻醉,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心率血压变异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气管插管10min时、切皮时的心率及血压变异性均明显小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2h时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均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苏醒较快,与舒芬太尼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乳腺癌 保乳术 VAS评分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行乳腺癌联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结合新辅助化疗法对乳腺癌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新辅助化疗法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早期治疗中整形的有效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整形组的最大切缘和最小切缘大于对照组,切除标本重量高出对照组(P<0.05);整形组的乳房美容合格率高出常规组(P<0.05);整形组的血肿、愈合不良及血清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整形相较于常规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较突出。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治疗 整形保乳术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