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医学检验实验室每天处理大量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这些标本通常含有各种感染性致病因子,如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动物、植物或整个环境都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危险。特别是 2003 年 SARS 期间,国内外相继发生实验室 SARS 病毒泄漏,致使 SARS 暴发流行,其突出特点是院内传播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因此,强化医学实验室相关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做好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避免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或造成感染性致病因子的扩散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 ; 生物安全 ; 来源 ;    医学检验实验室每天处理大量标本,从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检测分析,到检验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导致感染或致病因子的扩散。本文简要分析了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危害来源,并探讨医学检验实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本文就此谈谈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危害的主要来源及生物安全防护。     1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危害来源     1.1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在采集标本时操作不当,病人身上所带病原体可能传播给标本采集人员造成感染 ; 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标本外溢、喷洒、容器破裂等,不仅会使标本运送人员感染,也有可能污染环境,形成潜在的污染源。     1.2 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最重要环节,除了已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外,许多微生物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而发生传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标本,还可通过某些实验室操作,如针刺、刀片、破试管、玻璃割伤等途径发生接触感染。 1984 年美国报道了首例由针刺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的医务人员,随后不断有报道。据统计,在所有因实验室事故引起的获得性感染中,针刺伤占 25% ,切割伤占 16% 。另外,由于一次性手套的破裂,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也可能发生感染。     1.3 实验后标本的处理 实验完成后,废弃的标本、试验器材、培养基等各种物品,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造成二次污染。     2 医院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2.1 掌握生物安全知识,树立生物安全意识 由于我们医学教育的缺陷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安全教育。对某职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该校医学检验专业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圍、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这些知识的认知率极低,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因此,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所有进实验室工作、实习或进修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以及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生物安全教育,让广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成为既懂检验,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专业人才及为重要。     2.2 规范实验室建设,配备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004 年,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发布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两个规范性文件对实验室建筑、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医学检验实验室应严格按这两个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功能分区,并根据生物危害等级建立相应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配备相应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3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 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1983 年 WHO 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993 年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这两个手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金标准” ; 我国也于 2004 年 11 月由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规范性管理制度,使各种实验和与实验相关的操作和行为制度化。     2.4 加强技能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 熟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 ; 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 熟悉常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所致意外事件的方法等。如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 ; 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结束或离开实验室时,防护用品应先消毒、后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 标本采集时,操作者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 ; 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开盖以防微生物气溶胶的吸人 ; 尽量使用全封闭系统,以减少检验人员在标本采集、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标本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等。总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克服侥幸心理,加强普及性预防( UNIVERSAL PRECAUTIONS , UP )的理念。     2.5 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医学检验实验室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液抗体检测,建立本底血清库,并记录入健康档案。应对操作人员提供常见传染病的有效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对孕妇等易感者应调离生物危害等级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 ; 员工生病时应及时报告,尽早查清病因,必要时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危害意识的加强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认识的深入,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取得许多进步。然而,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目前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如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完善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亟待加强,安全设施需要完备等。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职业暴露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生物安全保障和管理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生物安全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 加强对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范管理 ; 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 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和环境污染。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渠道,使医学实验室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宏娟,鞠传余,等 .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 1 )     [2] 殷智红 .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初探 .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 7 ) 

  • 标签:
  • 简介: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要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没有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在新时代,如何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方法收集来自我市100位检验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打分的形式采集其对医生、护士、检验人员以及其对医学检验的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意见反馈等相关的资料。结果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有目的的全方位探究了医学检验分析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我们提升其分析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结论医学检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存在影响质量因素具备着一定差异,要明确常见质量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控制与管理措施,提升检验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分析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过程,不仅需要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和检验医学专业知识,也需要掌握现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医学检验技术作为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诊疗康复。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检验医学发展与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于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的完成,需要临床医生的指导,需要患者的配合,也需要护士的相关操作。医生、患者以及护士三个对象的每个环节出现差错和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本文就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展开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00例女性婚前医学检查现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女性3000例进行分析,根据婚前医学检查的项目要求,科学设计女性检查的内容,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乙肝两对半、甲状腺功能、HIV、沙眼衣原体、优生三项等。研究全部女性受检者的婚育史、既往不良孕产史、疾病检出情况等等。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共3000例,其中有婚育史599例,占比为19.97%;有不良孕产史198例,占比6.60%,遗传性疾病355例,占比为11.83%;生殖系统疾病175例,占比为5.83%;传染性疾病62例,占比为2.07%;内分泌疾病28例,占比为0.93%。结论:婚前医学检查在防止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遗传疾病中尤为重要,各个部门应当对婚前医学检查予以高度的重视,切实提高育龄期人群的保健意识,广泛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人群自愿参与婚前医学检查。

  • 标签: 女性婚前 医学检查 现况
  • 简介:为促进医学科技创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中华医学学术年会品牌,谋求医学会在新时代的改革与发展。1月1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医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医学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学发展、我国重大慢病防治进展及医学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学科技创新 医学大会 健康 中华医学会 改革开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干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中医临床 临床人才 人才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部瘫痪病人病因繁多,常常根据侵害产生的位置分成中枢型面神经性炎和周围型面神经性炎两种不同类型。中枢型面神经性炎位居面神经核以上到大脑皮质层之间的延髓束,由脑血管类疾病、颅脑内肿瘤、炎症等引发。临床表现为病侧表情肌肉瘫痪,常在病人做微表情,嘴角下坠及颜面部歪斜时表现显著。本篇文章通过面部瘫痪病人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护理联系开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面瘫 中医 康复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盲选我院2018年收治的由慢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95.0%、研究组93.3%,总有效率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整体满意度均较高,分别为对照组83.3%、研究组76.7%,组间整体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医内科方法用于治疗由慢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后患者腹痛得到明显减缓,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整体满意度。

  • 标签: 腹痛 中医内科 慢性胃肠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也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最多的中医药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教育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中心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随机抽取120例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比较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降压效果。结果中医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33%,中医干预前总有效率为68.33%,统计分析结果可见P<0.05,即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医健康管理较常规管理方法可较好控制血压,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诊室血压 中医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