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广西人均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5—2009年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广西人均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促进广西人均排放的贡献率成指数增长,然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抑制广西人均排放的贡献率并不显著。最后提出相应的减排政策建议。

  • 标签: 碳排放 因素分解 经济增长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 简介:【摘要】沥青路面建设产生的能耗高,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严重,目前国际上常采用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来量化分析沥青路面的环境影响。研究显示,在沥青路面使用阶段,产生的能耗和排放占比最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根据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预测出路面状况指数(PCI)的衰变情况,进而对路面平整度指数的衰变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最终从理论层面计算出在沥青路面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能量和排放。目前国内对于全寿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应用前景广泛。

  • 标签: 路面状况指数 沥青路面 全寿命周期评价
  • 简介:摘要:节能减排是现阶段以及今后时代发展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但是在我国钢铁行业长期发展中,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产业不够集中、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影响,虽然钢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产能过剩情况极其严重,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不仅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钢铁产业排放量不断增加,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建设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文章对排放和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措施,以期为钢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有效贡献。

  • 标签: 钢铁产业 产能过剩 碳排放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绿色经济,而物流行业作为二氧化碳大消耗行业也是其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推动物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在物流排放问题方面,政府应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物流也 碳排放 空间差异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量越来越多。当前,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 41%。能源消耗也带来了大量的排放,中国的排放量已达到世界首位。在巴黎第 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在 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2017年 1月 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 标签: 建设施工 生命周期法 碳排放
  • 简介:为了提高排放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量子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Quantum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QPSO-LSSVM)算法用于预测中国的排放量。首先基于STIRPAT模型选取影响排放的自变量,然后运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的参数,最后运用该组合模型对中国排放进行预测。通过与PSO-LSSVM,LSSVM和GM(1,1)模型的对比可知,此文提出的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国排放预测方法。

  • 标签: 碳排放预测 STIRPAT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量子粒子群算法
  • 简介:关于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的问题,已经在美国国会获得了强烈的政治考虑,多部联邦法律草案勾画出了未来联邦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的基本架构,只是具体细节的设计上存在微小差异。但是,拟建联邦排放限额交易计划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有限,且因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而近期获得通过的希望渺茫。

  • 标签: 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 联邦立法 减排目标
  • 简介: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排放权法律属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宜立足公权解决排放权法律属性问题,通过对国内已经具备一定实践基础的目标分解落实与考核制度、排放核算报告制度和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系统梳理,对排放权的行政规制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进一步论证。

  • 标签: 碳排放权 法律属性 气候变化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峻,气候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形成的挑战,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CO2的排放。通过对当前排放权交易现状、排放权的界定,及排放权交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科斯定理以及对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排放交易有着有利优势。我们应完善排放交易市场,发挥排放交易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碳交易 碳排放权 科斯定理 成本收益 经济分析
  • 简介:摘要:有色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基础性材料,但是在有色金属冶炼中的排放问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为了有效控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排放问题,本文对影响排放量核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排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有色金属 冶炼 碳排放 工业生产
  • 简介:摘要:电力行业自市场建立以来一直是排放的缺口“大户”,其中燃煤企业更是占据了主要部分,在“达峰、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压力十分巨大。文章聚焦我国燃煤企业,通过分析燃煤企业排放履约现状,对燃煤企业如何降低排放履约成本提出自己的观点。

  • 标签: 燃煤企业 碳排放 碳资产 降低成本
  • 简介:摘要:电石生产过程中应当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环节进行分析,对密闭电石生产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排放强度进行核算,根据降低材消耗、余热回收、二氧化碳吸收等方面,分析降低排放的具体方式。结合化工使用的设备以及国家相关要求,研究电石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节能降耗以及减措施,促进企业低转型,促进电石行业的发展。

  • 标签: 电石生产 降低碳排 余热回收
  • 作者: 张文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371425198609266862
  • 简介:        摘 要:建筑行业提倡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是重要手段,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在综述已有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炭排放的测算方法及采集相关影响因素法分解研究方法,着重于指数分解法与结构分解法,依据研究主题归类综述研究文献,以提升影响因素分解研究水平。

  • 标签: 碳排放 影响因素 指数分解法 结构分解法
  • 作者: 屠利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1
  • 机构:330411199001132899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电力行业不断探索和应用新能源系统技术。只有合理应用新能源系统的储能技术,才能有效解决我国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在满足社会实际能源需求的基础上,加强节能环保,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碳排放 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优化
  • 作者: 李凌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工程建设标准化》
  • 机构: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
  • 简介:摘要:电石的生产涉及很多工作。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应当改进小焦的进料方式和小焦的质量比,以稳定生产负荷控制和炉面温度。实施节能控制以减少影响和限制。而且,在综合探索阶段,要做好分析工作,特别是电石热回收法,应当严格依据标准执行,有效改进不足,同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和价值。根据此,本文主要探讨电石生产排放降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电石生产 降低碳排放 因素
  • 作者: 吴晴 马添翼 俞梦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5
  • 机构:江苏常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简介: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染物的过滤、吸附与过滤会消耗大量电能和药剂,是污水处理行业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排放量,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的阐述,构建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排放核算模型,得出了最佳减排方式,以此助推双目标的顺利实现。

  • 标签: 城市污水 污水处理系统 碳排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开放式电石炉较为简陋,生产多有不便,因此通过技术研发,采用内燃式电石炉替换了原有炉灶,这一设备一直沿用至今,从生产效果上来看,该设备能效表现良好,而近几年关于内燃式电石炉的研究层出不穷,众多研究中都支出该电石炉存在能耗大、排量大的缺陷,结合现代提倡的节能减排生产方针,可见内燃式电石炉需要得到改善。

  • 标签: 电石生产 降低碳排放 措施研究
  • 简介:【摘 要】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的定义主要是结合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气体对其进行定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分析了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紧急性,并且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排放的可行性,对于温室气体环境影响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评价。

  • 标签: 碳排放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低碳环境
  • 简介:摘要:“双”目标下,电力行业的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梳理国外中和目标及采取的路径和措施,结合我国“双”目标及预期路径,分析了传统火电企业面临的可再生能源消纳、传统火电退役困难等问题。企业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占比最小。为有效规范和降低排放,建议顺应燃煤机组“上大压小”、高参数大容量发展趋势,积极配置光伏、风电、核能和水电等低、零能源。推广技术固和生态固汇手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规范排放交易市场。

  • 标签: 火电企业 碳排放 数据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