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连云港市云台区农用拖拉机专项治理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奋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整治“黑机”450台,非驾驶人员136名,换发全国统一的“九二”式牌照1068副,换发驾驶证868个、行车证1068个,换发数占全区保有量的三分之二。

  • 标签: 农用拖拉机 专项治理 云台 连云港市 阶段性成果 驾驶人员
  • 简介: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闽粤交界处,东经116°55’~117°22’,北纬23°35’-24°10’.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全县共有16个乡镇(区)、2个国营林场、217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293.61km^2.总人口62.1万人1984年首次水土流失普查,

  • 标签: 治理 国营林场 水土流失 福建省 诏安县 交界处
  • 简介:杂草是作物的竞争对手,杂草的茁壮成长是以消耗作物为代价的。更糟糕的是,即使最准确地使用除草剂进行处理,杂草依然能生存下去。因为杂草有能力适应抛向他们的任何东西,采用聪明的方式应对除草剂。杂草危害造成了全球农业13.2%的生产损失,导致每年756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吃掉10亿人口的食物。

  • 标签: 杂草治理 早期 生产损失 竞争对手 杂草危害 除草剂
  • 简介:1998年8-9月,通过对“黑土滩”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的调查,“黑土滩”蔓延日趋严重,危害面积由1993年的1.4万hm2蔓延至1998年的3.3万hm2,五年时间增长了135.7%。由此分析了“黑土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治理“黑土滩”的建议。

  • 标签: 黑土滩 退化程度 治理途径
  • 简介: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科研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 简介: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经验,提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对策。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4.5亿t。该区综合治理对策是:以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以黄土丘陵区与风沙丘陵区为主,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规模,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坡改梯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
  • 简介:非法采伐对全球林产品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减少了森林面积,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研究非法采伐及其贸易治理的政策措施,通过对贸易链下生产国、加工国和消费国对非法采伐措施的评析,指出政策控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生态供应链.通过对中国林产品进出口状况的分析,指出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链中主要处于加工国角色,最后结合生态供应链,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的主要应对政策.

  • 标签: 非法采伐 林产品贸易 生态供应链
  • 简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是国内环保产业一直在探寻的重要商业模式变革,也被称为“合同环境服务模式”。为了更广泛、有效地推行第三方治理,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

  • 标签: 环境资源配置 第三方 治理 环境污染 国务院办公厅 商业模式
  • 简介:近年来,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青海省内的黄河源头区的生态环境十分令人担忧,进入90年代,源头区水量减少22.7%。1997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黄河源头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治理对策。

  • 标签: 黄河源头区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 简介:本文根据侵蚀坡地治理实践,就侵蚀坡地治理中的“小老头松”、侵蚀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群落配置中的地带性、重建植被中的群落演替、坡地茶果园开发方式、庭院经济生态体系等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侵蚀坡地土壤贫瘠和裸露坡地近地表千热化是重建植被的主要障碍因素;坡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植被、小气候等因素;侵蚀坡地植被的重建必须着眼于建立地带性森林系统,遵循地带性规律进行种群配置;植被群落发育程度必须与土壤肥力恢复水平相适应,即在先锋群落配置中要注重草被层的生长,避免造成“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侵蚀坡地果园的开发必须注重地被植物的保护和建设。“果-草-牧-沼-菌”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是解决水土流失区农民“钱”、“肥”、“烧”问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土壤侵蚀 生态恢复 地带性 群落演替 庭院生态工程
  • 简介: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多年来坚持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对房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 简介: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在我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使猪瘟一度受到控制。但由于我国养猪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措施不到位,猪瘟的发生率又有所抬头,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 标签: 猪瘟病毒 养猪场 流行病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治理 接触性传染病
  • 简介:中国人参的70%产于我省。参业是我省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近几年,人参生产发展得很快,1989年我省人参留存面积积产量均比1986年翻了将近一番。由于包括人参生产宏观失控在内的多种因素致使人参市场疲软。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 标签: 人参产业 中国人参 山区农村经济 宏观失控 吉林人参 主要支柱
  • 简介:医药废水有害物质排放种类多,超标倍数高,对环境污染较大,需积极治理,减少对水环境和人群的危害.

  • 标签: 通化市 医药废水污染 现状 治理
  • 简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5月发表长篇特写,报道美国心脏地带大草原地区的变迁。编译者作为林业工作者,很想从文章中找到证明,肯定名噪一时的防护林工程在沙尘暴治理中发挥了作用。该文长达50页篇幅,含40-50张图片的报道,虽偶然触及树木,却没有一段文字、没有一张图片反映防护林在复苏大草原中的功绩。

  • 标签: 美国 治理 复苏 变迁 地带 心脏
  • 简介:今年冬天的雾霾天气全国蔓延,让人们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更加重视了.各地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治霾方略”,希望尽快恢复晴朗的蔚蓝天空。那么,奶牛养殖业中的环境污染如何来治理呢?本期开心说吧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奶牛场环境污染的治理”!

  • 标签: 奶牛养殖业 环境污染 治理 污染问题 奶牛场 晴朗
  • 简介: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历史悠久,既有地质脆弱和自然作用力的客观因素;又有人为的生产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其治理原则应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实行坡、田、林、水、沟、渠综合治理。发挥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争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 标签: 地区 部门 治理 资金投入 合作 协调发展
  • 简介:本文综述了棉铃虫对转眈基因棉花的抗性机制和抗性风险,重点讨论了基因策略包括转入多个杀虫基因、定向和器官特异表达、侵害诱导表达、调控表达、高杀死与低表达策略,田间策略如助棉品种的轮作混植、降低化学防治经济阈值、农艺措施和庇护所策略,国家宏观调控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强化抗性动态检测、严格安全性评价等抗性治理策略与技术。

  • 标签: 棉铃虫转Bt基因棉花 抗性预防 治理策略
  • 简介:坡耕地是云南省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省耕地比重达57.39%,坡耕地的治理直接关系全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本文通过座谈、入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近几年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全省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参考。

  • 标签: 坡耕地 水土流失治理 云南省
  • 简介:秋冬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病虫无害化治理的季节。就秋冬季茶园无害化治理的意义、现状、重要性作了讨论,提出了实施秋冬季病虫无害化治理的措施。

  • 标签: 病虫 无害化治理技术 茶园 秋冬季 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