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蹄疫病毒传播,需要传播媒介、传染源和易感种群这三个要素。只要切断其中一个要素,口蹄疫传染就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口蹄疫发生的可能,控制它的发生。牛的口蹄疫疾病的引发直接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重视口蹄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 标签: 牛蹄疫 发生诊断 治疗措施
  • 简介: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后前80天)的母猪体重为90~120千克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1.7千克,体重120~150千克,日采食为1.9千克,

  • 标签: 妊娠母猪 营养水平 初生体重 正常发育 饲养管理 饲养标准
  • 简介:历经多年的不断努力,猪瘟已在我国各地得到了有效控制。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隔离条件,且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较少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猪瘟病例,然而温和型猪瘟仍时有发生;一些散养户由于简单照搬或套用其他养猪场的免疫程序,致场内温和型猪瘟不断发生,对养猪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笔者简单分析了温和型猪瘟发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防制该病的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 标签: 温和型猪瘟 防制措施 原因 规模化养猪场 免疫程序 急性猪瘟
  • 简介:1肉鸡产业存在的问题1.1养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除了大型养殖集团,相当部分肉鸡产业仍分散于农村的广大养殖户,或者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直接负责养殖工作的一线人员往往缺乏基础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较低。

  • 标签: 肉鸡饲养 肉鸡产业 管理人员 养殖户 专业知识 合作社
  • 简介:牧场要想有好的产奶量必须得从干奶围产期开始关注,我们牧场特别重视围产牛和新产牛。牧场的保健部人员从干奶围产开始关注牛的采食量,舒适度,牛群密度,按体况进行分群饲养,注射维生素AD,预防产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真胃移位等产后疾病的发生。我们牧场对产后60天淘汰率相当重视,对新产牛来说正是产奶的高峰期,因此每淘汰一头都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新产牛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 标签: 产后护理 奶牛 常见病 诊疗 产后胎衣不下 维生素AD
  • 简介:奶牛的产后保健,是牧场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护理不保健措施不完善,非常可能产生产道损伤、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酮病等疾病,而且还可能诱发一系列消化性疾病或者子宫复旧不完全,造成后期的屡配不孕等繁殖性疾病,这将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此,可以说奶牛的产后保健直接涉及到牧场的利润来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产后保健?如何在产后保健中进行减抗?

  • 标签: 保健 产后 流程管理 奶牛 防控 中药
  • 简介:在牛肺中寄生的线虫是胎生丝状网尾线虫,主要是放牧青年牛后备牛易感染,在不同的免疫力水平未成年动物暴露在不良高应激环境中易流行此病,它可引起牛的肺丝虫病。成虫在支气管内大量产卵,虫卵随着咳嗽被吐出到口腔,咽下后移动到消化道内,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它们在虫卵中形成幼虫,含幼虫卵或以第一期幼虫的形态排泄于粪便中。被排出体外的幼虫经过二次蜕皮变成对牛有感染力的第三期幼虫,蜕变成第三期幼虫最短的为3天,低温季节时间相对要延长。但在低温条件下幼虫的生存期延长,夏季排出的幼虫大约在2周内就会全部死亡。从秋季到冬季排出的幼虫生存率较高。从放牧场污染的原因来看,冬秋幼虫最为严重,牛吃进第三期幼虫后,钻透肠壁侵入肠系膜淋巴结,蜕皮进入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从肺泡内蜕出进入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内,从幼虫变为成虫。感染后到从粪便中检出幼虫的时间,大约25~27天,成虫大约生存7周左右。这是笔者当年在国外某一千头牧场驻场时亲身经历的,全是放牧后备青年牛群发病防治情况介绍如下:全群共发病173头,其特殊重症病例死亡3头,共治愈170头,治愈率为98.2%。病牛咳嗽喷出的分泌物或飞沫可以造成健康牛的交叉感染(如图一)。

  • 标签: 肺丝虫病 牛肺 防治 第三期幼虫 丝状网尾线虫 病因
  • 简介:根据450个集贸市场调查统计,3月生猪、牛羊产品、玉米价格与上月比有增长,与去年同期比增幅仍较大,而家禽产品鸡蛋、活鸡价格环比下降,雏鸡价格同比下降。猪粮比价连续8个月保持在1:5.5以上,为1:5.98,比去年同期提高0.73%。

  • 标签: 中国 畜产品 饲料 价格
  • 简介:我国是羊毛生产的大国,但羊毛质量并不高。在羊毛生产中,疵点羊毛是指在品质上有缺陷的羊毛,主要有弱节毛、重剪毛、毡片毛、粗死毛、印记毛、疥癣毛等,其成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者在剪毛、包装、贮运以及初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而引起。

  • 标签: 羊毛生产 疵点 预防 原因 羊毛质量 饲养管理
  • 简介:应在猪场工作为猪场服务的广大毕业生和朋友的要求,笔者再一次就猪场抗体检测的意义,采样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进行简要总结,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抗体检测 猪场 采样 毕业生
  • 简介:近年来由国外传入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大批涌现,从外地购进优良种鸡种蛋,己将该病带进本县,在全县范围内传播流行,引起大批中雏死亡,损失巨大。调查5个乡10个村养鸡105600只,其中32家专业户的鸡25600只,均传染了鸡法

  • 标签: 鸡法氏囊病 养鸡专业户 呼肠弧病毒 中雏 鸡种 烈性传染病
  • 简介: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深入推行,草原虫害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草原虫害的治理工作不仅是保护草地资源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草原虫害的生物生态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草原 虫害 生物治理 生态治理
  • 简介:炎炎夏季,高温环境对猪的生长和生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热应激给养猪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南方地区每年有近4个月的高温时期,养猪户只有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才能减少热应激造成的危害,保证养猪生产顺利进行。

  • 标签: 防制措施 养猪户 热应激 高温环境 养猪生产 南方地区
  • 简介:腹泻是罗曼商品蛋鸡一生中最常见的疾病,可导致蛋鸡精神不振、营养不良、消瘦、产蛋下降、蛋壳变薄、质量变差、饲料报酬降低等。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 标签: 商品蛋鸡 原因分析 腹泻 防治 营养不良 产蛋下降
  • 简介: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给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免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正确免疫相关工作方法,供读者参考和借鉴。1存在的问题1.1免疫接种程序制订的免疫接种程序不科学,没有结合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猪场猪只的免疫抗体情况,使免疫抗体产生的不整齐。而且春秋两季突击免疫,对于常见病可以起到免疫效果。但由于管理疏忽,导致漏防、漏注,或免疫失败,引起猪病发生。1.2防疫制度一些防疫人员和养猪户由于担心免疫应激反应,不遵守免疫制度,不进行免疫注射,结果造成猪群防疫密度低,使猪发病。1.3饲养管理在免疫前,没有对免疫对象猪只做健康检查,生猪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造成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虽然注射了预防针,但没有产生有效的免疫力。

  • 标签: 免疫程序 养猪户 预防针 接种技术 免疫应激反应 免疫失败
  • 简介:本文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确切的分析,主要有胎盘分离障碍、子宫无力排出胎衣、胎衣排出障碍等三类病因,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治疗方案。

  • 标签: 奶牛 胎衣不下 防治措施
  • 简介:啄癖又称为异食癖、恶食癖、啄食癖,是鸡常见的一种病,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多指鸡群互相啄食引起损伤,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啄出内脏,引起死亡或者胴体质量下降等等。1病因危害1.1啄肛癖啄肛癖最常见,多见于雏鸡和患有鸡白痢杆菌病的产鸡。因

  • 标签: 啄癖 浅析鸡 病因防治
  • 简介:母牛饲养户明显减少,大量的能繁母牛被屠宰,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出现了犊牛、架子牛购买难的问题。短期内专业养牛户增加的肉牛数量还无法弥补非专业养牛户减少的牛只数量。

  • 标签: 肉牛业 可持续发展 养牛户 饲养户 架子牛 母牛
  • 简介:气味的提取与保存是警犬追踪的前提在现场寻找、发现并确认嗅源,是正确使用警犬进行追踪的先决条件,而这些可供使用的嗅源气味又主要是人体气味或者与犯罪有关的某些特定的气味。由于气味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会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而使气味容易散发,同时又容易被其他气味掩盖而遭受污染失去价值。因此,对有价值嗅源的提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追踪 警犬 人体气味 布朗运动 提取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