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护理风险,并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并于2015年进行实施,收集一年以来的实施效果,对比实施预防措施后,内科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本次临床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主要出现了病情观察不详、药品使用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感染、疾病监护不周以及意外坠床风险,其中观察组患者每一风险出现的概率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7.4%,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仅为91.6%。结论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坠床、疾病监护力度不够的风险,基于此,医院需要制定出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在做好护理风险预防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内科护理效果。

  • 标签: 内科护理 风险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急腹症主要是因为腹腔内、盆腔、腹膜后的组织或者是内脏器官出现了病变,所引起地以腹部急性疼痛为突出的表现,急需处理地腹部疾病,并且还伴随着全身不适等的症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地一种疾病。常见急腹症有着胆石症、阑尾炎、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异位妊娠子宫的破裂等等,关系到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的多学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有着发病较急、变化快、并且复杂的特点。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近些年患有急腹症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对急腹症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措施,以供借鉴。

  • 标签: 老年人 急腹症 临床特点 腹部疼痛 临床诊治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1],其预后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肿瘤性病变已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进展,CT在胃癌诊断中已突破单一的"诊断+分期"模式,逐步形成涵盖精确、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和术后并发症检测随访为一体的影像学评价体系[2]。本文就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CT,

  • 标签: 胃癌 CT 诊断
  • 简介:腹部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3.5%,以淋巴结受累最为多见,而实质脏器受累仅占15%-20%,其中又以泌尿系最为常见,其次为肝脏[1]。肝脏结核(肝结核)既往曾被称为结核性肝炎、结核性炎性假瘤、结核性胆管炎、肝浆膜结核等,其影像表现缺少特异性,与肝脏其他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多有重叠,诊断颇具挑战性[2-4]。本文着重就肝结核的CTMRI表现作一论述,

  • 标签: 肝脏 结核病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的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6例肺癌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6例肺癌患者经治疗,配以护理干预后,14例获得满意疗效,其中2例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治疗总有效率达87.5%;13例患者家属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81.3%。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癌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亦能及时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我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现况,针对现阶段面临的“血吸虫病疫情制约全域旅游城市的创建;防治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传染源控制工作;部门综合治理项目血防效益不十分明显;机构能力建设很难适应新时期血防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剖析。提出了积极推动家畜传染源控制、人传染源控制、钉螺控制、提升血防机构服务能力四大工程建设的设想。

  • 标签: 血吸虫病 综合治理 四大工程
  • 简介:摘要胆石病流行病学研究胆石病流行病学,可了解本病的发病情况,找到易患因素,进一步探索预防措施。胆石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见病。本文旨在探讨胆石症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胆石病 类型 发病因素 胆石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CysC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0例(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800名,将两组研究对象的CysC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ysC、Fg、AT-Ⅲ、PT相较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同对照组相比,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各项数据与之相差较大(P<0.05);完全型脑梗死的CysC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ysC、凝血功能进行检验,能够评估疾病进展和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Cys 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总共收治的进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把128例患者平均分层两组,每组各64例,其中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一组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医院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分别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PSQI评分不存在差异性)1。结果实验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SQI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讨论对进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PSQI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PDCA管理法在门诊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为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提供有效办法。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每季度使用PDCA管理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的调配使用记录123份,分析门诊高警示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处方使用的正确率。结果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的准确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后两个季度能够准确使用高警示药品警示标示,高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每个季度呈上升趋势,后几季度与第一季度高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准确率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DA管理法在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管理法 门诊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作用评价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医院要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护士正确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充分发挥护理部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医院还要对感染的控制进行监控,把控制感染的工作当做评定医疗质量的一项标准。护理人员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纳入护理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护理工作,完善护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极大作用,可明显提升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满意度,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 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使用强化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高于对照组 80.00%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X2=8.0863, P=0.0044)。结论: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护理质量提升,并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强化细节管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于 2014年 4月)为研究对象,对该科室内的 40名医护人员以及 32名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不满意( X2=7.263, P值< 0.05)、比较满意( X2=6.291, P值< 0.05)以及非常满意( X2=13.725, P值< 0.05)对比差异均显著,并且实施细节护理前的总满意为 67.50%,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总满意为 97.50%,对比差异显著( X2=8.872, P值< 0.05);通过对比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患者前后的考核能力结果发现,在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医护人员的考核能力结果出现不及格( X2=4.296, P值< 0.05)、良好( X2=6.629, P值< 0.05)以及优秀( X2=1.752, P值< 0.05)的人数对比差异显著,并且总达标率在实施前后的差异性也较大( X2=3.851, P值< 0.05)。结论 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当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时间段内急诊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按照患者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患者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监护,而综合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类型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情况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较少,且其它主要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实验对象的具体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而言,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急诊 安全管理 护理 风险管理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方法在2017年间,选取14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进行研究,对其管理人员的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需要加强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指导,其管理人员的对职业发展规范的相关意识相对较薄弱,公立医院里的对职业职称评定以及升级等的系统不够完善,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规范管理力度也有待加强。结论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上多处于初步阶段,在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并需要制定不同职业岗位管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

  • 标签: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人员 职业发展 规划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并研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9.4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27%,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细节思维管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伤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显著,既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脑外伤 术后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使用细节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对比。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的80台手术作为论述的对象,分别将80台分成两组进行腔镜器械管理,对照1组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对照2组使用细节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出错率以及管理质量。结果从两组患者的对比上能够看出,观察2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质量要显著优于观察1组,质量评分也有显著的差异,两组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管理应用到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能够提高器械的使用完好率,还能降低使用出错率,对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