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前来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为研究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比较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血清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无差异,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且每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灌流联合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净化方式 血清磷 甲状旁腺激素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低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LFHD+HP)、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MHD)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MHD治疗82例尿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HFHD组、LFHD+HP组、LFHD组。HFHD组使用Fx80透析器,LFHD+HP组使用F7HPS透析器和HA130血液灌流器,LFHD组使用F7HPS透析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尿标本。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值,并检测患者血液β2微球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三组RRF水平显著降低(P〈0.05),HFHD组、LFHD+HP组RRF水平显著高于LFHD组(P〈0.05),而HFHD组、LFHD+HP组RR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LFHD+HP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β2微球蛋白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LFHD组(P〈0.05),而HFHD组、LFHD+HP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和LFHD+HP可有效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血磷水平,保护RRF,缓解残余肾功能的衰退。

  • 标签: 肾透析 灌流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生理和生化指标影响的统计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手收治的9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均为32例,其中,甲组进行血液透析,乙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丙组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状况。结果: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相比,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中大分子毒素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连续治疗2个月的效果较单次治疗4h的更佳,丙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三组患者单次治疗4h和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丙组连续治疗2个月的微炎症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方法:探讨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择取2021年10月份~2023年10月份期间,在本院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对2组患者RRF。结果:研究组患者RRF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治疗中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RRF指标,效果良好。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Supra HFR血滤吸附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照改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透析中心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终末期(ESRD)患者4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常规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均两次普通透析采用费森尤斯F6HPS透析器,对照组一次血液透析滤过采用费森尤斯FX100透析器,每次4h 规律透析;治疗组一次Supra HFR治疗,使用意大利贝而克FormulaTM型透析机型,贝而克Supra1 7型双腔透析器+Suprasorb超滤液灌流器,每次4h 规律透析。分别观察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微炎症指标超敏CRP、IL-6、白蛋白、前白蛋白,大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观察Supra HFR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血滤吸附Supra HFR是一种有显著优势的治疗方法,它将对流、吸附、弥散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毒素。其对尿毒症的多种并发症,包括肾性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营养不良、心血管功能障碍等症状改善明显,优化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心理护理应用于维持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设置为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录入我院维持尿毒症血液透析接治患者18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均分为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状况。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维持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护理活动时,将心理护理方案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使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体验,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理方案 影响效果 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 影响。方法:将维持血液透析( MHD)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 对照组两组,每组 30 例, 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第3个月和第 6个月采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 KDQOL-SF)对其生活质量评估。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3个月、第 6个月 MH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干预第 6个月后 MH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干预第 3个月后( P <0.05)。 结论: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能达到MHD患者运动疗法的效果,提高 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运动疗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共计60例相关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护理显效者19例,护理有效者10例,护理失败者1例,护理总有效率结果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毒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改善尿毒症皮肤搔痒症患者病情和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皮肤瘙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并发症情况有针对的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期间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该78名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结果该78名患者中,并发症情况组要包括呕吐、高血压、左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其中77名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并发症情况后均得到好转,有1名患者死于并发症。结论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有并发症,需要对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患者生命不受到威胁,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1其原理是通过血液透析机将患儿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清除,维持患者身体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最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回患者体内。然而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大多数都会伴随着出现微炎症状态,如果对微炎症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会导致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加剧且死亡率升高。据调查,在西方发达国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每年都高达20%。1因此,对于维持透析患者所出现的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这一问题,学术界应广泛关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原因及其中医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2018年10月研究时间改为2018年0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37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9例,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1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失眠的原因,并对两种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导致两组患者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身体不适、担心预后、家庭经济压力、白天睡眠过多、环境变化等;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失眠 中医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其相关的营养不良,感染等慢性并发症往往造成护理难度增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于2007年3月收治了一例维持血液透析合并左上肢坏死型静脉炎患者,经采用定期清创、银离子抗菌敷料外敷后得到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静脉炎 护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慢性并发症 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病患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状况。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选取60例进行研究,按照有没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情况进行平均的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的差别、血压的情况、进行透析之前的血液检测情况以及血管的通路方式。结果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收集分析发现,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进行长期维持血液透析会更容易让病患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症状,需要在临床上进行及早的治疗和预防。

  • 标签: 长期维持性 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门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门诊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按透析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前提下,观察组同步给予延续护理。在患者门诊透析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和社会回归率。结果比较2组的社会回归率,观察组的总体社会回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门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延续护理 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 社会回归
  • 简介:目的:对影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且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肾脏损害需要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透析时间、血清钙、血清磷、血红蛋白、合并高血压病以及合并糖尿病)。结果:对2组患者进行实验后,观察组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干预的措施下,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使其睡眠时间增长,入睡时间变短,且透析时间、血清钙、血清磷、血红蛋白、合并高血压病以及合并糖尿病均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护理策略;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6例首次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患者为病例组,按1:2选择与其同期行动静脉内瘘术且入组时内瘘功能仍良好的患者92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的各项临床和生化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10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2组之间年龄、糖尿病、内瘘部位、血管吻合方式、透析次数、透析时问、低血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三酰甘油、钙磷乘积、心脑血管并发症、使用左卡尼汀等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OR=O.082)和钙磷乘积高(OR=O.963)是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使用左卡尼汀(OR=16.244)是保护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使用左卡尼汀者动静脉内瘘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6天,未使用者为272天,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O.001)。结论糖尿病、钙磷乘积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相关,长期使用左卡尼汀可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通过对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从而延长患者的、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17-4月至2018-4月4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0例(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20例(强化健康教育)。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护理质量、各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在维持血液透析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强化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中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可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