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纤镜检查中采用全程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纤镜检查的患者中,挑选60例,根据挂号时间前后进行分组,前30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后30名为实验组(全程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多于实验组(P<0.05)。 结论 全程人性化护理可提高纤镜检查的安全性,提高配合度。

  • 标签: 全程人性化护理 纤支镜检查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疗法应用于衣原体所致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样本并随机分为30例一组,对照组提供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干扰素栓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转阴率、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衣原体所致宫颈炎治疗中,采取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疗法 支衣原体 宫颈炎 干扰素栓
  • 简介:目的:应用脐旁穿皮瓣修复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探讨其优缺点。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治疗13例手和前臂深度软组织缺损患者。受伤部位及致伤原因包括手部热压伤(2例)、手部及前臂的电击伤(3例)、前臂深度烧伤(2例)、手及前臂挤压伤(3例)和手部撕脱伤(3例)。入院后给予清创、负压吸引、植皮等治疗,封闭部分创面。肌腱和骨暴露创面采用脐旁穿皮瓣修复。结果13例脐旁穿皮瓣一期转移后均完全成活,皮瓣蒂部宽6-8cm,长度为16-20cm。皮瓣断蒂时间为16-20d。断蒂后3例皮瓣出现部分皮缘缺血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10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24个月,大部分皮瓣质地良好,2例皮瓣臃肿给予修薄手术。结论脐旁穿皮瓣具有血运可靠、质地好、切取面积大、转移方便等优点,是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脐旁穿支皮瓣 前臂
  • 简介:目的:为修复肱骨近端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了胸肩峰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胸肩峰动脉肩峰沿途发出3~5、外径0.3~0.5mm的骨膜分布锁骨中外段后参与肩峰网形成;其长度5.1±0.4cm、外径1.2±0.2mm.锁骨有1~3、外径0.2~0.5mm的骨膜分布锁骨中内段;其长度2.0±0.1cm、外径1.2±0.2mm.结论:可设计以胸肩峰动脉肩峰蒂逆行锁骨骨膜(骨)瓣转位修复肱骨近端的新术式.

  • 标签: 胸肩峰动脉 锁骨瓣转位术 解剖学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骨折后肘关节早期僵硬在使用TJAS具配合CPM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肘关节JAS具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对照组以治疗师的手法治疗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第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第3周观察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开始1、2、3周及1、3月随访复查X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再折、骨化性肌炎情况及内固定物断裂。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评分(89.18±335)分,对照组(87.1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此项康复治疗创伤后早期肘关节僵硬疗效较好,从而能降低肘关节僵硬的致残率,增加医疗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 标签: 肘关节 僵硬 JAS支具 CPM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毁损治疗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小关节综合症患者,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髓核摘除术基础上联合后内侧毁损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及腰部ODI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毁损治疗3天、3个月后,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及腰部ODI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后内侧毁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退变性疾病 髓核摘除 后内侧支毁损
  • 简介:目的:探讨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管拖线法治疗难治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难治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行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管拖线法治疗,术后用红油膏及各半丹换药;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切开挂线术,术后用雷夫诺尔纱条换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手术治愈率及治愈患者住院时间、肛门功能评分、瘢痕面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管拖线法治疗难治性肛瘘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难治性肛瘘 内口挂线主管切缝 支管拖线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产后出血治疗中卡孕栓联合子宫动脉下行结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9年 7月 -2020年 7月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出 76例发生产生出血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原则为平行对照法,每组 38例,参照组应用卡孕栓进行治疗,试验组再联合子宫动脉下行结扎,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后 2 小时、 2-24小时出血量、止血时间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5.26%,比参照组的 21.05%低,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 ) 。结论 产后出血治疗中联合应用卡孕栓和子宫动脉下行结扎不仅能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速度,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有推广应用价值 。

  • 标签: 卡孕栓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 Providence 夜用型具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30 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 15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Providence 夜用型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Boston 具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侧凸 Cobb 角改变情况、矫正率以及具佩戴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脊柱侧凸 Cobb 角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均显著缩小,但观察组 Cobb 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矫正率为 40.0% ,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佩戴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采用 Providence 夜用型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正率高、矫正效果好,患者的使用依从性及安全性俱佳,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手术矫正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rovidence 夜用型支具 Boston 支具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预计气管插管困难拟行全麻的手术患者30例,经纤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观察过程是否顺利、成功次数、有无严重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插管成功,过程顺利,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困难气道中纤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损伤少、风险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引导 困难气道 经鼻气管插管 清醒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 2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者均于术前对患肢旋股外侧动脉降穿血管采用高频彩超检测,根据穿血管中走行距离最短、流速快、管径粗的均经体表定位设计皮瓣。对比分析术中观察情况与术前定位检测一致与否。结果:本组 20例患者在皮瓣范围内拟设计 56穿血管,且术中均准确证实,准确率 100%。术前彩超检测与术中见穿血管走行方向一致。沿穿血管对肌间隔或肌肉追踪分离至血管主干,皮瓣均根据术前设计切取成功。患者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感觉、出汗情况尚可,且随访时间为 6-12( 8.3±1.1)个月。结论:高频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穿刺皮瓣切取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定位 高频彩超 应用价值
  • 简介:2004年10月-2007年3月,我科利用指动脉背侧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8~45岁,平均25岁,均为机器致伤。其中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5cm×1.5cm~2.2cm×1.8cm,末节软组织缺损的范围为1.0cm×1.8cm~1.3cm×2.2cm,均伴有肌腱或骨外露。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动脉下行结扎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4),开展单纯接受宫缩剂即为对照组,开展子宫动脉下行结扎术治疗即为实验组,详解两组的产后2h出血量、24h总出血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24h总出血量减少,产后恢复情况改善显著,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子宫动脉下行结扎术治疗,可有效明显减少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24h总出血量,促进产后恢复,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下份不对称畸形的临床矫治方法,提高临床治疗下颌骨偏颌畸形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7-2016.1期间7例成人下颌骨偏颌畸形病例,通过口内进路下颌骨升矢状劈开改良手术矫治,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6例患者偏颌畸形得到明显矫形,咬合恢复,张闭口功能正常,下颌骨截骨区愈合良好,口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发症。1例因术前正畸未做术后咬合不佳,经术后正畸治疗咬合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口内切口下颌骨升矢状劈开改良手术矫治下颌骨偏颌畸形疗效明显,手术创伤小,恢复正常咬合,

  • 标签: 下颌骨 偏颌畸形 矢状劈开 术后正畸
  • 简介:目的探讨纤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创与无创序贯抢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救冶的Ⅱ型呼吸衰竭(重症)60例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纤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喉镜明视插管有创、无创序贯进行机械通气各自的成功率、留管时间、气管切开率、拔管率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置管时间经鼻插管组9.4±5.5d,经口插管3.5±1.4d;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6.7%,经口插管组46.7%;拔管率:经鼻插管组93.3%,经口插管组40.0%,(P均〈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缺点是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或接受;纤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抢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耐受性好,留管时间长,拔管率高,同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率,具有快速、准确、安全,能尽早撤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之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插管法 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为吻合血管的足底内侧及足内侧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6具灌注红色乳胶的固定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的走行及在足底侧皮肤和足内侧皮肤的供血。结果:足底内侧动脉深长8,5±0.3mm,起始处血管外径1.8±0.3mm,沿途发出3~5条皮分布足底内侧皮肤,外径在0.6~1.2mm之问;足底内侧动脉深内侧分布到足内侧皮肤,外径1.1±0.3mm。结论:吻合足底内侧动脉深的足底内侧及足内侧双叶皮瓣符合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多处皮肤缺损的特殊要求。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 足内侧双叶皮瓣 解剖学 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