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在开展药学实验教学时,分别从增强实验项目认知,预习实验操作;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考核评价与实验自测等方面,探讨虚拟仿真技术的实际应用。结果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药学实验教学中,能促进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获得并牢固掌握更多新知。结论在药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化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药学知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 简介:为探讨重度冻伤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对兔足重度冻伤后T和B淋巴细胞转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重度冻伤后12h淋巴细胞转化比值明显下降,24~48h处于较低水平,72h有所回升;之后又下降,冻伤后1周明显低于对照值,1~2周水平较低,3~4周回升。结论:冻伤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影响,但前者功能受抑程度强于后者。

  • 标签: 冻伤 淋巴细胞转化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中EG5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CR/ABLmRNA二者在正常人骨髓与外周血中的表达相关性,对CML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EG5mRNA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62例慢粒病人外周血样本为本次研究对象,取8名健康志愿者骨髓以及外周血样本为参照,分别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其中的BCR/ABLmRNA和EG5mRNA的表达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检测发现,健康外周血中未发现EG5表达,而健康骨髓样本中则检测发现EG5存在低丰度表达;在CML辅助诊断中EG5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依次为84.8%(28/33)、89.6%(26/29);在CML诊断中BCR/ABLmRNA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则依次为90.9%(30/33)、96.5%(28/29),BCR/ABL与EG5在CML中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在慢粒疾病进展中,BCR/ABL与EG5二者表达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对BCR/ABL与EG5进行动态观察和联合检测可辅助并支持CML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作为CML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一项评估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传统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其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为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校药学专业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高校专业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各项解剖技巧,同时还需要正确借助解剖实验对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论证。基于此,本文析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的特殊属性,以期能为实现高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人体解剖 生理学实验 特殊属性
  • 简介:目的:为临床预防急性肺损伤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及油酸模型组(作为对照);水蛭预防组,注油酸前24h,12h,1h水蛭0.5g/kg灌胃;水蛭丹参预防组,注油酸前24h,12h,1h水蛭丹参合剂1.0g/kg灌胃。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小时采血测SOD、LPO、TXB2、6-keto-PGF1α,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客观地评价药物的预防效果。结果:水蛭预防组及水蛭丹参预防组较油酸模型组SOD、6-keto-PGF1α明显增高(P<0.01.P<0.05),LPO、TXB2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提示水蛭丹参能改善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及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为中药预防急性肺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水蛭 丹参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医学微生物检验技术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但检验前是需要相应高素质工作人员的标本采集和检验中建立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有实验后的结果,更需要正确的阅读理解1。

  • 标签: 临床医生 微生物实验室 误区 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提出了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包括用物上的差异和方法上的差异,此外还提出了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相互脱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和传统理论滞后于医疗新技术的发展等。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一致性对策,内容包括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及时跟新护理专业教材,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护理教学做出进一步完善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基础护理 实验教学 临床实践 差异
  • 简介: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患者为配合型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型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等有效性指标和输血前、后Hb、不规则抗体筛查、间接胆红素(IBiL)值、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与同型输血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d)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输血前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ml)、1d后Hb、Hct、RBC增加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红细胞1d后Hb、Hct、RBC均明显升高(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配合型输血组IBiL值较输血前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均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除22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外DAT亦均呈阴性;12例配合型输血患者输血后1、3、7d的IBiL值、Hb水平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途径。

  • 标签: 配合型输血 同型输血 新生儿 病例对照
  • 简介:为验证脉络通胶囊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给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将小鼠1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脉络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利脑心胶囊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20只,分别对脑循环障碍小鼠存活时间和小鼠断颅后喘息时间的影响进行观察;用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上述各组,每组10只,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脉络通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延长脑循环障碍小鼠的存活时间和断颅小鼠的喘息时间,并能显著降低大鼠脑水肿的程度。结论:脉络通胶囊能够改善脑循环障碍,对脑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脉络通胶囊 丹参 地龙 脑缺血 脑水肿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为培养人才提供的实践性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影响着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实验室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目前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来总结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做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建立和评价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简易方法。方法中国实验小型猪22头,开胸游离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主干,在左旋支近段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作左旋支慢性闭塞的模型,术后5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MR检查。结果22头中国实验小型猪中20头成活并成功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Ameroid缩窄环后5周可见左旋支完全或次全闭塞,左旋支支配范围(左心室侧壁或下壁)心肌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明显下降(P〈0.01)。所有动物均示静息时和/或负荷后LCX支配范围内心肌灌注缺损。结论应用Ameroid缩窄环可以成功制作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雏型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对研制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作稳定性实验.方法通过影响因素和加速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含量,并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室温、光照、高温条件包装情况下稳定性好.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推算其室温下有效期为1.9年.结论本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准确,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稳定性好,室温下有效期为1.9年.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稳定性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有效期 化学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实验操作教学运用录像反馈示教学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150名分别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采用录像反馈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二组的教学效果,探讨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和录像教学的差别。结果录像反馈组不但教学效果高于传统教学组,并且学生兴趣浓厚。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考核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护理教学中运用录像反馈更加容易让学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 标签: 录像反馈法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微生物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顽固,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一步创新。掌握规范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就目前我校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当前,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被使用。本文主要对直接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及PCR检测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梅毒 检测方法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重;(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说明有无质量合格证;(10)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的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适度要求等):(11)准确的动物数量;(11)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 标签: 实验动物 医学论文 微生物学质量 多因素方差分析 饲养环境 遗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