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国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的机构,其不仅担负着预防和控制疾病,还起到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因此提高其管理水平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就综合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旨在能够提高基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水平。

  • 标签: 综合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挑选2015年8月—2016年8月(护理质量控制前)与2016年9月—2017年9月(护理质量实施后)来我院住院治疗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共20000例,对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病患在住院时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跌倒预防管理医护小组,为病患制定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定时检测病患的跌倒风险,对于出现跌倒发生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正。结果质量控制前,出现跌倒情况的有55例,跌倒率为0.55%,质量控制实施后,出现跌倒情况的有9例,跌倒率为0.09%,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住院病患展开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病患的跌倒率,促使医护人员的跌倒预防护理技能与知识得到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住院跌倒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对采血晕针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站的1656名献血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8名。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程序采血,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式采血。比较两组献血者晕针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可有效降低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的发生率,同时可提升整体采血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采血 晕针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止策略进行分析及探究。方法针对于我院在2010年—2016年期间的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出现院内病房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包括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类型、产生因素等。结果新生儿院内病房感染的部位多见于呼吸道、血液以及胃肠道,革兰阴性菌、轮状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对于新生儿重症院内病房感染抢救做到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十分重要。结论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情况,需要从积极的预防以及控制两个角度加强,应用针对性的处理举措。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应用Braden评分法对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预警风险评估,根据其分值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结果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预警风险评估、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病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压疮 预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并提出预防的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病患468例,回顾性分析病患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消化内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468例病患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包括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重复用药、过量应用抑酸药物、药物拮抗联合导致不良反应。结论消化内科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临床相关人员应该加大管理,制定完善的预防对策,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 标签: 消化内科 预防对策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控制。方法选取流行性乙型脑炎54例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3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9%。结论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应积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药物治疗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00例脑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解除焦虑情绪,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排尿训练。对照组(50例)行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2%,导尿率0%;对照组分别为2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出现尿潴留主要与不习惯床上卧位排尿和焦虑情绪有关。对行脑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术 尿潴留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制定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2月~2015年1月345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治疗,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原因。结果其中有13例发生局部感染,6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均痊愈。结论导管感染与穿刺部位、血管的选择、规范置管、导管的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严格规范置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置管部位的选择及专业护理是预防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PICC置管术后 导管感染 肿瘤患者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摘除术术后出血的多种止血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2例术后出血的各种处理措施,总结其有效经验。结果扁桃体术后出血与局部和全身因素及术者操作经验有关。结论防止扁桃体术后出血,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巧和术后仔细检查,能有效控制术后出血。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士,共300例,将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体检人员给予乙型肝炎预防的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患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病例数。结果观察两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观察组体检人员在一年内以及四年内的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年内乙型肝炎病患有0例,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四年内乙型肝炎病患例数有12例,对照组仅有2例,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的过程中选择系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措施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选取我社区200例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均进行社区计划性的免疫接种;另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社区未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200例儿童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个阶段儿童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4例儿童发生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为17%,观察组儿童实施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后均未发生免疫性疾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应用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减少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预防保健 社区计划免疫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7例并发乳糜胸,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相关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保守治疗,5例患者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乳糜胸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胸液引流量不大的患者,也可采用保守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乳糜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保护漆预防乳牙龋病的效果,为本区全面开展学龄前儿童涂氟防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区试点幼儿园中班儿童涂布氟保护漆,随机抽样200人3~5岁幼儿园儿童作为实验组,200人次同龄而同为对照组,每半年1次,连续2年共涂布4次,观察涂氟组和对照组患龋率、新增龋均的情况。结果2年后,对照组的患龋率、新增龋均显著高于涂氟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集体涂布氟保护漆能有效预防乳牙龋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儿童 氟保护剂 龋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术围术期应用预防性护理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接收的96例行妇科盆腔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PT(25.76±3.43)s、PLT(174.81±28.11)×109/L、FIB(2.90±0.57)g/L、D-dimer(1.33±1.25)μg/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盆腔术围术期实施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改善凝血各项指标水平。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术期 预防性护理 妇科盆腔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措施、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间急诊血液透析患者103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新血液透析者、易发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给予主动预防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中,经主动预防与护理后,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降低,病情显著缓解。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对患者进行主动预防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的安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急诊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1月1日-2017年11月2日期间的肠道感染患者,将110例患者的肠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检验得到的大肠埃希氏菌110株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和观察组(微生物检验),55株/组。对比两组的研究数据。结果观察组轻度感染率(43.64%)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感染(40.00%)与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重度感染(16.36%)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道感染患者经微生物检验后选择适当的药物,可对疾病感染起到预防控制作用。

  • 标签: 疾病预防 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