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对隆阳区2013年至2017年的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对隆阳区这五年的疫苗接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找出在疫苗接种上存在的不足,希望对今年隆阳区疫苗接种工作的展开有所帮助,提高全区的疫苗接种。本文主要对辖区内村级卫生院的疫苗接种状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创伤性骨科手术中手套的污染问题,评估影响手套污染和穿孔的因素,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方法我院骨科30例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整个骨科手术团队使用双手套,每组手套更换之后进行挤压漏水法观察手套穿孔情况以及细菌培养鉴定检测手套的污染情况。结果骨科主刀医生的手套污染和穿孔最高,检出的污染菌为表皮葡萄球菌(64.29%),藤黄微球菌(20.78%)等。结论在骨科内固定术中更频繁的更换外层手套可以降低术中手套的污染和穿孔

  • 标签: 感染 创伤 穿孔和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无创分娩在孕产妇心理健康与分娩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孕晚期待产110例孕妇,随机分对照组55例常规体位方式助产分娩,研究组110例则在以上基础上予以无创自由体位分娩。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明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显著(χ2=8.51,P<0.05)。在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方面,对照组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自由体位分娩有着明显优势,缩短了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促进了分娩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负性情绪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每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次数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不孕患者共266个周期,根据授精次数分成两组单次IUI组(93例,141个周期)和双次IUI组(85例,125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结果266个周期共获得45例妊娠,周期妊娠是16.9%,比较单次IUI与双次IUI临床妊娠(17.0%VS16.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一周期行2次IUI不能提高临床妊娠,不宜推广。

  • 标签: 宫腔内人工受精 授精次数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发生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我院82例发生失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IAD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发生、IAD严重程度、IAD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AD发生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71%(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AD程度更轻、IAD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IAD发生、促进IAD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综合护理 愈合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怎样预防及降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内,我院一共收治的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40例。仔细分析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总结预防以及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措施。结果接种时间不正确、接种操作不规范、疫苗质量问题以及儿童自身体质问题等均是导致儿童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讨论提高接种人员的接种技能,保证疫苗质量,采取科学、系统的接种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 标签: 原因 预防 降低 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以及日常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感冒门诊接诊的752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开具的752张处方进行分析,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752张处方的合理性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62张,占全部处方的8.3%,其中不规范处方38张(5.0%),不适宜处方15张(2.1%),超常处方9张(1.2%);且通过随访发现,不合理用药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31例,发生为50%。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中,单一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为1.6%,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为6.7%。结论临床上对于感冒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诊断以及用药,对不同特诊的感冒类型进行特殊用药,不能盲目的使用联合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理资料的临床报道。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间收集的201例喹诺酮类药物用药不良反应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分级、累及系统、主要表现、涉及药物种类级给药途径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年龄在20~50岁、有过敏史的患者是不良反应发生较高的群体,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以1级为主,且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分别是不良反应发生最高的药物类别和给药途径。结论把握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进而提高临床中该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及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同时,男性患者使用该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年龄而言,38~58岁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该年龄阶段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可有效的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124例符合罗马Ⅲ标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随有焦虑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为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进对患者进行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并就这些因素进行一些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0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逐年增高,相应的导致抗生素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抗生素的种类以增值上千种,在临床应用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药物使用频率加快,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几种临床常见的抗生素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以此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识。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患者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无痛胃镜术后复苏期综合护理,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无痛胃镜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科2015年1月—2017年11月发生的30起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原因、当事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和制度,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或沟通不良;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主要是跌伤和坠床,标本错误,用药错误等;低年资的临床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当事人。结论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种类、高发人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高考前和高考中,每个高三学生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与此同时,高考前出现的紧张、焦虑甚至慌乱,也会严重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以及生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 标签: 高考 不良心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后,药品不良反应减少的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来我院行中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药师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对照组则不开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为16.1%,观察组仅为3.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药师通过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可充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确保安全用药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品不良反应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该药物合理应用策略,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临床症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结果在临床用药中,以氧氟沙星药物应用频率最高,与其他药物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累计系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药和用药,并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防范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氟喹诺酮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日常工作中乳癌术后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通过提高护理技术从而减少或减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症状),从而提高治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莫西林配伍用药可用于治疗合并HP感染的胃炎和胃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及其急性发作、尿路感染、心内膜炎等疾病。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控制用药量和给药方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应用阿莫西林,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阿莫西林 联合用药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有71例老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诸多不良反应中,尤以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早搏最为常见,其次则为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经过多因素分析可知,导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史。结论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必须要依照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临床用药,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

  • 标签: 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静脉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