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详细分析口服给药各种途径的药物吸收情况,在对比中总结经验。方法对每种口服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详细分析对比。结果每种口服给药的药物吸收影响因素各异,在选择口服给药途径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合理选择。

  • 标签: 非口服给药 药物吸收 剂型 影响吸收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到皮防所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29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盐酸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盐酸那定片进行治疗,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例数为22例,显效例数为4例,有效例数为2例,无效例数为1例,总有效例数为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治愈例数为12例,显效例数为3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为9例,总有效例数为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9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4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4.35%,通过药物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26.09%,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较研究组明显(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盐酸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卡介菌多糖核酸 慢性荨麻疹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吉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吉替尼组(接受吉替尼治疗)和厄洛替尼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对比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吉替尼组药物服用中出现2例消化道反应,1例头晕;厄洛替尼组出现1例呼吸困难、1例咳嗽和1例发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缓解率高,用药可能会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 标签: 二线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EGFR-TK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38眼)高度近视引起的固定性内斜视行手术治疗,38眼均先行超常量的内直肌后退,9眼因外直肌菲薄行上直肌颞侧1/2肌束截除并转位于外直肌上方止端旁,其余29眼行外直肌上方1/2~2/3肌束截除并转位于上直肌颞侧止端旁,转位的部分肌束截除量是8~12mm。结果术前下斜视30~50°之间,术后进行三个月到两年的随访调查,基本正位35眼,剩余的3眼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矫正,眼球的基本运转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内直肌超常量后退联合外直肌或上直肌部分截除加转位,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斜视问题,减少手术肌肉条数。

  • 标签: 高度近视 固定性斜视 内斜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乙肝标志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取11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定量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结果定量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每项阳性例数均高于定性法,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定量检测比定性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动态监测疾病变化过程,给临床以指导治疗。

  • 标签: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尿蛋白定性化验的影响以及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诊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2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尿蛋白测定结果为+++,随机分为4组,每组5例。分别在用药后的不同时间检测使用用药不同剂量的尿蛋白。结果静脉滴注80万U青霉素后1—12h尿蛋白检测结果没有变化;静脉滴注160万U青霉素后6—12h尿蛋白检测结果可以排除假阴性干扰,1—3h尿蛋白检测结果有假阴性可能;静脉滴注320万U和640万U的青霉素后12h尿蛋白检测结果可以排除假阴性干扰,1—6h尿蛋白检测结果会有假阴性可能。结论临床治疗中使用大量青霉素后短期内检测尿蛋白出现假阴性可能性大,应该在药物消除干扰后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尿蛋白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经临床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恶性结节边缘毛糙或短硬毛刺征、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结节内密度浅淡有空泡征,肺门或纵隔内淋巴结肿大,中度强化;良性结节一般边缘整齐光滑或有浅分叶,病灶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定性诊断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经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经系统综合护理。再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上,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常规治疗与综合系统护理,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优化管理对其的免疫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稳定期患者,观察组优化管理2个月(健康教育、吸烟管理、用药指导、肺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时健康宣教,常规回访。实验前后抽取患者血液SemiBio细胞免疫芯片检测CD4+、CD8+计数。结果优化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优化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期COPD优化管理可升高血CD4+,降低血CD8+,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COPD患者健康状态。

  • 标签: COPD稳定期 优化管理 CD4+ CD8+ CD4+/CD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78例患者(男60例,女18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7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症反应、基质失衡、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内质网应激在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不稳定斑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深入了解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 标签: 不稳定斑块 形成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不稳定心绞痛级别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高30.9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费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成功率为88.24%(46/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1%(32/4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化疗的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替尼单药治疗,250mg/d,每月评估病情,治疗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共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时近期疗效评估显示36例患者中,未出现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1例(30.6%),稳定16例(44.4%),进展9例(25.0%),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5.0%(27/36)。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皮疹16例,腹泻11例,食欲下降7例,轻度恶心9例、乏力7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远期随访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52.8%。肝功能异常3例停药,保肝1周后功能好转,继续用药。结论吉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耐受。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临床治疗分析,主要探究冠心病病人的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2年10期间,我院共收治154例冠心病病人,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使用三种手术麻醉方法。其中,45例病人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法,62例病人采用气管全麻法,47例病人使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法,对三种麻醉方法进行探究。结果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法的45例病人中,有7例死亡,死亡率为15.56%;采用气管全麻法的62例病人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9.68%;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法的47例病人中,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4.26%。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病人的心脏手术进行麻醉处理时,要采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并认真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以提高手术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内痔。内痔是诸痔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医学在内痔的手术治疗方法上的相关研究,展现了中医药在内痔手术治疗方面的优势,提示了积极科学地开展中医学手术疗法治疗内痔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内痔非手术治疗中医套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明确青年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的的青年NSCLC患者34例的临床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组织学类型、疾病分期、是否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方式、是否放化疗以及放化疗方案。结果收集年龄不超过40岁的NSCLC患者34例,男28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71,患者居多的年龄段为36-40岁。在34例患者中,吸烟19例(其中女性3例),不吸烟15例,34例患者中有肿瘤家族病史者6例,无肿瘤家族史者28例。无一例患者有长期石棉接触史。34例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腺癌18例,鳞癌16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癌1例,类癌1例;I-II期4例,IIIA期5例,IIIB7例,IV期7例。误诊率为69.2%。结论青年患者早期非常容易误诊及漏诊,因此年轻患者应提高常规体检意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转归。

  • 标签: 青年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41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1.11%。治疗过程中,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多脏器功能障碍5例,感染性休克3例,急性肺损伤2例,腹腔出血2例,胰性脑病3例,猝死2例。结论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复杂而危险的疾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要随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和手术治疗的指征,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 急性胰腺炎 非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