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皮素是一类具有强烈缩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受体分布广泛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内皮素具有促细胞增殖和调节体内多种活性物质释放等一系列生理作用。内皮素作为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在心、脑、肺、肾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 标签: 内皮素 生物学活性 受体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两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意义作一探讨,认为“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新形势下的必修课;“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好机会;“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体现先进性的新措施;“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的新实践;“两一做”学习教育为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两学一做 学习 教育 实践 意义 探讨
  • 简介:摘要研究背景对94例耳外伤伤者进行法医临床鉴定,并分析成因。病例报告此次所选取的94例耳外伤伤者,其中包括60例男性,34例女性;耳别54例单纯左耳损伤,30例单纯右耳损伤,14例双耳同时损伤;伤者的平均年龄为38.7(±8.7)岁。上述伤者有三十五例耳廓损伤;上述伤者有三十四例为外伤性鼓膜穿孔;上述伤者有十例为感音性耳聋;上述伤者有八例为神经性耳聋;上述伤者有一例为左耳混合性耳聋,并发生耳膜穿孔;上述伤者二例为功能性耳聋;四例伤者为伪聋。上述伤者的损伤程度,除了两例伪聋不进行鉴定以及一例由于不能证明右耳陈旧性穿孔是不是和案件有联系而不能鉴定外,剩余伤者鉴定结果如下所述四十例为7~10级伤,一例为3级伤,五十例为4~6级伤。讨论一般来说听力障碍基本都是因耳部受到外力撞击所造成。除耳廓损伤外,听觉功能的评定是判断耳损伤等级的金标准。在检查是否耳聋时要先经过主观的测听,根据实际情况择取有效的客观测听法予以判断,可先通过耳语、捻发音以及秒表等方法予以测检,再实施电反应测听以及声阻抗电测听,声阻抗电测听在评定伪聋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若伤者的伤口为新伤,就容易给出相应结论,反之一定要查证案发时的听力证据,证据包括伤者的病历卡、体检单以及人证进行反复的比对。

  • 标签: 耳外伤 法医临床学鉴定 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黄芩汤及其加减方药效与现代临床运用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黄芩汤现阶段药效和其现代临床运用研究的基本情况。黄芩汤具有抑菌、抗炎与抗病毒的药效功能。原方或其加减方可以用在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而且,还能够有效治疗内科、妇科以及皮肤科的部分疾病。

  • 标签: 黄芩汤 药效学 临床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不同病原的临床表现。方法对2012年04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组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肢体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易惊、嗜睡、呼吸节律改变、血压高等,易发展至危重症。结论我院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病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2.70cm,平均为(2.21±0.26)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1.60cm,平均为(1.36±0.15)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最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 标签: 肛神经 阻滞麻醉 解剖学基础
  • 简介:摘要在临床肿瘤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的方法,设计个体化的模拟方案,使用形态逼真的仿真医学模体,创造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置临床紧急情况的能力。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医学模拟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利福平引起的肝功能分析的影响,促进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方法对比分析利福喷丁、利福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利福喷丁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利福平组患者(P<0.05);利福喷丁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利福平组患者(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使用利福平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大,推荐使用利福喷丁治疗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小。

  • 标签: 利福平 利福喷丁 肝功能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年来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病例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时间治疗学 血压昼夜节律 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误诊与漏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90例现血液细胞形态误诊与漏诊患者,采集不抗凝外周血液制作血涂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血液寄生虫情况,通过对应生化检查与血液试验实施相关检查。结果所有误诊漏诊患者通过相应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与细胞形态观察均能够得到较为准确诊断结果。结论患者检测过程中,血细胞分析方法只能够筛选出异常血象者,要予以准确诊断需配合显微镜检查等方法,由此能够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出现漏诊、误诊情况。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误诊 漏诊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医学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经过胸部X线和CT检查并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34例,对比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34例肺结核患者中CT片在发现病变数量和肺结核病常见并发症或伴随征象中略优于传统X线片。结论X线胸片在诊断肺结核中仍有着重要地位,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只是一种对已知或可疑肺结核的补充方法。CT应用为医院肺结核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与依据。

  • 标签: 肺结核 CT 影像 X 线
  • 简介:摘要影像在很多类型的疾病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患者通过尽早接受影像诊断,有利于明确疾病类型,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脊髓损伤、关节内损伤、软组织的损伤中,主要通过给予MRI检测确诊,对于脊柱骨折的患者,利用CT检测的诊断效果更好。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必须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断方式。本文主要分析脊柱脊髓损伤影像的研究进度与发展,便于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也是近年来比较常发的疾病类型。对于患有泌尿系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需要有专业的科学性手段实现对病例的确诊和后期的治疗方式选择。影像的诊断方式恰好符合了医生对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的需求,能够提升确诊的几率,保证后期的治疗效果。影像的诊断方式较多,本文专门对泌尿系统结石病症的影像诊断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最有价值的诊疗途径,为患者终结病痛折磨。

  • 标签: 泌尿系 结石 影像学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