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HIE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35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经MRI检查结果正常的新生儿35例(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进行DWI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新生儿经过检查后,观察组HIE新生儿的灶状病变以及弥漫病变ADC值分别为(0.63±0.11)×10-3mm2/s和(0.62±0.09)×10-3mm2/s,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中,采取(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能够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为患儿后期的治疗机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扩散加权成像 新生儿 HIE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随机抽取影像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6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和手术病理检查,回顾分乳腺肿块患者良恶性检查结果。结果全部168例乳腺肿块观察对象,经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和穿刺活检诊断的良性肿块96例,恶性肿块72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准确性为88.1%。特异性为87.5%,敏感性为80.6%。两种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乳腺良恶性肿块评定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 乳腺良恶性肿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从超声波扫描成像的机理出发,通过介绍医学超声的基本情况,描述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说明了超声波扫描成像系统模型的组成、体元回波模型及系统参量的确定方法,以期对改善超声成像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超声波 扫描成像技术 医学领域 体元回波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及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2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能清晰显示,而在常规核磁共振成像上不能或显示不清;25例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两种检查上均能显示;33例亚急性期脑梗死的脑梗死灶在弥散加权成像上无特异性显示,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能明确显示。结论对于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更清楚更精确的显示脑梗死灶,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和技术优势。方法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推注76%复方泛影葡胺20ml,当宫腔充盈后摄一张片,观察双侧输卵管各段显示情况,造影剂经伞部溢入盆腔后,停止推药,15-20分钟后再摄片一张,观察造影剂的弥散情况,全部造影均在电视监视下曝光,IP板采集,CR系统处理、储存。结果120例不孕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通畅30例,壶腹部积水30例,伞端积水20例,子宫发育不良11例,输卵管结核15例,盆腔粘连14例。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还可以大大减少医生和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成像技术 CR 子宫输卵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推拿、中药奄包等治疗方法,指导患者行颈部功能锻炼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结果136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及功能锻炼,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推拿、中药奄包并用治疗方法,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和健康指导,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

  • 标签: 颈椎病 推拿 中药热奄包 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焐综合征易发生现状以减少其发生率以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2例婴儿焐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疗,6例治愈,3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结论降低婴儿焐综合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关键在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及积极治疗。

  • 标签: 婴儿 焐热综合征 脑缺氧 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热毒宁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清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痰清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0%,显效为6.66%治疗组患者的血常规,体温及胸片肺CT炎症侵润性病变的吸收时间较对照组快。并且病情无新的进展,结论痰清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明显。

  • 标签: 肺部感染 痰热清 械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作为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超声无法精确判断其形成时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最新弹性成像技术可提供较常规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包块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彩超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270例女性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对乳腺包块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采用彩超对于乳腺包块诊断的总正确率为79.4%。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包块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6%;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法对于乳腺包块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5%。结论联合彩超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用于乳腺包块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临床应考虑联合应用两种方法以提高对于乳腺包块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乳腺包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疑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64层CT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A的应用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55例检出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血管壁混合型斑块22例,钙化斑12块例,脂质纤维性斑6块例,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37例,动脉完全闭塞4例。结论64层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检查方法。

  • 标签: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冠心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诊断,血管分支合计240支,其中有150支病变血管,LAD病变率为36.00%;在各类斑块中,共83支(55.33%)稳定性的斑块,67支(44.67%)不稳定性的斑块,且总计175节段狭窄≥50%。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明确病变血管例数,并显示冠脉的狭窄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64排螺旋CT 冠脉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与白光在肠镜下微波治疗结肠腺瘤性息肉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通过使用OlympusCF-240I与OlympusCF-260AZI不同类型肠镜在NBI、白光下分别治疗直肠、结肠腺瘤性息肉62例、70例,治疗后4~12周复查肠镜观察治疗效果。结论NBI下结肠镜微波治疗治疗效果优于白光下结肠镜微波治疗结肠息肉。

  • 标签: NBI/白光 腺瘤性息肉 非腺瘤性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