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得出结论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能及时引出积液和渗液、积血、脓液、异物及坏死组织,减少创面暴露和局部组织炎症刺激,可控制感染;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而精心的护理,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物细胞学检查与切割针活检小组织检查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应用切割式活检针,对51例肺部孤立病变者进行抽吸和切割活检。结果抽吸物直接涂片,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活检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细胞学和组织学同时检查,其中鳞癌7例,腺癌21例,复合性小细胞癌6例,腺鳞癌2例,未定型癌3例,良性病变10例,正常肺组织2例。结论肺癌确诊率100%,组织学分型率97.44%。认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检查与活检组织检查相结合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吸物 切割活检 肺癌 组织学分型
  • 简介:摘要目前公立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管理尚不成熟,志愿服务建设任重道远。本文拟通过浅析医院志愿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党组织主导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优势,提出党组织在医院志愿服务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做法,以期进一步推动医院志愿服务建设。

  • 标签: 医院 志愿服务 党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出的其它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患者胃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时,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主,方能制定最佳的治疗对策。

  • 标签: 确诊率 疑诊率 全面评估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组织蜡块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工作经验的累积及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本文就组织蜡块无法制片或制片困难的原因及处理进行综述,以求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制作出优秀的常规HE石蜡切片。

  • 标签: 组织蜡块 处理不足 处理过度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是必不可少。如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反思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怎样发挥其优势,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应用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消毒、伤口缝合或者皮肤移植手术,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该组患者接受的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共有病例为45例,经过治疗与护理一次性愈合的病例共有15例,经过植皮手术治疗得到愈合的病例有15例,一次性愈合率达到33%,总的愈合率为66.67%;观察组共有病例为45例,经过治疗与护理一次性愈合的病例共有35例,经过植皮手术治疗得到愈合的病例有8例,一次性愈合率达到77.78%,总的愈合率为95.56%。上述两组病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 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膜聚糖(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44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Lumica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正常前列腺组织与为40.0%(6/15)和75.0%(33/44);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can在Ⅰ期+Ⅱ期和Ⅲ期+Ⅳ期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1%(8/19)和76.0%(19/25);在有远处转移和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2/14)和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mica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

  • 标签: 基膜聚糖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局部应用甲强龙激素对于减轻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后颈前软组织水肿及促进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颈椎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取经前路椎间盘摘取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组术中缝合切口前局部留置浸泡过甲强龙激素的明胶海绵,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侧位片上软组织影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VAS评分,记录术后1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经前软组织影厚度相似,术后侧位片上均出现软组织肿胀情况,但治疗组患者颈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术后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颈前路手术中局部应用甲强龙激素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软组织肿胀及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颈前路手术 局部 甲强龙激素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新时期,在医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全党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医院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医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未来医院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理论 实践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加针刺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人胎盘组织液加针刺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的方法,治疗缓解期的多发性硬化患者7例。结果显效5例,占71.43%;有效2例;占28.57%;总有效率100%。结论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或肌内注射)加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 多发性硬化 药物疗法 穴位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对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11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和艾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组织MMPs和TIMP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1.475,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MMPs和TIMPs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TIMP-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疗效,其抑制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MMPs和TIMPs蛋白表达实现的。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肝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35例肝癌组织、31例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LI-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I-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6%(24/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6%(7/31)和正常组织(0/10)(P<0.05);LI-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LI-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直径、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LI-cadherin 临床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20例,皮瓣面积1.8cm×1.5cm~3.6cm×2.2cm。结果20例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均成活,伤指的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伤指形态和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采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部损伤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部缺损面积平均平均面积34.6±7.4cm2,一期修复8例,二期修复3例,均成功游离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片均存活,2例发生远端皮缘表面坏死,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皮瓣挛缩患者。结论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皮面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桡动脉穿支 皮瓣 手部软组织损伤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管理效果比较。方法将开展常规管理的2016年作为管理前阶段,将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的2017年作为管理后阶段,分别比较管理前后林芝市疾控中心的各项指标评价情况。结果较2016年的常规管理阶段相比,2017年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后疾控中心消毒质量明显提高(P<0.05);2017年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更高于2016年(P<0.05);2017年中心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且接受筛查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下降,与2016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对增强工作质量,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疾病预防 疾控中心 学习型组织 业务建设 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