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鸣壮族地区人群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了解壮族地区HBsAg阳性比率,将HBsAg阳性人群列为肝癌高发人群,进一步检出肝癌患者进行早诊早治。方法查出不少于1000名肝癌高发人群,每年随防不少于1000例次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腹部脏器彩色B超检查,并对发现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初人数为26141人,HBsAg阳性例数为2225人,阳性率为8.51%(2225/26141)。(2)HBsAg阳性人群中初和随访检出肝癌45例,早期为24人,晚期为21人,早诊率分别为53.3%(24/45)。另检出漏诊肝癌3例。(3)高发人群和一般人群组肝癌发病率分别为2157.30/10万(48/2225)和40.87/10万,前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后者。高发人群组早期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一般人群组中肝癌患者。结论在壮族地区人群开展HBsAg阳性,筛选出肝癌高发人群进行AFP检测和腹部脏器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肝癌患者,提高近期生存率。

  • 标签: 肝癌 筛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超 早诊早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呼吸系统TORCH病原体感染现状,综合了解其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感染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呼吸系统病原体感染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当作实验组,另外选择200例健康新生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对照组新生儿则接受常规性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的病原体核酸加以检测和。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概率最大。结论巨细胞病毒是诱发新生儿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务工作人员要能够从根本上对其加以重视,并选择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系统 TORCH病原体感染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老年人肺癌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胸部x线检查阴性的老年人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观察肺癌的检出率。结果低剂量螺旋CT共检出可疑肺癌22例,经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为肺癌21例,其中早期肺癌(IA)10例。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进一步降低被检者肺癌病死率。

  • 标签: 低剂量 螺旋CT 老年人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宫颈癌212例患者分别行TCT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将TCT检查作为A组,阴道镜下活检作为B组,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作为C组,比较三组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C组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治。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TCT 阴道镜下活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90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试验(GCT)、空腹血糖(FPG)检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以上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GCT、FPG、HbA1c三项指标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7%、87.1%、92.9%,特异度分别为91.4%、97.1%、95.7%,准确率分别为92.9%、91.4%、94.3%,HbA1c的检测准确率略高于其他两项指标,灵敏度略低于GCT,特异度略低于FPG,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的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分析。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接受宫颈病理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阴道镜病例组织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比HPV、TCT查结果与金标准的差异性。结论高危型HPV检测用于宫颈癌具有高灵敏度、低特异度与准确度的特点,而TCT检查则具有低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的特点,临床在宫颈癌的中应联合应用高危型HPV与TCT的检测,进而充分发挥二者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型HPV TCT检查 宫颈癌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疾病的超声表现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油区女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5000人女工中检出患有宫颈疾病者13069人,检出阳性率约87.13%,主要宫颈疾病有宫颈肥厚、宫颈囊肿、宫颈息肉、宫颈肌瘤、宫颈恶性肿瘤、宫颈功能不全,且各种疾病有其典型声像图表现。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疾病 声像图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评价DS风险值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们产前门诊进行孕中期血清学DS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预产期年龄<35周岁单胎妊娠孕妇各562例,观察三组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等内容;观察三组围产儿发生早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围产儿死亡等内容。结果DS高风险孕妇与中风险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高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S中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胎盘异常、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密切,如能加强对DS高风险、中风险孕妇及其围产儿的监测和管理,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35岁孕妇 孕中期 DS筛查风险值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于宫颈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前来进行宫颈癌的1000例患者行HR-HPV和TCT检测。结果HR-HPV检测的敏感性(94.62%)和特异性(65.83%)均高于TCT检测(67.88%)、(40%),且P<0.05;结论将HR-HPV应用于宫颈癌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作为用于宫颈癌中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核及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382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系统、白细胞系统以及红细胞系统将其分为6组,以显微镜复核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均高达100.00%,对白血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略低,分别为98.08%及92.86%。各组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率高,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效率等优点;然而,血细胞分析仪并不可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上应有机结合二者,以便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 复核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系统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50例DNA倍体分析异常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多点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将其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DNA倍体分析系统具有准确度高、敏感性强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作为大规模宫颈癌的一种新方法,结合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具有明显意义。结论DNA倍体分析系统作为早期宫颈癌新方法,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敏感性。1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阴道镜 宫颈癌 筛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6-12MHZ检查452例年龄在4个月内的婴儿的髋关节,应用Graf法测量α、β角。结果452例婴儿共检查髋关节904个,其中可疑髋关节60个,异常髋关节35个。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对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早期并可追踪随访,且操作简单,无辐射,具有可复性,对新生儿DDH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新生儿DDH首选的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高频超声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血站开展血液核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就NAT在基层采供血机构的开展与应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开展核酸检测可有效地缩短窗口期,从而减少输血风险。结论根据核酸检测在基层采供血机构的应用特点,应统筹规划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重视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人员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检测模式加核酸检测模式下的实验室质量运行体系,以提高血液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 标签: 基层血站 核酸筛查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及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200例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AKP(碱性磷酸酶)、血BALP(骨碱性磷酸酶酶)等相关检查后,跟踪随访12个月,将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他作为观察组,并对干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BALP诊断结果显示,200例小儿中共168例为佝偻病,发病率为84.0%,其中1~3月、3~12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简易诊断结果显示,共134例为佝偻病,其中5例BALP≤200U/L,129例BALP>200U/L;经过针对性干预治疗后,佝偻病患儿数量降至52例。结论0~3岁是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发阶段,通过血BALP可提高早期确诊率,安全可靠。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该病发生率,保证患儿生命健康。

  • 标签: 早期筛查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症的方法以及母婴围生结局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规范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病例资料860例,总结孕妇妊娠期间地中海贫血症的方法,并对母婴围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症孕妇的MCV(人体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及MCH(人体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含量均低于其他两组数值(P<0.01)。结论建议孕妇产前检查时常规做血常规检查,可将MCV、RBC以及MCH纳入检查项目,以作为地中海贫血症的筛选指征。

  • 标签: 地中海贫血症 妊娠 筛查 围生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并积极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妇产科建卡产检并确定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确诊时孕周情况分组,早期干预组(孕周低于28周)102例,对照组(孕周28周以上)78例,均行饮食管理、运动干预、胰岛素干预和心理干预。结果早期干预组患者发生妊高征、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早期和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以提高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筛查 孕产结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需输血的6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DiaMedIgG卡进行不规则抗体查检验,记录比对所得结果。结果经检验,其中5例呈阳性,其中自身抗体2例,同种特异性抗体3例,其中男性占0.56%,女性占0.9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孕妇的阳性率,与非孕妇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女性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孕妇阳性率高于非孕妇,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输血反应 临床安全输血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循证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中的应用效果,为ROP建立护理干预方案。方法将在ROP的中发现病变的158例早产儿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家长对ROP的认识、定期复查、治疗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家长对ROP的认识较高,定期复查的比例也增加,且病变治疗的转归率也较高。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护理方式。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