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中草药SARS成分研究中发现,在橘子、山楂和猕猴桃中含有一种SARS活性成分。在近日举行的“中欧SARS诊断和抗病毒项(SEPSDA)2006年度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中欧科学家一起宣布了这个今年5月最新发现的科研成果。

  • 标签: SARS 抗病毒活性成分 科学发现 上海药物研究所 水果 欧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方法:纳入晚期NSCLC患者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症状进行分类,并确定证型。结果: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肾虚证、痰湿证、瘀血证、气滞证、热毒证。结论:上述证型基本反映了体能状态(PS)评分为0~1分的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证型 因子分析 中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补肾合剂对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增殖及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活血补肾合剂组、养血生发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以不同药物灌饲大鼠。3d后采血收集血清,以三种药物血清分别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MTT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T-PCR方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种药物血清对毛乳头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补肾合剂组和养血生发胶囊组毛乳头细胞数目显著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活血补肾合剂组V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高于养血生发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合剂可能是通过上调人头皮毛乳头细胞VEGF表达以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和毛发生长。

  • 标签: 活血补肾合剂 毛乳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手术中转开手术分析,观察患者手术中转开手术的指征,探讨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手术中转开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淋巴结的干扰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专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纳的52例肺部病灶患者,在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中都转开手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述患者临床治疗进行整合分析,分析淋巴结的干扰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专开的影响。结果52例患者中转开原因包括血管损伤、淋巴结干扰、粘连等,其中淋巴结干扰所占比例最高,总计为38.46%,其中包括肿瘤或淋巴结包绕支气管23.08%,肿瘤或淋巴结包绕血管15.38%,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专开52例肺部病灶患者手术临床结果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根据实际选择手术方案,上述患者转开的一大因素是淋巴结的干扰,此外还有血管损伤,严重粘连无法分离,甚至患者在肺叶切除术中出现不耐受等情况。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前提进行手术。

  • 标签: 全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中转开胸 手术指征
  • 简介:目的:探讨前加强口腔护理管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科手术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生理盐水漱口)和观察组(术前口腔护理管理干预),每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咽痛、咳嗽、咳痰症状发生率,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咽拭子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二重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痛、咳嗽、咳痰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拭子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术后肺部感染、二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口腔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预后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胸科手术 术前口腔护理管理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后辅以机械振动排痰对开手术后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机械振动排痰后予雾化吸入,B组机械振动排痰前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咳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的情况。结果A组与B两组日均咳痰量、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雾化吸入后再辅以机械振动排痰是开手术后排痰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开胸手术 排痰效果 雾化吸入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预后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开展个体化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显著增加,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要腰椎功能的改善,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个体化 康复护理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h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2h复糖复氧24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PC12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糖复氧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黄芪甲苷 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