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对比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述了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及宗教信仰等的基本特征和独到之处。同时指出了阿伊努人与日本人在语言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的有关共性,进而提出了阿伊努人在人类文化学的诸多方面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诸民族的语言文化及宗教信仰也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共有关系。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东北亚传统语言文化及宗教信仰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和长远的科学意义。

  • 标签: 阿伊努人 语言文化 文化与宗教 北方少数民族 阿伊努语 宗教信仰
  • 简介:由中国民族学会、中山大学和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2008)世界大会筹委会共同举办的“文化多样性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中山大学(广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九大同韪展开学术交流研讨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全球化文明对话;都市化问题研究,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社会性别研究,民族服饰非物资文化遗产,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同的差距;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移民;影视人类学研讨和展播。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多样性 中山大学 当代世界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哈尔滨方言中的状态词缀为单音节词缀或多音节词缀,其主要特点是词根、词缀结构松散,词根可以单独使用而词义基本不变,词缀位置固定、缺少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只描摹某种状态。周边的满语等语言的词缀类型对比,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有独特的读音规律和语用含义,是一种介于构词词缀构形词缀之间的语用词缀。

  • 标签: 哈尔滨方言 状态词缀 语用词缀 类型学特征
  • 简介: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在语言接触和语言转用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其双语表现为锡伯语功能退化、汉语比重上升、双语人群的结构化问题凸显等特点。现在锡伯族完全转用汉语的人还比较少。转用者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并且人数有增多的趋势。

  • 标签: 锡伯族 双语现状 比较研究
  •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族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 标签: 自然环境 鄂伦春族 狩猎文化 生态人类学 小兴安岭 个案
  • 简介:2000年3月13日至16日,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李传勋教授、秦相源教授、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传君教授应俄罗斯阿穆尔大学邀请,出席了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举行的“远东区域经济民族交往国际学术会议”。

  • 标签: 黑龙江大学 教授 研究中心 国际学术会议 主任 学者
  • 简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杨庆存处长、董俊华科长于2004年6月24日来黑龙江省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关工作的调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对此高度重视,邀请省内有关著名专家,由省委宣传部潘春良部长亲自主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社科规划

  • 标签: 杨庆存 黑龙江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