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作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教育工具和宣传手段,其功用被认为只是调动青年群体的政治热情、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局,却削弱了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阻碍了青年对真善关的追求。新时期,如何从新的理论视野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审美思想的教育内涵,重视审美理念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以此丰富和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和信度,对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 功能 路径
  • 简介:金融危机后,国际政治思潮出现了新的演变趋势。金融危机带来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推动了关于资本主义何去何从的大讨论。国际体系的社会性因素进一步加强,全球治理理念中的大国合作和绿色规范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这一切都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中国需全面认识金融危机的影响,重视西方对自身发展问题的高度自省和改革能力;克服头脑发热情绪,在软实力建设上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积极采取措施迎接全球公民社会借助网络崛起带给中国的巨大挑战。

  • 标签: 金融危机 国际政治思潮 中国因素 发展趋势
  • 简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面临着新常态下的现实问题。以育人视角对二者工作目标、工作定位和制度特征进行分析,实现以大学生党建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可行且必要的。因此,应以目标机制、组织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为核心构建大学生党建统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有效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 标签: 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 统合
  • 简介: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全球贸易谈判徘徊不前导致各国纷纷寻求自由贸易协定,这也使得学术界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关注有增无减。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究竟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的争论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区域权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过,无论区域内是否存在霸权国,制度的理性设计却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由贸易区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而观念认同在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上发挥的作用却不易衡量。国家在追求自由贸易协定时主要是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考虑,而当国家“黑箱”被打开的时候,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国内利益集团则会影响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的最终结果。

  • 标签: 国际政治经济学 自由贸易协定 经济地区主义 体系结构 国家主义 社会联盟
  • 简介:连玉如撰写的学术专著《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新德国问题”探索》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围绕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后出现的“新德国问题”,对统一德国在变化了的国际关系中外交政策的连续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原则和操作两个层次、历史和现今两个时期、内政和外交两个领域进行了较为

  • 标签: 国际关系 德国 外交政策 《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
  • 简介:"9·11事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走势.它在政治上的后果是美国加快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进程,并使大国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9·11事件"并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也没有动摇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标签: 9·11事件世界政治走势
  • 简介: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多元化社会的发育,使目前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他们在走进社会之后,在快速适应社会现实的同时,又能以科学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面对人生之路,这是不少大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 标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精神培育 多元化社会 教育工作者 市场经济 大学教育
  • 简介:2015年,来自中右翼政党联盟"我们变革"的毛里西奥·马克里在阿根廷大选中获胜,不仅成为阿根廷恢复民主制度以来首位属于中右翼阵营的总统,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同时还开创了商界精英转战政界成为国家领袖的先河。2017年,"我们变革"在议会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作为中右翼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我们变革"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并巩固了执政地位。

  • 标签: 政党格局 阿根廷 政治生态 政党联盟 民主制度 政治格局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给苏联的内外政策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对内问题上,他提出了改革和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纲领;在对外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正如戈尔巴乔夫所说,"世界上的新问题不能按照过去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了。"核时代要求克服对现实世界理解的陈旧模式,制定适合于时代的崭新的政治思维,用新的态度和新的方法解决国际问题。如果说改革是苏联经济生活的革命的话,那末,新的政治思维是苏联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和国际问题上同以往形成的观念的决裂,也是在观念上的革命。新思维固然是苏联国内经济改革推动的结果,是为国内的进步发展创造正常的国际条件,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新思维也是"对当代世界的现实深刻思考的结果。"这种经过痛苦思考产生的新思维同以往苏联的理论概念有着本质差别。

  • 标签: 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 政治思维 苏联共产党 苏联对外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在过去三十年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学术界似乎形成了某种共识:国际政治经济学(IPE)正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研究中“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这种二分法;在过去十多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中,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IPE正在改变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和分析方法。

  • 标签: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国 国际关系研究 全球化 国际学术界 二分法
  • 简介:全国国际共运、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共运高放当代国际共运中国人民大学黄安淼当代国际共运中国人民大学李景治当代国际共运和当代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张汉清当代国际共运北京大学曹长盛世界社会主义和欧洲政党政治北京大学黄宗良俄罗斯东欧社会政治发展...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国际共运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教育对象由于主客观原因,对教育内容或教育主体表现出来的对立情绪、消极态度或抗拒行为。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教育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育者人格魅力缺失等原因。要有效规避逆反心理,必须坚持教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凸显内容的丰富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凸显方法的丰富性;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相结合,凸显教育者良好的角色形象;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凸显教育的感染力。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 简介:刚刚发生的过去,例如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震动阿拉伯世界的抗议浪潮,提醒我们:意识到局势可能导致危机爆发是一回事,推测危机何时发生及其导火索是什么将是另一种猜测。而危机在爆发之后是否会升级,则取决于牵涉其中的多种主体的决策。其他因素,如传染病、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经过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事务研究中心(CIDOB)研究者激烈的讨论,我们辨识了十五大趋势,虽然这些趋势在数月或数年前就开始出现,但是,在2015年将会以更强的态势显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辨别国际事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脆弱领域并促进相关行动,第二个同等重要的意图是识别那些难以逆转的趋势,基于这些趋势,可以阐明中长期的方案和政策。

  • 标签: 经济 安全 恐怖主义 冲突 合作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适性变革,这集中体现为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范式上来看,当前的政治调适是国家与社会合力的结果,是一种"社会有需求,国家有回应"的国家与社会互动框架;从过程上来看,当前政治调适所蕴含的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表现为:以社会公正为主的社会需求、以社会抗争为主的政治互动、以服务型政府为主的国家供给、以非选举问责为主的政治发展;从效果上来看,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式兼具"有效性"与"有限性",需要通过持续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来完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

  • 标签: 政治调适 国家与社会关系 服务型政府 非选举问责
  • 简介:<正>自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在短短的三年时间,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政治新思维"对苏联以往的政治理论、对外战略以及当今世界格局作出了根本性的重新评价,并推动苏联在广泛的外交领域采取一系列主动、灵活的行动,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苏联外交战略重心的苏美关系,近年来显示出有限的缓和,在某些领域还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将从试图分析戈尔巴乔夫政治新思维的内容入手,对苏美关系近年来的变化及其发展前景作出评价。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苏美关系 苏联外交 政治理论 非意识形态化
  • 简介:对2005-2015十年间国内五种主流青年类学术期刊刊发港澳台青年研究的文献进行历时纵向考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港澳台青年研究的绝对论文数量在增加,但其占五种期刊发文总数的比例仍然很低,且存在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不多、研究载体渠道不够、研究合力难以形成和跨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等问题。研究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港澳台青年研究的关注度和集中度,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合理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同时强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关联度,以期促进港澳台青年研究的深入,增进对港澳台青年的整体宏观把握。

  • 标签: 港澳台青年 青年研究 话语缺失 计量分析
  • 简介:自阿尔蒙德与维巴有关“公民文化”的经典研究以来,西方政治文化领域的实证研究始终处于将政治现代化等同为民主化的基本研究预设支配下,围绕“何种政治文化有助于民主制度的稳定”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在意识形态之争终结、“第三波民主化”的大背景下,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进步,通过修改关键概念和改进操作方法,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出现了新一轮的繁荣局面,其中围绕社会信任对民主的支持作用展开的“社会资本”和“价值观变迁”研究议程风行一时。本文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政治文化实证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议程和理论模式的梳理考察,试图展现这一研究领域内在的局限,并解释其为何难以出现“范式转移”型的科学革命。

  • 标签: 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 价值观变迁 社会资本研究议程范式
  • 简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决定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法律。战前的明治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把日本引向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投降后,为铲除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作为民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新宪法(即《日本国宪法》)。在制定新宪法的过程中,美国占领军司令部与日本当政者展开了一系列斗争。

  • 标签: 日本新宪法 日美两国 天皇制 麦克阿瑟 日本政府 法西斯军国主义
  • 简介:当前,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须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的显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隐蔽、教育时空开放、教育过程持久等独特优越性。新媒体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极强的关联性,不仅体现在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体现在本身应用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从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着手,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并且依托新媒体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当前应对新媒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的几点措施。

  • 标签: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