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信任是指对某人期望的信心,是相信他人未来可能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生命史策略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基于个体的生活环境和分配原则,分为以未来生活为导向的慢生命史策略和以当下生活为导向的快生命史策略。信任生命史策略都是连续的过程,并且都与社会环境发展紧密相关。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居所流动频繁、环境问题严重,以及过早的性成熟和性行为、更随意的性关系,个体更易知觉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处于快生命史策略中,而选择快生命史策略的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水平会较低。这是理解现阶段信任危机的一种角度。因此,或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的努力来提升中国人的信任水平。

  • 标签: 信任 生命史策略 生态环境 居所流动 性行为和性关系
  • 简介:字符结构的复杂程度是确定字符显示最小点阵尺寸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汉字的笔划数斜笔划率汉字最小显示点阵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1)笔划数对汉字显示的点阵尺寸的视觉工效有明显的影响,而斜笔划率的效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笔划数可用作评价汉字字形复杂性的主要指标;(2)汉字显示的最小点阵尺寸随汉字笔划数增多而增大。(3)汉字最佳显示点阵尺寸也随笔数变化而有所不同。

  • 标签: VDT 汉字笔划 最小点阵尺寸
  • 简介:被试为754名中学生。对交往目标问卷的因素分析抽取出帮助支持、受欢迎性、亲密性、领导地位、回避性和支配性6个维度。仅在男生中发现了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青少年在交往目标上存在差异,有无互选朋友的青少年在交往目标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互选朋友的比没有互选朋友的在受欢迎性、亲密性和回避性三个维度上分数较高。青少年的交往目标还存在年龄性别差异。交往目标中的积极维度和互选朋友数对友谊质量中的积极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维度则可以预测友谊质量中较多的冲突背叛。

  • 标签: 青少年 交往目标 同伴关系
  • 简介:选取3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BIOPAC多导生理记录仪,探讨心算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皮肤电反应(GSR)的影响。实验采取2(人格特质: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2(应对风格:注重情绪的应对、注重问题的应对)×3(实验阶段:基线期、任务期、恢复期)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所有被试经历5分钟的基线期、10分钟的心算任务期和5分钟的恢复期。结果表明:(1)特质焦虑的个体和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心算应激后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基线期的生理水平;(2)特质焦虑且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HR、HF、LF/HF及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反应性和弱的恢复性;(3)非特质焦虑且注重问题应对的个体在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弱的反应性,在LF/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恢复性。

  • 标签: 应激 特质焦虑 应对风格 心率变异性 皮肤电反应
  • 简介:本文闸述了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对大连市某三所高校学生进行恋爱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视教育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性意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成才。

  • 标签: 大学生 恋爱心理 分析 思考
  • 简介:儿童数学认知策略是当前认知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认知策略的发展形态上,凯斯提出的阶梯模型受到了希格勒重波模型的挑战,陈英和等的研究证实了后者关于策略发展多样性渐进性的观点;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选择在不同题目类型任务情境之间,表现出了鲜明的适应性特点;而数学焦虑、工作记忆及概念性理解等是影响儿童数学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明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证据.

  • 标签: 儿童 数学 认知策略
  • 简介:通过一个相关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的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在使用仿制商品后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呈现给被试三组同一品牌的正品和仿制商品,让被试评价,相对于正品,其自我概念仿制商品形象一致的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其自我概念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程度越高,其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被试被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被试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于谎报成绩,表现出仿制商品相一致的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和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的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和仿制商品的负面特征趋于一致。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隐喻治疗在大学生常见的三种类型问题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分析,介绍了隐喻治疗的思路,具体的操作过程、方法、技巧。探索隐喻治疗在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中的适用性,以期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对隐喻治疗有所了解和关注,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心理咨询的疗效。

  • 标签: 隐喻治疗 大学生 常见心理问题 应用
  • 简介:近年来,箱庭研究在心理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前箱庭研究领域的热点是融合以上两方面的研究,使其互相补充,共同推进箱庭疗法有效地融入心理咨询治疗领域的主流.

  • 标签: 心理咨询 实证研究 箱庭疗法 咨询者 来访者
  • 简介:<正>一、眼动分析法的历史眼动分析法是研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时刻所加工的信息是什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眼动仪来记录阅读者的眼动轨迹,然后依据记录资料,分析阅读者的思维活动。这种方法是反应时法的深入。在阅读时,人的眼睛做了什么样的活动?对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法国眼科专家贾瓦尔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阅读时眼睛不是连续运动的,而是跳跃式的运动”。1908年哈伊出版的《阅读教学和心理学》一书中的许多研究资料就是用眼动分析法所取得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眼动过程中注视和跳动有所不同。”到30年代左右,精确摄影技术的发展,眼动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布斯维尔,他

  • 标签: 眼动过程 儿童 阅读过程 眼动仪 心理学研究 注视时间
  • 简介:以往主要借助于面对面(F2F)沟通所不同的是,在CMC(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条件下,人们表现高水平的自我揭露,人际互动更为频繁,从而在CMC条件下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intimacyrelationships)。针对上述不同,研究者提出了社会线索理论,并予以简评。

  • 标签: 网络亲密关系 社会线索理论 社会心理学 表现形式 关系特征 社会地位
  • 简介:本文对荣格罗杰斯的理论的背景渊源,他们人格理论中的意识、无意识、自我及前者的自性化或后者的自我实现的潜能,他们的治疗目标、态度及方法作了一个浅显的比较,以期在共性个性之中有所发现。

  • 标签: 集体无意识 自我 自性化 无条件积极关注
  • 简介:注意选择机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多个具有不同选择标准和功能的复合系统.情绪性注意外源性注意这两种注意选择过程是否可以同时作用,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干扰,抑或某一种注意过程是否占优势?本研究以3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经典点探测任务的变式,对50ms和500ms两种SOA条件下,以愉快面孔和恐惧面孔作为情绪性注意的提示线索,对情绪性注意外源性注意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两种注意是相互竞争的,都对注意产生效应.在短SOA条件下,恐惧面孔作为情绪性提示的线索时,情绪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会发生相互作用.而愉快面孔作为情绪性提示线索时,外源性注意更占主导作用.说明恐惧面孔比愉快面孔更能引发情绪性注意;在SOA为500ms时,情绪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均不再产生效应.再次说明,这两种注意是反射性、迅速的、自下而上的.

  • 标签: 情绪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 点探测任务
  • 简介:基于相关认知理论和前人研究结果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因素结构模型。采用问卷和量表法获取在杭6所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数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3个假设模型的适宜性和合理性。文章以所建的3个模型为框架,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状况,并为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学建议。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简介: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东西方人行为表现的差异,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西化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本研究采取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观念为理论基础,并以Nisbett和彭凯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为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究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通过对2800名被试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联系性、变化性和矛盾性。其中联系性和矛盾性两个维度辩证思维的研究一致,而变化性和其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这与人们日常观念和相关理论并不一致。本文还对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做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得出的结构模型信效度良好,表明这一测量工具适合于对中国人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学对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弄清楚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将是未来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文化 思维方式 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 社会认知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学校适应的一般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聊城大学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采用5级评分制,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平均分为3.44,学校适应的总平均分为3.36,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较高。(2)心理韧性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p〈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F=41.973,p〈0.001),前者可以解释后者变异量的24.0%。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人其学校适应状况比较好。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韧性 学校适应 相关性
  • 简介:本研究运用诊断法,考察了普通儿童、弱智儿童及先天愚儿童在使用汉语普通话时的语音异常问题。研究主要探讨了儿童语音异常的年龄特征、错误语音的自愈性、语音异常的性别差异以及智力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儿童的错音主要表现在t-,t-,在t-,ts-,l,r六组音上,且随年龄增长,错误逐渐减少。t-,t-,ts-三组错音随年龄增长呈急剧下降趋势,而t-,r,l-三组错音则较难自愈。语音异常者中,总体而言,男多于女。弱智儿童语音异常者的出现率远高于普通儿童,但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先天愚儿童中语音异常者所占比率极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语音异常者的出现率没有明显的下降。

  • 标签: 汉语 语音异常 儿童
  • 简介:本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自陈式问卷分别对大学生的内隐外显竞争心理进行测量,同时探讨内隐外显竞争心理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AT测验中,竞争词汇或者图片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其和消极性词汇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2)IAT测验自陈式量表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相关。(3)除竞争动机外,男女生在外显竞争心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内隐竞争心理上,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强的内隐竞争心理。

  • 标签: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竞争 竞争心理
  • 简介: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中国和英国近万名(中国8937名,英国1035名)中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2)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较积极;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有联系。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而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4)儿童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多,而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 标签: 欺负 受欺负 态度
  • 简介:使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考察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的语义和词汇表征的特点.在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且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语言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在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同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跨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未学词,未获得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藏-汉双语者语义表征共同存储、词汇表征独立存储: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语义和词汇表征模式相同:藏-汉双语熟练者比非熟练者垮语言启动更快.

  • 标签: 藏-汉双语者 语义表征 词汇表征 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