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人类对外界认知的普遍现象入手展开分析,在论证过程中,严格遵守证明论进行论证。所运用的图像模型和数学分析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入而梯次渐进,首先证明了思维在认知活动时以认知模态形式进行,然后逐层阐释了认知思维的基本特征;等价性和拟容性;揭示了人类思维中存在的不符合既往理论的矛盾关系;关联但恒不属于;论证了思维具有拟它化和变元相容的特殊能力,以及这种特殊能力中蕴含的特殊形式的数——虚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矛盾和特殊数的存在,使得以往人类文明没能解决认知思维中的许多问题。由大量的认知模态构成意识场。正是意识场的作用把人类的行为与外界联系起来,由外界环境、意识场和人类行为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会场。在人类与外界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整个链条中,人类运用思维的认知、拟它化和变元相容能力,以复数形式处理与外界的关系,达到了与外界相匹配的目的。人类以认知模态与外界相对应。本文既论证了认知思维的基础,同时又证明了虚数在思维中的存在。

  • 标签: 认知特征 认知思维中实质矛盾的存在 虚数存在 意识场 社会场
  • 简介:20世纪80年代,由于信息革命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竞争智能机的研制。就在这时,钱学森教授高瞻远瞩,提出我国不但要研究智能机,而且提出要用“思维科学”的方法。他还从系统理论方面提出: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以及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于信息、知识及至智慧等提出一系列科学思想。20多年来,实践证明,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不仅对于信息革命在我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都有普遍的科学意义。因此,思维科学、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被公认为“20世纪到21世纪”人类三大科学成就。

  • 标签: 人类社会 20世纪80年代 后现代 信息革命 思维科学 科学思想
  • 简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倡议创建现代思维科学,至今已有30年了。然而思维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分界问题,至今仍争议不断。这也是思维科学发展艰难,

  • 标签: 思维科学 认知科学 科学发展 钱学森 科学家
  • 简介: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一词于1973年南朗盖特·希金斯开始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渐流行并开始兴盛起来,是从多学科出发研究信息加工认知活动规律的一组前沿性尖端学科,主要探究人脑或心智的工作机制。1975年,纽约市“斯隆基金会”开始对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计划给予经费支持,资助一直持续至今,从而形成为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这一全球认知科学界的学术组织,

  • 标签: 认知科学 思维科学 跨学科研究 70年代 活动规律 信息加工
  • 简介: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 标签: 意识 潜意识 理性 非理性 准理性 逻辑
  • 简介:“愿五洲到处绿油油,愿江河万古涌清流。愿天空久久湛蓝,白云缓缓飘游。愿人类永恒相爱不报仇,对大地万物也一派温柔。愿一个个心灵摆脱贪婪而自由。愿生机与欢乐充益全球。”在1991年从民盟《群言》杂志上我用钢笔抄下来的郭因先生《对联合国环发大会的祝贺》的一首诗,是我最爱欣赏、最爱朗诵、最爱追求的人类精神境界。有幸在1998年的《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里当我阅读~1J228页时发现了郭因先生时,就欣然通电话结识了这位安徽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名誉会长郭因先生。1998年以来,他首倡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提出两个主客观世界的优化与美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动态和谐应是美学、

  • 标签: 社会主义 1998年 绿色美学 绿色文化 客观世界 精神境界
  • 简介:社会发展角度看,思维与发展相联系。思维本身在进化,早期的简单思维模式,进化到科学体系思维模式,又进化到智能思维模式。人类社会,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划分,不同阶段,反映出进化性。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的工业社会,再后现代的后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从这个视角看,是在进化前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人类正向进化。人类思维能力越强,人类发展越快,提高思维能力,意味着人类越进步。如日本,由战败国进过30年的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国,日本发展快的原因,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注重人力资体投入,注重人的思维的开发。Et本100年前就实行9年义务教育,战后,经过教育50%人是高中生,智能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重视思维能力教育是何等的重要。我国80年代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又变成决策。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促进了中国国民水平的提高,生产力大发展。重视教育,重视思维发展,现在来说,更重要。我国50年代60年代重视教育普及,文盲率下降,把智力搞上去,工业生产也就搞上去了。我国80年代发展快,普及教育,有文化农民打工,使经济大发展。思维与社会发展是相关的,所以要重视每一个人思维能力提高,通过教育来实现。

  • 标签: 思维模式 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年义务教育 人类社会 后工业社会
  • 简介:一文明生态村的科学内涵第一节文明生态村概念的三重含义“文明生态村”这个新鲜的名词是海南创造的,是海南人最先把她叫响的。那么,什么是文明生态村,她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海南省的领导一开始就比较明确。时任省委书记的白克明在2002年1月5日召开的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明生态村就是指生态环境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的先进村。从广义来说,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的村。白书记在这里提到的“广义”一词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明生态村 精神文明建设 现场经验交流会 生态环境建设 省委书记
  • 简介:叶浩生发表论文《有关西方心理学生物学化思潮的质疑与思考》,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①提出“社会文化决定论”,对西方盛行的“遗传基因决定论”表示反对。叶文虽然指出“个体发展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文化决定了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这与西方心理学所阐述的即叶文中批评的两者“互动论”之共同作用一样,只是西方心理学对个体心理因素由基因遗传决定的。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决定论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 个体心理因素 基因决定论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几种基本形态组成形式同信息化方式的关系分析信息化方式对社会的影响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信息化方式的速度密切相关,社会形态单元的空间大小可以通过定量的方法给出;另外,本文还对光速信息化方式对社会与思维的影响、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的关系、人类社会与机器网络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 标签: 信化方式 社会形态 计算机网络 人工智能 人类社会形态 信息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