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进口均质机V密封系统的结构分析,找出了泄漏的关键部位,提出了优化的措施和方法,实施后达到了进口V密封国产化替换的目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均质机 V型密封系统 国产化 改造 实施
  • 作者: 张碧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09年第5期
  • 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协调内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以外源型经济著称的广东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源型经济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等缺陷一一暴露;而内源型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也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因此,协调内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利用外资的质量,提升外源型经济结构;一手抓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扩大内源型经济容量,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协同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理论对社会学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不重视理论的应用,把社会学简单地归结为经验科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不自觉地放弃对理论的追求、关怀和探索。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坚持理论自觉,在此基础上使社会学形成一门不断批判自身、不断反思自身、不断创新的科学。

  • 标签: 社会学 理论前提 理论自觉 反思社会学
  • 简介:摘要日本文化在饮食文化方面有着明显体现,日本饮食文化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日式便当,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直接体现出性格与习惯。通过分析日本便当文化的特点,阐述其在日本的社会影响,有助于了解日本文化与特点。

  • 标签: 日本文化 便当文化 社会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信息化发展迅速在安防领域主要表现为社会视频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监控系统的运用,不仅在公共安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家庭中,对于社会管理或者是为人民服务时,都能用到视频监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在社会中应用次数也越来越多,社会视频监控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社会视频监控技术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整合途径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分析,主要分析了社会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情况,并且结合了某些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以及在工作中应用的体会,对如何有效的整合视频监控资源从而避免从都建造设备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实现的目标,从而提升我国的社会管理水平,通过研究与分析为社会监控资源整合途径,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整合途径
  • 简介:国内学界对水库移民这一群体的研究发生了转向,从纯粹技术经济的角度转向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特别是对移民社会整合的研究。作者从社会整合角度出发对近年来的学术成果进行一下梳理。关键词水库移民整合集体意识中图分类号F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09)12目前,学界对水库移民的界定还是比较清晰的,水库移民是指伴随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产生的被迫的移民。自1949年以来,我国共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85120座,移民达1250万人。这一个庞大的群体为了国家的利益,被迫迁出自己的故土,到异乡继续生存,正是在这一个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的问题。学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从早期的关注移民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到移民安置的问题再到结合社会保障、社会学理论对移民进行社会整合分析以及后期扶持分析。本文主要结合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从社会整合角度对水库移民研究进行梳理,以其获得对这一个群体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一、移民社会整合研究回顾社会学中的整合思想,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他所认为的社会整合是和“集体意识”密切相关,并与社会的解体和变组等失范形式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1社会整合的定义是指社会中不同部分、不同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协调的整体的结果。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不难看出社会整合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合,是一个舶来词,来源于西方的思想家。却紧密的影响着国内的学界的研究。对水库移民的研究也不例外,翻阅关于此类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对水库移民的社会整合状况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众所周知,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安土重迁,由一个熟悉的生活生产环境迁移到不熟悉、不了解甚至十分陌生的环境当中。在这一个转变的过程,不仅仅要进行生产生活方面的适应,更主要的是心里的转变或是适应。纵观关于水库移民的社会整合的研究,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宏观结构上,从水库移民这一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整合程度的研究。比如,许佳君、彭娟、施国庆对“三峡外迁移民与浙江安置区的社会整合现状的研究”,他们认为,外迁移民虽然与原住地居民虽然同属于一个业缘群体,但由于但由于心理感受反差大,思乡情结难解,对新环境缺乏认同。2因此,移民与安置区原有社区尚未融合为统一的完整的地缘群体。对这一特殊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社会整合研究的文献,在这个问题是一致的观点,即认为水库外迁移民与安置区的原居民存在着一定的整合问题。第二,微观具体层面,对水库移民社会整合的具体类型的划分及其程度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阿江的“非自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他首先对社会整合进行了清晰界定,然后将非自愿移民进行社会整合分为利益整合和社会文化的整合。同时,又把两个类型进行了细化,比如把利益整合分为宏观利益整合、土地调整中的利益整合以及基础实施及其它方面的利益协调问题。他是逐步细化之后进行的分析,在每一个具体的层面剖析了现状以及问题。3第三,不同安置模式的移民社会整合研究。我们认为,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会对移民的社会整合有不同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许佳君、余文学的“水库移民与安置区原居民的社会整合——以小浪底为例”中,提出了移民安置时间长短、移民安置模式、远迁近迁等因素都直接影响水库移民与安置区原居民的融合。远迁移民在自然环境适应性上,明显表现在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几个方面。移民社区群体关系分析则表现在地缘关系认同、社会互动等方面,同时也指出语言、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也是影响移民同安置区原居民融合的因素。4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对移民的研究过多的使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缺少定量的研究。风笑天的“生活的移植——跨省外迁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中就采用了大规模的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无疑对影响移民社会整合因素的分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风笑天认为政府的关心、住房等因素会影响移民的社会适应(即社会整合)。同时,他还提出了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状况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5总体而言,对移民社会整合的研究一直存在这样一种共识,即移民的整合或着社会适应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有不少的学者对移民的社会整合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加强移民立法,公众参与,加强后期扶持等。二、社会学视野下的思考涂尔干强调集体意识对社会整合的重要性,如果社会中缺乏集体意识或是没有社会共识,社会就会陷入一种“失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往往会迷失自己,生活没有归属感,缺乏动力,迷茫与困惑占据心头。这些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比如产生社会冲突、甚至导致个人自杀。他把“集体意识”界定为“一般社会成员共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1当然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概念是用来分析社会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移民在原来的故土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归属感或首望相助的感情界定为是移民的“集体意识”或是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给予了移民在原来的生活中的目标、方向,使得社会秩序稳定发展。但是在水库建设这一“强势”外力因素的推动下,移民不得不响国家节号召被迫转移,尽管有的是旧地后靠,有的是外迁遥远的外省,他们都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故土,无奈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个转变的程中,他们原来的居住村落被拆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感(“集体意识”)也被完全破坏。因此,当移民搬迁到异地时,这种归属感(“集体意识”)失去了对他们的“约束”,往往会产生迷茫、不适应,有的甚至会产生“返迁”的情绪。这恰恰就是涂尔干所认为的“社会失范”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的角度开看移民的社会整合问题。黎晰认为就是移民原来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网络被打破了,在生活的重建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解组与社会解体现象。6在目前的社会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对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研究。社会网络研究成为一个新兴的视角。但从这个角度对移民群体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结构成一个“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7移民的社会关系也处在一个个的关系网中,正是这种关系网构成一种“秩序”,支撑着移民的生活。迁出后的移民的社会关系网会被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当然不同的安置模式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分开安置到外省的移民,像被打包一样发配到各个安置地。零散的安置,把移民拆分开,这种安置方式虽然在成本上、操作性上有优势,但是并没有照顾到移民个体的利益。移民原来的“差序格局”式社会关系消失了,缺失了一个支持他们的网络结构。要想使他们在一个完全陌生、语言不通甚至异样眼光的外在环境中,重新建立社会关系难度可想而知。三、结语有关水库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是比较丰富的,从单一的技术经济角度转向更加全面的理论层面上的分析。水库移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进行移民规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安置模式的简易与操作问题,笔者觉得更应该考虑到移民搬迁后的生活问题,这也就是移民的后期扶持。笔者认为对水库移民的社会整合问题研究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水库移民的整合的变迁研究。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就出现的水库移民,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了。同时,水库移民内部是一个异质性差别很大的群体,有迁出时间的差异,有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差异。这一个群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内部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以纵向、历史变迁的角度加强对水库移民群体从迁移到定居的研究。第二,对水库移民的社会网络研究。上文已经提到了社会网络角度的研究。在这个方面对水库移民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的。社会网是指主体间社会关系或社会互动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组织,乃至国家,这一主体建构的体系向主体施加着种种影响,主体建构的社会网络特点,这些特点对其行为影响是社会网络研究的对象。因此,可以从哪些社会关系或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影响了移民的社会适应(即社会整合)。参考文献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许佳君、彭娟、施国庆.三峡外迁移民与浙江安置区的社会整合现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3陈阿江,施国庆.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0(6)4许佳君、余文学.水库移民与安置区原居民的社会整合——以小浪底水库移民为例J.学海,2002(2)5风笑天.生活的移植——跨省外迁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J.江苏社会科学,2006(03)6黎晰.社会学视野下的工程移民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9)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婚姻冲突现象,可以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因此,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了一批婚姻家庭咨询及辅导机构,而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夫妻之间的冲突不在于夫妻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而是存在于更深层次上对于引发冲突的事件的“根本看法”不同。本文试图分析隐藏在此类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并从女性角色选择的方向上关注社会文化的变迁。

  • 标签: 婚姻冲突 性别角色 社会学
  • 简介: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形式,它不但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政治建设的功能,还具有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更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若从宏观上分析高等教育则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恰恰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 标签: 高等教育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当前社会道德评价的现状,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凡是认为道德评价应避免“泛道德主义”的错误,不必过分担忧和认为目前道德评价已十分薄弱的两种观点都是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的。针对社会道德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三点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建构的措施第一,明确道德评价主体;第二,确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第三,坚持动机、手段、效果的辩证统一。

  • 标签: 道德评价 道德标准 机制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赵万里和卡尔·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思想理论及许多有关其理论的评析、争论,阐述他对知识社会学的不朽贡献及其对当代社会仍然不能忽视的深刻影响。

  • 标签: 卡尔· 曼海姆 知识社会学 赵万里 西方思想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如何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是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公民教育已越来越受大众关注的背景下,农村的公民教育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公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教育投入低、体制落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本文将会探究在这样的困境下如何介入,发展农村公民教育。

  • 标签: 农村,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目前阶段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为法律的健全、社会的安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客观上使得整个社会更为具有活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社会稳定性的重要举措。而和谐文化是和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良好的和谐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推动和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对群众文化的建设给予充分的肯定。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基础、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 标签: 群众文化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邓小平同志有着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其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管理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是社会管理的重点;相关制度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手段;贫富差距控制是社会管理的目标。研究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对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社会管理 人民利益 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