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Wnt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等生理过程,其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一种有着较高恶变潜能的肿瘤,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在LS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LST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再生美Wnt-5ARor2信号通路的软骨细胞增殖方法。方法 配置软骨细胞的培养基, 制备与培养软骨细胞,分析不同浓度细胞增殖制剂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同时添加两种增殖制剂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WESTERN检测芦荟大黄素和咖啡酸对于细胞增殖的信号途径。结果 将相应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及咖啡酸添加培养基中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培养,其增殖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结论 再生美能够通过对Wnt-5ARor2信号通路进行抑制的途径调控IL-1β诱导软骨细胞增殖及再生。

  • 标签: 再生美 Wnt-5ARor2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人地中海贫血β654基因为外源基因用于转基因小鼠制作时,外源基因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制作转基因小鼠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反向点杂交法确诊人地中海贫血β654纯合子DNA,以PCR法扩增获得人地中海贫血β654基因,分离纯化后,通过连接酶反应将其克隆入含βLCR调控序列的基础载体pBGT51质粒中,经PCR扩增、酶切、反向点杂交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用EcoRV酶切获得转基因所用的外源基因.结果将人地中海贫血β654基因作为外源基因克隆入基础载体pBGT51质粒中构建了重组质粒βBGT51,用EcoRV酶切获得含人β654基因及βLCR调控序列的6.5kb的DNA片段,制备了可用于显微注射转基因的外源基因.结论采用该方法构建的含人地中海贫血β654基因的重组质粒,可获得用于显微注射转基因的外源基因.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外源基因 制备方法 转基因小鼠 重组质粒 调控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 标签: 肿瘤基因组图谱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乳腺肿瘤 数据挖掘 生物学肿瘤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 标签: 肿瘤基因组图谱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乳腺肿瘤 数据挖掘 生物学肿瘤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变异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全外显子测序确定存在CFTR基因变异7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测序结果、诊断、治疗情况。结果7例患儿(男2例,女5例),年龄5.2(0.5~1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支气管扩张3例、脂肪泻3例、婴儿期呕吐2例、肝硬化2例、胎粪性肠梗阻1例、代谢性碱中毒及低氯血症1例。经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 测序验证共发现15个变异位点,其中3个为新发现变异,7个为错义变异。4例患儿确诊为囊性纤维化,3例患儿囊性纤维化诊断依据不足,更倾向于诊断CFTR基因相关性疾病(CFTR-RD)。相较于囊性纤维化患儿,CFTR-RD患儿胰腺功能不全及进行性肺功能损伤表现较轻。6例患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1例患儿因肺部感染重、严重水盐代谢紊乱放弃出院。结论CFTR基因变异相关疾病的发病年龄、变异位点及临床表现多样,全外显子测序可协助诊断。部分患儿CFTR基因变异致病性质不明,诊断囊性纤维化依据不足,不可过度诊断或漏诊,需警惕CFTR-RD,从而进行长期规范化管理。

  • 标签: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囊性纤维化 儿童
  • 简介:摘要单基因肾结石病虽在临床较为少见,但其逐年增加的发病率及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足以引起重视。目前单基因肾结石病的治疗尚停留于药物及手术层面,本文以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基因治疗的进展为切入点,对单基因肾结石病在病因学层面的治疗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更多基因治疗层面的研究和尝试,推动基因治疗方式和药物的研发与探索,推动单基因肾结石病精准化及个体的治疗模式的完善,进而提升该病的诊疗水平。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肾结石 单基因病 基因治疗
  • 简介: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兴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简要概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原理、特点、制作方法和类型,及其在新基因发现中的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 新基因 应用
  • 简介:摘要基因表达失调与血液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迅速发展的转录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技术为发现疾病诊疗相关的标志性基因和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文章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的报道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血液肿瘤 基因表达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基因工程中基因操作的第一步就是提取目的基因,所谓目的基因就是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抗虫基因,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另一条是人工合成基因.直接分离基因常常适合于原核生物,人工合成基因常常适合于真核生物.由于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缺少内含子和非编码区,可能影响表达,因此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才能成功的表达.人们的意愿不同,修饰的位点不同.下面通过举例分析有关基因修饰的几个问题:

  • 标签: 基因工程 修饰 人工合成 举例分析 胰岛素 DNA
  • 简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及计算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考查频度较高的知识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和二者的转换公式,选择了典型例题分析运用。

  • 标签: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计算
  • 简介:利用转sck基因高代稳定水稻亲本和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外源sck基因的遗传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外源sck和hpt基因都能自交连锁稳定遗传到T11并表达,且连锁基因和表达活性可杂交转移到不育系和杂交组合中,外源sck基因在杂种F2代以单基因显性遗传3:1的模式进行分离,但也出现自交hpt基因丢失,杂交hpt基因甚至sck基因未获得成功转移的现象。田间抗虫性观测表明,转sck基因水稻对钻蛀性螟虫抗性不足,对卷叶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外源sck基因在转化或杂交转育的亲本及组合中均获得表达,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性和基因累加效应,基本为叶片的表达活性高于叶鞘。

  • 标签: 转基因水稻 sck基因 hpt基因 遗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SK-3β/β-catenin对慢性睡眠剥夺致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48只10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抑制剂组(LiCl)、慢性睡眠剥夺组(CSD)和抑制剂+慢性睡眠剥夺干预组(LiCl+CSD),每组n=12。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小鼠进行焦虑抑郁样行为学测试;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β-catenin、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SD组小鼠体质量[(26.53±0.76)g]增长低于对照组[(28.00±0.37)g](q=4.119,P=0.041),LiCl+CSD组[(28.04±0.86)g]体质量较CSD组升高(q=4.240,P=0.036)。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CSD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比[(48.44±9.16)%]、开放臂停留时间占比[(16.47±10.42)%]均较对照组[(68.92±11.71)%,(42.93±15.89)%]显著下降(q=4.660,P=0.018;q=4.346,P=0.029),LiCl+CSD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占比[(32.92±12.05)%]较CSD组显著升高(q=2.432,P=0.038)。强迫游泳实验中,CSD组小鼠漂浮不动时间百分比[(55.00±5.36)%]显著高于对照组[(39.95±2.87)%](P=0.023),LiCl+CSD组小鼠[(42.00±7.92)%]较CSD组有所下降(P=0.04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SD组小鼠海马组织p-GSK-3β和β-catenin表达均显著降低(P=0.040,P=0.008),GSK-3β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SD组比较,CSD+LiCl组p-GSK-3β和β-catenin明显发生逆转(P=0.034,P=0.038)。结论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CSD致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慢性睡眠剥夺 焦虑样行为 抑郁样行为 GSK-3β/β-catenin通路 氯化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藤梨根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藤梨根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藤梨根(实验组)组和PBS组(对照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藤梨根组A450值(0.532±0.017)小于PBS组A450值(0.97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1,P<0.05)。藤梨根升高bax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水平,bcl-2表达量(0.486±0.063)低于对照组(0.785±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5,P<0.05),bax表达量(1.235±0.251)高于对照组(0.426±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P<0.01);藤梨根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凋亡率适中(占细胞总数的47.86%),高于对照组(8.52%)。藤梨根组Wnt表达量(0.870±0.123)与PBS组(0.561±0.095,t=0.624,P<0.05),β-catenin表达量(1.020±0.348)与PBS组(0.78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32,P<0.05)。结论藤梨根抑制MCF-7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可能与降低Wnt/β-catenin信号的功能有关。

  • 标签: 藤梨根 Wnt/β-连环蛋白 乳腺癌 凋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姚敏 王建军 王玲玲 秦艳艳 赛文莉 王理 沈水杰 姚登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 南通大学医学免疫学系,南通 22600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通 226016,南通大学医学免疫学系,南通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通 226001 南通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南通 226001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肝癌发生模型探讨癌胚型Wnt3a动态表达规律及其早期监测价值。方法Sprague-Dawley(SD)鼠48只,以含2-乙酰氨基芴(2-FAA,0.05%)颗粒饲料喂养,诱发肝癌发生,对照鼠以颗粒饲料喂养,每隔2周留取肝组织和血液;肝组织经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分组。以全基因组芯片分析基因Wnt3a mRNA表达情况,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nt3a在肝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肝组织和血清Wnt3a浓度。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依据病理学检查,将鼠肝分为对照、肝细胞变性、癌前病变和肝癌形成4组。全基因表达谱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在信号对数比率(SLR)>8 log2cy5/cy3时,癌前组和癌变组分别有268个、312个基因上调,57个、201个基因下调,这些显著改变的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信号转导、肿瘤转移、细胞凋亡等。诱癌各阶段Wnt3a在mRNA水平表达增加,变性组(1.15±0.24,q=8.227)、癌前组(1.85±0.18,q=12.361)和肝癌组(2.59±0.55,q=18.0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5±0.11,F=121.103,P<0.001),变性组、癌前组和肝癌组分别上调4.6倍、7.4倍和10.4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Wnt3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变性组阳性率为66.7%(12/18,χ2=10.701,P=0.001)。癌前组和肝癌组均全数阳性(9/9,χ2=17.115,P<0.001)。癌变过程中肝及血中Wnt3a呈进行表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肝=176.711,P<0.001);癌变肝组织表达的Wnt3a分泌入血,血与肝Wnt3a水平呈直线相关(r=0.732,P<0.001)。结论Wnt3a过表达与肝细胞癌变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监测肝细胞癌变新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基因表达 肝细胞癌变 Wnt3a 早期监测
  • 简介:大肠癌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绝大多数患者并非死于原发肿瘤的局部并发症,而是肿瘤的进展和扩散,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改变渐进性累积的复杂过程,其病因现在尚未完全清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成分的异常改变,导致该通路的高度激活,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过度增殖,在组织水平上表现为肠黏膜上皮转变为腺瘤性息肉。这是大肠癌形成的重要起始环节之一[2]。

  • 标签: 信号通路 GLI1 肠癌细胞 原发肿瘤 腺瘤性息肉 多基因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CD151对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BALB/c-nu/nu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裸鼠腋下注射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组裸鼠腋下注射CD151基因敲除的结肠癌细胞CD151^--HT29。待肿瘤模型制备成功后,取肿瘤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CD151、β-catenin和β-actin蛋白的表达,而观察组的肿瘤组织中并不存在CD151的表达。对照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为(0.18±0.02),与观察组的(0.13±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Wnt1a蛋白、Oct4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cateninmRNA发生显著性下调。结论CD151可能是WNT信号通路的上游基因,对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调控作用。

  • 标签: CD151 结肠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